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22 09:20:0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萌发关心照顾别人的意识。

  2、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皱纹纸做面条白色泡沫做米饭 娃娃家:给娃娃喂饭。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材料。

  1、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我们的小手会做许多的事情,我们会自己吃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做自己的事情,你会帮助别人吗?

  2、娃娃家的小宝宝肚子饿了,你会做饭喂给他们吃吗?老师准备了这些可以做面条的材料(纸张),还有做米饭的材料(泡沫),我们来做面条和米饭喂宝宝们。

  3、天冷了,老师还给娃娃们准备了被子,你会折被子吗?帮宝宝们把被子折整齐吧。

  二、幼儿选择区角。

  1、请幼儿自选区角进行活动。

  三、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观察制作面条的小朋友能否大胆地进行撕纸。

  2、观察做饭的小朋友能否细心地进行米饭的制作,提醒他们注意不要乱弄饭粒。

  四、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3、在观察画面、动作模仿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角色走路的特点。

  4、在情景中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尝试有序地排列。

  活动准备:

  1、PPT、音乐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绘本PPT。

  4、小动物图片和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以“羊村”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二、观察画面,模仿不同角色走路的动作,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感知数量1,模仿小弟弟神气地走路。

  (1)看谁来了?小弟弟是怎么去的?

  (2)模仿小弟弟走路神气的样子

  2、感知数量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1)现在去羊村的路上有几个朋友?

  (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动作,感知数量3。

  (1)(观察画面)这个朋友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

  【观摩体会】

  应彩云老师的新课程主题背景下的小班绘本活动《一步一步走啊走》。

  应彩云老师抓住了小班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转移的特点,安排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创设了课程需要的教学情境,运用了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所设计的.情境中。

  尝试了以儿歌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走路特点,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活动的快乐,并使得幼儿从中积累了相应的数经验,理解了所学数“1~5”的实际意义,且初步尝试了有序排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且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指导策略:在结尾时用老虎的吼声吸引孩子,但为了消除小班恐惧心理,马上用“好老虎”下定义,并充分调动幼儿从想说到会说,并模仿动作。

  我的思考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能够说出“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这样的成语很不容易,应老师还在现场让孩子们模仿“虎年吉祥”的动作和笑容,应景,又自然推向高潮。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说出种子的变化。

  2、基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准备材料:给每有种植物准备几张纸,纸上画好分成5格的表。见下图: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重点难点:发现变化,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选择自己愿意看护的植物,从而组成几个小组。

  2、介绍表格的使用方法:每天早上进活动区时观察、记录。一组一次有一两个人也可以记录。

  3、记录完放回到固定的地方。

  4、每天各组幼儿可以轮流报告观察记录的结果。

  5、每周换一张记录表,连续几周后分别将记录表装订成册。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红豆各十颗),纸板,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依次出示红豆、蚕豆和黄豆)这些豆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种子)

  二 、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忙,帮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让幼儿说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请一幼回答(排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那么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排队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种子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有几颗(十颗),它们都是十颗,那么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蚕豆大,排得最长,黄豆不大不小,排得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并说说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会不会一样多?(有幼儿说一样多有幼儿说不一样多)那么我们现在来排列一下,看看到底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用的数量不一样多,蚕豆用得少,红豆用得多。)

  3、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

  4、小结:一样长短的'线条,种子颗粒越小,排列时需要的越多,种子颗粒越大,排列时需的越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教师出示海洋球和乒乓球,若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 短,请一幼儿上来演示。并总结出: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2、若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请一幼儿上来演示,并总结出:海洋 球大用得少,乒乓球小用得多。

  3、游戏:过小桥。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走独木桥,要求脚跟对脚尖从起点走到终点,数一数,比一比,老师用的步子多还是小朋友用的步子多?为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小草的特征,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在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选一块安全的自然状态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特征。

  “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么样的?在草地上爬、滚,趴下闻闻,感觉是怎样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导幼儿讨论小草与人及动物的关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你喜欢在草坪上干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公园里、学校里种上小草?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的小草?长在河边的小草有什么用?请你扒开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藏在草丛里?还有谁喜欢小草?为什么?

  3、小结。

  草对人和动物都很重要,许多动物都要吃草,没有草就会饿死,人们种了很多草坪,让大家休息。我们要爱护草坪,使草坪更美。插入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来到了草地上,他们脱掉了鞋子踩在青青的草上,一下子都大叫起来:“我的脚好痒”,有的孩子说:“我的脚痛痛的”,他们有的跑,有的不敢再往前走。然后我也光着脚和孩子们一起走,边走边唱儿歌,这时他们的兴趣也随之上升了。孩子们亲身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小草,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种直接的经验。

  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老师的出现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当我把观察的'要求提出后,孩子们纷纷去找小草,并把小草的样子告诉老师,秋宇叫着:“老师,小草是细细的”,子浩说:“小草长长的,头上是尖尖的”,孩子们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在活动中我讲述了故事《我是一只羊》,这个故事又一次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小草也有年龄吗?小草在冬天会枯萎,春天长出来的还是原来那棵草吗?小草、小羊和人们身上的毛衣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小草的生长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

  孩子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有关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我给孩子们看了有关的电视录像,孩子们神情严肃地讨论起如何改善环境的问题,小草对保护环境的特殊作用逐渐被孩子们所理解,对草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根据图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

  1、太阳、乌云、小鸡、小鸭、刺猬图片各一张

  2、白色背景图一幅,水粉颜料若干,水粉笔一支,抹布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题

  二、逐幅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1、出示太阳

  1)这是谁啊?

  2)它看见了什么?

  2、出示乌云

  1)天气要怎样了?

  2)这是怎么样的雨?

  3、出示小鸡

  1)唧唧,谁来了?

  2)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鸡?

  4、出示刺猬

  1)远远的谁来了?

  2)小刺猬怎么样了?

  3)小鸡看见小刺猬淋湿了,会怎么说?

  4)小鸡为什么突然大叫起来?

  5)小刺猬怎么说?小鸡又是怎么说的?

  4、出示小鸭

  1)嘎嘎嘎,谁来了/

  2)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鸭?

  3)小鸭看见淋雨的'小刺猬是怎么说的?

  4)小鸭为什么又大叫起来?

  5)小刺猬扎了小鸡和小鸭心理是怎么想的?小鸡和小鸭看见小刺猬在淋雨,它们心理又是怎么想的?

  5、大家一起给小刺猬想想办法

  1)这时候雨怎么样了?

  2)小刺猬怎么样了?

  3)想个办法帮帮小刺猬,怎么样才能大家都不淋雨?

  三、延伸

  把图片放进区角,有空的时候把故事编给好朋友听。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有学唱新歌的愿望,尝试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2、分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带各种长毛绒小动物玩具(小猫、小羊、小鸭、小鸡)。

  2、歌曲录音《可爱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1、介绍动物玩具:

  (1)鼓励幼儿大胆的声音响亮地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玩具。

  (2) 集体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2、游戏:猜猜来了哪位小客人:

  (1)教师可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快速的听辨来了哪位小客人?

  (2)教师用各种不同的节奏型代表各种不同的小动物,请幼儿模仿学习打节奏,学叫声。

  如: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喵喵|喵—||

  嘎 嘎|嘎嘎嘎|嘎嘎 嘎嘎|嘎—||……

  3、欣赏新歌曲:

  (1)教师出示自己喜欢的小猫玩具,亲亲它、抱抱它,并示范演唱歌曲:“小猫是我最心爱的玩具,我可喜欢它了,我还会用歌声表达我对小猫的喜爱。”

  “我喜欢我的小猫吗?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4、学唱新歌曲:

  (1)请幼儿学做小猫,教师唱“我爱我的小猫”,幼儿唱“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不同的 节奏型表示小猫的叫声:“小猫除了用这样的节奏叫,换可以怎么叫呢?”

  (3)幼儿抱起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学唱歌曲,尝试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4)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习。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精选]11-05

[经典]小班教案10-21

【精选】小班教案10-09

[精选]小班教案10-08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精选)小班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