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07 15:32:0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班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小班教案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边玩边感受,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知道名称,了解内容,初步掌握节拍喜欢跳舞。

  2、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

  重难点分析:了解内容,初步掌握节拍喜欢跳舞。

  活动准备:歌曲图片、舞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进教室:

  1、拍手点头的音乐伴奏下,老师边念歌词 (幼儿边敲舞板进活动室。

  2、小宝宝,快快快,找椅子,坐下来。

  舞板宝宝快回家,小门关紧,顶呱呱。

  二、展开: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节拍

  1、看谁做得对:

  老师说:请你拍手,幼儿说:我就拍手(拍肩、拍肚、拍腿等)

  2、看样学样:

  老师按歌词顺序做动作,幼儿模仿。

  3、感受音乐:

  ①老师边唱边表演后问老师先做什么动作?出示相应图片,又做了什么?(拍拍手、点点头)拍手点头以后老师又做了什么动作?(边做动作边暗示:转一个圆圈)小脚走走转几圈呀?(转一圈)介绍转一圈(我先看着小朋友,我走呀走又看到你了老师边说边示范)出示相应图片。转弯一圈后,老师又做了什么动作?(拍拍手)

  ②教师边指图片,边做动作。 教师指着图片唱一句,做动作重复一句,边指边唱跳二遍。

  ③教师手持指偶,边表演边唱。

  第二遍可以让幼儿跟着指偶随意表演

  三、结束:

  教师小结,请幼儿集体表演一遍,让幼儿回家后把这个律动交给爸爸和妈妈。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盲人摸象”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杨志成先生把“盲人摸象”的故事,改变成了《七只瞎老鼠》。黑色的背景和鲜艳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拼贴技巧赋予了绘本新的视觉感受,巧妙地帮助了幼儿学会该如何认识并观察新事物,非常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通过解读绘本,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该绘本故事,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设计和教学。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在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老鼠图片、1—7数字。

  四、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是关于谁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

  2.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2、3、……一共是七只,这个故事就叫《七只瞎老鼠》。

  3.讨论:“瞎”是什么意思?

  (评析:猜一猜、看一看的形式能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而引导幼儿观察那只隐藏了一半身体的老鼠,主要是为接下来理解“观察事物都要全面”这个道理作伏笔。)

  (二)猜测画面,理解故事内容。1.演示课件画面一。讲述故事: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发现一个大怪物,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于是……,回来之后将结果告诉其他老鼠。

  (1)星期一红老鼠出发了,它来到了怪物的身边一摸,你们猜猜红老鼠会觉得大怪物是什么?

  (2)听了红老鼠的话,其他老鼠相不相信呢?2.演示课件画面二。

  (1)师:是呀,其他老鼠们并不相信,星期二黄老鼠出发了,他告诉其他老鼠:“那是一支黄色的长矛”。

  (2)黄老鼠说了什么?长矛是指什么?3.演示课件画面三。

  (1)猜猜紫老鼠看到大怪物会觉得是什么?

  (2)我们一起来听听紫老鼠是怎么说的。4.演示课件画面四。

  (1)听了紫老鼠的话,大家还是不相信,星期四,谁又出发了。

  (2)桔老鼠是怎么说的?5.演示课件画面五。提问:星期五出发的是蓝老鼠,猜猜他看到大怪物会觉得是什么?6.演示课件画面六。

  (1)星期六谁出发了?绿老鼠一摸,觉得那是什么?

  (2)师:这一下,大家都犯糊涂了,这个怪物到底是什么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有的说是蛇,有的说是高山,还有的说他是大柱子、长绳子,那到底是什么呢?你们猜出来了吗?7.演示课件画面七。

  (1)师:星期天,白老鼠出发了,他从怪物的这边摸到了那一边,又从上面摸到了下面,说:“这个怪物,粗得像根大柱子,软得像条蛇,尖得像长矛,宽得像峭壁,柔得像扇子,粗得像绳子。”这些东西合在一起,不就是一头大象吗?白老鼠猜对了吗?

  (2)师:红老鼠、黄老鼠、蓝老鼠、橙老鼠、蓝老鼠绿老鼠听了白老鼠的话,从大象的这边摸到了那一边,又从上边摸到了下边,他们觉得白老鼠说的话对极了。(评析:生动形象的课件画面,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教师开放性的提问,打开了幼儿想象空间的大门,幼儿通过自己的猜测,表达了想象的过程,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也让小班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8.了解七只瞎老鼠不同的颜色和排列顺序。

  (1)刚才我们听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七只瞎老鼠都有哪些不同的颜色?

  (2)这些老鼠当中谁第一个出去呢?第一个出去就把他放在第一位,排在数字1下面,最后一个出去的又是谁呢?猜猜它应该排在哪里?

  (3)第二个出去的是谁?第三个呢?四、五呢?它们应该排在哪里?

  (4)这群老鼠中最聪明的是哪一只老鼠?为什么白老鼠能够摸对,猜出是大象呢?(评析:说说七只瞎老鼠不同的颜色,是帮助幼儿巩固复习对颜色的认知。而让幼儿说出七只瞎老鼠的排列顺序,一方面是锻炼幼儿的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幼儿认识1-7的数字和数序。课件的运用能让幼儿对七只瞎老鼠的排列顺序一目了然。)

  (三)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理解故事内涵。1.红老鼠摸的是大象什么部位?黄老鼠呢?紫老鼠、桔老鼠、蓝老鼠、绿老鼠呢?2.白老鼠为什么能摸出是大象?3.小结:原来白老鼠,把怪物从头到尾都摸了一遍,而其他的老鼠只摸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没有猜对。(评析:精美的课件,配上轻音乐,使故事的讲述更具有情境性。而最后白老鼠在摸大象部位时的'动画效应,能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白老鼠与其他老鼠摸大象时的区别,从而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出了故事内涵。)

  (四)游戏:看图猜测。1.师:这儿有一张图片,猜猜会是什么?2.小结:为什么刚才有的小朋友猜错了呢,因为我们小朋友只看到了老虎的肚子。我们要像白老鼠那样,看清一样东西,一定要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才会准确地知道是什么!(评析:迁移生活经验,再次帮助幼儿理解看一件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只看一部分,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五)活动延伸。师:在我们的凳子下面,放了一张图片,拿出来猜猜,会是什么呢?回去把这些拼图拼一拼,猜一猜。(评析: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再次懂得看一件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只看一部分的道理。)五、活动反思:《七只瞎老鼠》这一绘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活动利用课件,把原本枯燥、呆板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仿佛身临其境。活动借助绘本原有的拼贴技巧,把六只瞎老鼠摸大象的部位制作成静止的画面,而白老鼠摸大象制作成动态的画面。两者通过比较,幼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白老鼠为什么能摸出大怪物是大象,而其他瞎老鼠为什么不能摸出的原因,使原本成语中深刻的寓意变得简单易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活动中的重难点。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大老鼠为考验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设计:

  一、经验导入T:小朋友,你每天晚上是一个人睡觉的吗?你一个人睡觉怕不怕?你害怕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做的?

  二、欣赏画面,理解图意,讲述故事T:有一只小老鼠很胆小,大老鼠为了考验它的胆量,故意让它一个人睡觉,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出示封面)你看小老鼠睡着没?为什么睡不着?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配乐)

  第一部分:考验

  (1)风声描述小老鼠的家。

  T:这是哪里?房间里有些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漂亮、温馨)但是在这温馨的房间里小老鼠有没睡着?为什么?幼儿自由猜测(播放风声)那是什么声音?你们感觉那风声听起来像什么呀?

  听着这么可怕的风声,小老鼠的心里怎么样呢?

  用故事中的语句小结:夜已经很深了,大老鼠早就躺在他的大床上睡着了。可是,小老鼠却躺在小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大老鼠,大老鼠!”小老鼠喊着,“有什么东西正呼啦呼啦地绕着房子跑呢?“那……我能不能到你的床上去睡啊?”(学习害怕的语气)大老鼠是怎么做的呢?(睁眼、竖耳)它为什么不让小老鼠来睡?

  (2)树枝敲打窗户声

  1、T:小老鼠躺在床上,忽然,在呼啦呼啦的声音里,他还听到什么?

  (播放啪啪声)

  2、看图说说小老鼠的动作。带幼儿读:“大老鼠,大老鼠!好象有人在啪啪啪地走路,说不定屋顶上有小偷呢!”

  5、小老鼠听着声音,又请求道:“那……我能不能到你的床上去睡啊?”

  6、大老鼠打了个哈欠,回答说:“不行,你睡觉不老实。”

  (3)大老鼠胡噜声

  1、小老鼠躺在床上,他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了,就在这个时候,又听到什么声音?小老鼠会怎么说?困得要命的大老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请幼儿观察画面自由讨论小结:故事到了这里,你觉得最后小老鼠到底有没睡着?为什么?

  第二部分:关爱

  1、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小老鼠这下真的应该睡着了吧?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它是怎么做的?害怕的小老鼠哭了起来:“大老鼠,大老鼠!我好寂寞呀!”

  2、大老鼠这次有没让小老鼠来睡?为什么又肯了?

  3、小老鼠一次又一次的'都没有睡着,这次怎么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呢?

  4、小老鼠睡着了,困得要命的大老鼠呢?它心里会怎么想?

  5、(播放闹钟声)天亮了,他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它们有没醒呢?

  大老鼠那张小小的床上,他们沉沉地睡着了,他们正做着香甜的美梦呢!

  6、小老鼠可能在梦里会梦到什么呢?

  小结:这个故事名字就叫《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你知道漫长是什么意思吗?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两只怎样的老鼠?

  三、完整阅读出示绘本书,带幼儿完整阅读,鼓励幼儿跟述。

  大老鼠为了让小老鼠变得勇敢坚强而故意考验它,它其实爱不爱小老鼠?是呀,就好象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帮助我们,他们也是一直爱着我们,在鼓励着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爸爸妈妈,对不对?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瓶口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寻找相应的瓶盖。

  2。在探索活动中,尝试用“拧”、“按”的方法为瓶子盖盖子。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城堡场景;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1。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瓶子王国吗?今天我们要去瓶子王国哦,来我们开上小火车出发咯!(进场音乐)

  (边走边说)快看好多的瓶子啊!欢迎来到瓶子王国!

  2。师:瓶子国王来了,孩子们快和瓶子国王问好。

  师:诶,你们看瓶子国王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瓶子国王的表情,请幼儿猜测国王发愁的原因)

  3。国王:我的瓶子城墙啊,前两天一阵大风把瓶宝宝的帽子给吹落了,诶,真发愁!孩子们,你们能帮瓶宝宝戴上帽子吗?

  二、幼儿初步尝试为瓶子找盖子。

  1。 幼儿第一次自主探索。

  师:我们一起来找找,然后给瓶宝宝戴上帽子吧!(操作音乐)戴好帽子的瓶宝宝还放到城堡来哦!(幼儿操作)

  师:真棒!都给瓶宝宝戴上了小帽子。好啦,我们坐到后面小椅子上去吧!

  2.集体检查是否正确配对并盖好了。

  师:你帮哪个瓶宝宝找到帽子的呀?你怎么知道这顶帽子就是这个瓶宝宝的呢?(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孩子们,你们真聪明,用了这么多方法给瓶宝宝找到了帽子。

  师:我们来看看瓶宝宝戴的帽子合不合适?(找到大小不合适的)看看这个瓶宝宝的帽子合适吗?(摇一摇帽子掉了)为什么会掉呢?要注意瓶宝宝帽子的大小要看看好哦!有的瓶宝宝帽子大,有的帽子小,那你能帮它找到合适的帽子吗?

  师:(拿到松的帽子)戴上了合适的帽子,我们看看(摇一摇帽子掉了)帽子怎么又掉了?谁来帮它戴戴紧?

  师:你们看,现在这个瓶宝宝的帽子还会掉吗?刚才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戴上帽子,转一转,拧一拧)

  师:(拿到按得瓶宝宝)这个瓶宝宝,(摇一摇帽子掉了)这个帽子也没戴好,谁来帮帮他?(个别幼儿示范)拧一拧,能戴紧吗?看来得换个方法试试,谁能把这个瓶宝宝帽子戴紧不掉呢?

  师:原来有的瓶子宝宝,戴上帽子不能拧一拧,得按一按。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戴上帽子,按一按,按一按)这个瓶宝宝的帽子也戴好了。

  总结:我们在给瓶宝宝找帽子的时候,可以看看瓶宝宝和帽子的大小,还可以看看有的瓶宝宝帽子的颜色和身上的颜色很像呢,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快地给瓶宝宝找到合适的帽子了。戴上之后有的得拧一拧,有的'得按一按,这样帽子才能戴紧哦!

  3。再次尝试,找到合适的帽子戴戴紧。

  师:瓶子城墙还有很多瓶宝宝帽子戴的不合适,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有的还松松的没戴紧,快再来帮帮忙吧!我们帮这些瓶宝宝找到合适的帽子,别忘了还得把瓶宝宝的帽子戴戴紧哦!(操作音乐)

  三、变魔术:瓶子乐器

  师:你们帮瓶子宝宝都找到了合适的帽子,国王心里真高兴啊!国王还准备送给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个瓶宝宝呢,快选一个你喜欢的瓶宝宝坐到小椅子上去吧!

  师:现在我们要让它变成一个会唱歌的瓶宝宝哦,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小纽扣,待会儿放进瓶宝宝肚子里,戴上帽子,把帽子戴戴好,戴戴紧。我的瓶子宝宝就会唱歌咯!你们听!

  师:孩子们赶快来试试吧!(幼儿操作放纽扣,巩固练习)(结束音乐)

  师:我们一起来和瓶宝宝唱歌跳舞吧!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与语言。

  2、了解秋天动植物所发生的变化,喜欢观察大自然。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自制秋天的背景图和枫叶、小松树、小燕子活动教具。

  3、教师自制图片:天空中乌云密布,开满花的树。

  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导入语:大自然有很多语言,让我们一起来猜猜大自然对我们说了什么?

  出示乌云图片:这幅画表示什么?

  出示桃花开花的图片:这种景象会对我们说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内容,感受优美的`语言。

  1、欣赏第一遍。

  提问:你从哪里知道秋天到了?教师结合幼儿回答出示活动教具。

  2、教师结合自制秋天背景图与教具朗诵第二遍,幼儿再次欣赏并学习优美的词汇与句子。

  提问:你觉得红枫叶美吗?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

  小松鼠往家里搬什么?是怎样搬的?

  唧唧啾啾是谁的叫声?小燕子要到哪里去?要多久从哪里知道?

  红枫叶、小燕子、小松鼠想告诉我们什么?

  三、引导幼儿自主提问与相互回答,进一步理解内容。

  再次欣赏散文诗后,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欣赏录音,尝试跟念散文诗。

  五、引发幼儿寻找秋天的兴趣。

  除了散文诗中的枫叶、小松鼠、小燕子告诉我们秋天来了,还有什么也会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呢?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