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27 08:38:3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快慢,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2、体验劳动的愉快,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点】

  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活动难点】

  感受乐曲的快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帕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什么?它有没用?那脏了怎么办?学习动作

  二、分段练习

  1、播放视频

  2、分段练习

  3、师:我们来洗一遍手帕欣赏音乐

  三、感受音乐特点

  1、完整欣赏

  分段欣赏

  师:它是什么样的?快的.还是慢的?

  师:这一段呢?

  师:这里是怎么样的?做什么动作?我们小手拿出来,做一做

  四、跟音乐练习

  师:家里妈妈洗好手帕要把手帕怎么样?那我请小朋友洗好边说晾起来边举起你的手帕好么?那我们先来试一试,看看你们会不会

  师:我们小朋友都学会了这个本领,那陈老师这里有一些手帕,要请来帮我洗一洗,你们愿意么?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手帕,准备好!

   教学反思: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刀具切番茄,制作糖拌番茄。

  2、巩固幼儿对番茄的认识,能用语言表达。

  3、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1、创设小厨房环境:娃娃家房子,里面摆放洗净的大小番茄,黄瓜片,白糖,西餐刀、小勺、盘子、毛巾。

  2、幼儿洗净手进入活动室。

  3、人手一顶厨师帽, 实物投影仪,做好的糖拌番茄两份。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戴上了厨师帽,真漂亮。你知道我们要去干什么吗?你们的手都洗干净了吗?小厨师们,跟着我这个大厨师一起进来吧。

  二、品尝糖拌番茄,帮助幼儿回忆经验。

  今天大厨师做了一道菜,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菜。(出示做的菜)番茄是什么味道的?你们想不想来尝一尝这个番茄的味道。吃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把眼睛闭起来,好好的品尝一下菜的味道。提问:这道菜的味道怎么样?这就是大厨师给你们做的糖拌番茄。你们想不想来做?

  三、做糖拌番茄。

  1、请你们想想看,做糖拌番茄需要用到哪些东西?(糖、刀)

  2、介绍刀具,这是刀把,抓手的,这是刀口,用来切的。刀很快,小朋友在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有大人在身边才能用。

  3、讲解示范糖拌番茄的做法。

  材料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做糖拌番茄了。先要做什么呢?我们把手再擦一下,取一个干净的盘子,再拿一个番茄,一只手抓好了番茄,一只手抓着刀把,从番茄中间切。你们看我是怎么切的,你们可以跟着我一起学学是怎么切的'。(切一半后)谁想来试试?我们一起用小眼睛来检查一下,他切番茄的方法对吗?有没有抓好刀把?刀口有没有对着下面?是怎么切的?。(请一幼儿来操作)番茄切好了要做什么了?(加糖)请一幼儿上来放,如果你想吃甜一点,就多放点糖,如果想吃稍微甜一点的,就少放一点糖。

  4、装饰糖拌番茄。

  糖拌番茄做好了,为了让它看起来更加好看一点,我们可以用一些黄瓜、小番茄装饰,就象我们看到的水果拼盘一样。如果让你来做,你会怎么做呢?请一幼儿示范。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呆会儿,小朋友把糖拌番茄做好了,可以自己想办法用小番茄和黄瓜把它装饰得漂亮一点

  5、幼儿制作糖拌番茄。

  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走下去找一个位置做糖拌番茄吧。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哦。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先做好的孩子端着盘子去给其他孩子看看讲讲是怎么做的。

  6、集体讲评

  请个别幼儿讲讲是怎么做的。

  小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做出了这么美味的糖拌番茄,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四、品尝糖拌番茄,结束活动。

  小厨师们可以尝尝自己做的糖拌番茄的味道,也可以去尝尝其他厨师做的。幼儿品尝。你们做的糖拌番茄的味道怎么样,这么美味的糖拌番茄你想不想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走我们端着盘子回教室,把这道菜拿给教室里的小朋友尝尝好吗?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和准备】

  引导幼儿在撕纸、涂色、折叠、粘贴等操作活动中学习将物体按规律排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三角形和方形的白纸若干,蜡光纸、油画棒、襁糊、绳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提出任务和要求:让教室变成彩旗的世界,但彩旗必须按规律排列。

  (1)幼儿用三角形和方形的白纸进行简单的桌面排列,理解什么叫规律。

  (2)引导幼儿想出其他的排列规律,如按颜色排列等。

  2。制作彩旗,布置教室:

  (1)指导幼儿确定彩旗的颜色和形状,确定排列顺序。

  (2)鼓励幼儿大胆采用撕、折、涂色等办法制作所需彩旗,教师以发现的眼光关注孩子的表现。

  (3)幼儿自主选择布置方式,或将彩旗粘贴在绳上用于悬挂,或将彩旗粘贴于墙上等;重点引导幼儿按规律粘贴。

  3。教师帮助幼儿悬挂粘有彩旗的绳后,大家在欣赏漂亮环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按规律排列的意义。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在区角中,继续提供材料便于幼儿进行排列活动。;可逐步增加难度。

  【与家长沟通计划】

  请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幼儿到商场参观、欣赏彩带。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们对手工活动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较弱,但尽管如此,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会为小班幼儿安排一些手工课,但常会有个别幼儿没办法坚持完成作品,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有时候完成不了就会产生了依赖性,希望别人来帮助他完成,有时候还会选择放弃。如何让幼儿能克服困难,养成能坚持把一件手工作品来完成的'习惯,就需要老师在选材上考虑到多数幼儿的接受能力。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又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学会了制作各种玩具、体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提高,已达到我们全面教育的教育目标。

  活动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集中,成功主要体现在:

  1、活动的内容取决于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彩旗、绳子等废旧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幼儿在美工区域中经常接触的、非常熟悉的、感兴趣的。

  2、此次的手工活动前期,正值圣诞节,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庆祝节日的经验,班上围绕圣诞节积极讨论布置环境,所以手工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他们都体验到了不同成功的体验。

  不足之处:

  教师在引导幼儿粘彩旗时,应该提出要求,明确“要一面接一面”,选择颜色时也要一深一浅,正因为如此,三分之一的幼儿在进行粘贴时拉开了距离,且有的重叠在一起。教师应该强化语言的提示,比如:相邻彩旗的颜色搭配要不一样菜显示出美观等。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很多小朋友一开始围着我说“我不会,我不会”,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胆子大起来,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小朋友在互相比较中,激发了制作的兴趣,从而激励了他们将作品完成,没有半途而废的现象。

  我觉得对于小班幼儿,动手能力还比较差,安排一些让幼儿容易完成的手工作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首先要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才能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1、游戏:“搭火车”

  (1)幼儿尝试游戏。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

  “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体及它们的不同。活动中,幼儿说出了“上面有许多正方形”、“它们大小不一样!”“有小的、有大的!”)

  “你们想玩吗?”“我们玩一个搭火车的游戏吧!”

  “看看哪个宝宝能干,搭的火车漂亮!”(老师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发现是否有幼儿按规律进行排序。)

  (2)讨论小结。(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既肯定了幼儿的探索,又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音乐集中幼儿、观察选择能按大小顺序排列的火车)师:“**宝宝搭的这列火车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3)老师示范。

  师:“老师也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宝宝们看,老师也来搭火车!”

  “看看谁最大?让它做火车头!再找个大的做身体,找哪个?看看,还有谁大?搭上去。再找哪个?───”

  “火车搭好了!呜呜呜,开啰!”

  (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态积极参与游戏,在活跃的`气氛中,不经意地起了示范作用。同时幼儿也非常喜欢老师“学习”他们,老师这种方式的示范吸引了幼儿全部的目光。)

  (4)幼儿按大小顺序搭火车。

  师:“你们都会这样从大到小搭火车吗?”

  “好,我们再来试一试。”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开心吗?”

  (集体学习了这一内容,再进行一次的练习)

  2、游戏:“长高了”

  (1)幼儿尝试游戏。

  师:“积木宝宝也很开心。现在,它们想和我们玩‘长高了’的游戏了。我们一起来玩吧!”

  (请先按大小顺序排好的幼儿将老师那边的积木也排好。)

  (有了“搭火车”这一内容的铺垫,这一次的初次探索中,能按大小规律排列的小朋友明显变多了,同时,也有幼儿是由小到大进行垒起的。)

  (2)讨论小结。

  师:“我们拿出小手指好了,看一看,这里的积木宝宝是怎样长高的!”

  (师生边指边一起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共同看看、学学按大到小垒起的方式。但是从小到大垒起,也是一种方式,老师不能否定,在这里,可以先将这种

  方式放一放,待以后幼儿探索更多的游戏方法中再提一下。)

  (3)幼儿再次游戏。师:“你的积木宝宝也会这样长高吗?”

  “好,我们再来玩一玩!”

  (4)将积木宝宝送回家。

  师:“积木宝宝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休息吧!”

  3、幼儿自由探索游戏师(拿出一盆包装盒玩具):宝宝们看,这是什么呀?(包装盒)“它们一样吗?”“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

  “它们也想和你们玩刚才的游戏呢!你们愿不愿意呀?”

  “玩具要回家了,我们也送它们回家吧!”

  (这些包装盒是幼儿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方体,但是,爸爸妈妈往往把这些当作垃圾弃置一旁。在这里,幼儿看到了利用这些“废品”也可以玩好玩的游戏,他们既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4、结束游戏。

  师:“宝宝们,今天的游戏玩得开心吗?下次还想玩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

  活动延伸:

  利用这些玩具,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锻炼听口令走、跑交替的能力。

  2、尝试四人之间合作游戏。

  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跳绳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两根跳绳。

  2、将两根跳绳中间交叉起来,搭成十字,放在地上。

  3、组织幼儿各自站在一端,听老师说“风来了”后,一起拿起跳绳的一端走起来,风车转动。“风变大了”,幼儿跑起来,风车快快地转起来。“风停了”,幼儿拉紧绳子,站住不动。

  4、游戏可重复进行。

  教学反思:

  我所设计的这次活动能适应大部分小班幼儿,从整体上来看,这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活动结束后更加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01-14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01-18

小班教案01-18

小班教案01-18

小班教案01-08

小班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