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3-03 08:02:3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学习有节奏的利用彩绸进行开花和捉迷藏的动作,在游戏中感受律动欢快的情绪。

  2、借助彩绸,学习初步创编动作,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跟随音乐表现自己的欢快。

  3、喜欢用彩绸跳舞,初步感知道具在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用人手一份彩绸制作的一朵大花、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开场:听乐曲《红绸舞》入场围成一圆圈

  一、赏花:

  (1)看花:引导幼儿发现中间的'“花”,“花在哪里?喜欢吗?为什么?”

  (2)闻花:“请你来闻一闻,感觉怎么样?”

  (3)亲花:“花儿真美丽,用你的小脸蛋来亲亲花吧”

  (4)学花:“你会开一朵美丽的花吗?”(指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

  二、学习律动第一段

  1、创编“开花动作”

  (1)发彩绸:教师边唱改编的“找朋友”的歌曲,边发幼儿人手一块彩绸。

  (2)观察彩绸的颜色,形状。

  (3)玩开花游戏,指导幼儿用彩绸开成一朵花:“请让彩绸在你的手心中开成一朵美丽的花。”

  (4)指导幼儿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开花,并结合音乐有节奏的做开花动作。

  2、学习跳转、挥彩绸动作

  利用风爷爷的情节引导,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此动作。

  3、学习挥彩绸转一圈,结束时用身体动作开一朵花定格。

  4、听音乐尝试表演第一段。

  三、创编律动第二段

  1、幼儿自由用彩绸创编动作。

  彩绸真美丽,你还想怎么玩呢?请你听着音乐玩一玩。

  教师发现有创意的动作提取并集体学习。

  2、玩捉迷藏游戏。

  “彩绸怎么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

  指导幼儿盖在头上做新娘子及蒙住脸躲猫猫等捉迷藏的的动作。

  3、听音乐尝试表演第二段

  加入幼儿自创的动作及捉迷藏的动作。

  四、完整表演律动。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 尝试运用多种色彩的油画棒对瓜果进行绘画。

  3、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投影仪或数码相机、有关瓜果的图书;

  2、 各色油画棒、幼儿图画纸、浆糊若干;

  3、 老师画好线的'瓜果图形。

  活动过程:

  1、 利用投影仪或数码相机,与幼儿一同回忆去八桂田园看到的瓜果。

  2、 教师示范画:蛇瓜、冬瓜。

  3、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多种色彩进行绘画。

  (1)、能力强的幼儿可独立作画;

  (2)、能力较差的幼儿可进行涂色活动。

  4、请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的画,互相进行交流。

  活动延伸:

  幼儿到长廊粘贴自己的作品,放学后与父母一同参观。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了解自己的表情,不仅可以丰富与人交往的技能,而且可以丰富表达表现的手法,比如,绘画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对表情的了解是基础。根据这个了解,我想在一节语言课上怎样让小朋友们在边玩中边识字呢?使这节课不会枯燥无味,我利用了小班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我准备了听表现情绪的录音来引题,相信小朋友们会学的很开心。

  教案目标:

  1、能根据笑和哭的表情图进行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发展思维。

  2、认识汉字:笑、哭。

  3、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

  教案准备:

  "笑"、"哭"的表情图各一幅;笑哭的录音、幼儿人手两张字卡。

  教案过程:

  一、游戏:谁来了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谁来了呀?

  二、观察笑和哭的两张不同的表情图

  师:笑 "这是谁?他在干嘛?""他笑得怎么样?""他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你会笑吗?""笑一个给大家看看。

  师:"笑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猜一猜他为什么笑?""那你在什么时候会笑呢?"师:哭 "他怎么了?""他哭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哭的`时候是什么样?"他为什么会哭呢?""你什么时候会哭呢?"师:"你们喜欢什么表情?""为什么?"

  三、学习汉字:笑、哭

  师:"你们想不想XXX?""他给我们来信啦!一起来读一读。""小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xxx,我很想念你们,你们也想我吗?我现在在新幼儿园上学,老师教我认识了许多字宝宝。今天我寄了两张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学会好吗?"

  1、出示汉字"笑" 教师:"你们认识他吗?""猜一猜"(和我们今天看的两幅图有关)"对,是笑,字的上面像什么?下面呢?"

  2、出示汉字"哭"师:"这是什么字?""为什么是哭?""他像什么?动脑筋想一想。"

  3、比较两个字,找不同。

  4、幼儿拿小字卡认读。

  四、播放轻音乐玩游戏

  师:老师拿出什么字宝宝,请你做相应的表情好不好师:老师拿出什么表情图,请你拿出相应的字宝宝哦。

  五、活动结束

  师:"这两个字你们认识了吗?xxx知道了一定很高兴。那我们怎么才能让他知道呢?(写回信)你们会写吗?待会儿我们一起来给xxx写封回信好吗?"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冬天不怕冷,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知道在冬天也要坚持按时入园。

  重点:让幼儿知道冬天不怕冷,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难点:能坚持按时入园。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现在是冬天了,天气都变得很冷了,所以我们现在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这样才不会觉得冷。是吧!

  2、教师:苏钟老师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暖和起来。小朋友,现在跟着钟老师一起来运动运动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体育活动。

  3、教师提问:小朋友,现在你们身上有什么感觉呢?跟刚才活动之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活动前与活动后身体感受的变化

  4、:在我们活动之前我们会感觉身上冷冷的,但是运动了之后,我们身上就会变得很热,并且后背还可能会有出汗的感觉。

  二、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说说冬天小朋友怎样才能按时上幼儿园

  1、教师出示图书画面,引导幼儿看第一幅图。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时候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知道是几点钟吗?

  2、引导幼儿看第二幅图。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季节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仔细看一看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她害怕外面很冷吗?

  3、引导幼儿看第三幅图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时这个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她去上幼儿的时候开心吗?

  4、引导幼儿看第四幅图

  教师:小朋友和老师在一起做什么呢?他们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三、幼儿听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有不怕冷的`大衣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2、教师播放故事。

  3、教师提问:小兔去姥姥家拿大衣的时候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小兔有没有找到不怕冷的大衣呢?妈妈说的“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四、结合幼儿用书和故事,引导幼儿说明自己能如何做到不怕冷

  教师: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早上起床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样做到准时上幼儿园的?在幼儿园里有哪些让你觉得开心的游戏?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用靠垫做运动,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2、用不同的玩法提高运动的灵活性。

  3、让幼儿学习掌握爬、抛、跳等动作技能。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靠垫(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经验准备:爬、兔跳、玩沙包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自由发现靠垫的多种玩法

  难点: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抱靠垫有序进入活动场地,利用靠垫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观察自己的靠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了解靠垫的`用途。

  3、通过抱一抱、拍一拍、坐一坐,感知靠垫带来的感觉(很软、很舒服)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利用靠垫一起玩“藏猫猫”“学小兔跳”等活动,体验玩靠垫的乐趣。

  2、引发幼儿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新玩法。

  3、幼儿示范新玩法。

  4、集体游戏

  (1)开火车。

  (引导幼儿将靠垫摆成长长的一排当作火车,请幼儿坐在自己的靠垫上面玩开火车的游戏,提问幼儿:火车要开到哪里去?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

  (2)爬山洞。(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慢慢爬过靠垫。)

  (3)小兔跳。(将靠垫分为两组,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过靠垫。)

  (4)小乌龟爬爬爬。(引导幼儿将靠垫背在背上学小乌龟爬爬爬。)

  (5)我要飞(引导幼儿将靠垫抛向上方,并尝试双手接住。)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引导幼儿坐在靠垫上,活动颈部、拍拍手臂、敲敲腿,模仿开火车的动作离开场地。)

  活动延伸:

  1、亲子活动:请家长与幼儿继续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促进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得到更好的锻炼。

  2、区角延伸:将靠垫分别放入图书区和娃娃家,幼儿尝试亲自布置区域环境。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分清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

  2:熟悉穿脱袜子的基本过程。

  3:体验成功的喜悦。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袜子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穿脱袜子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小花袜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合唱歌曲《我有一双巧巧手》,这双巧手能做会做,会做好多好多的事,比如吃饭,写字,画画,穿衣,穿鞋子,穿袜子等等,引出活动内容。

  2:出示小花袜,认识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袜子的.正面比较光滑,没有线头,毛边,而反面花纹凹凸,优先头,而且有缝合痕迹,袜子底凸起的部位是脚跟,而袜子背则没有。

  3:让幼儿围坐成圈圈,教师边穿边示范讲解基本动作a:分清袜子的正反面和袜子底袜子背。b:脚从有口端穿进去,袜子的后跟部位朝下c:两手捏住袜子口左右两侧,从脚尖开始慢慢往下拉。d:脱袜子时,先用手捏住袜子口,往脚后跟下滑至脚底,在用手捏住袜子的脚尖部往外拉,这样袜子就成功脱下来了。

  4: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动作后,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提高了,这时我把,准备好的小花袜子发给他们练习,对动作缓慢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练习外,还叫他们观察别的小伙伴是怎样穿的,对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

  5:这样反复练习后,孩子多数都能分清袜子的正反而且也不会把袜子跟穿到脚背上了,活动在孩子的笑声中结束了,他们都表示,我会穿袜子了,我长大了,小手更能干了。

  教学反思

  1: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讲解穿脱袜子底过程细致,静动结合,既关注整体也不忽略个体,让幼儿再帮带中学习本领。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开始环节如果让幼儿先观察各式各样的花袜子引出幼儿对袜子的喜爱之情引出活动目标比较好,爱美之心,幼儿比成人更胜一筹,练习过程如果能增添一些优美的音乐效果会更好。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彩色沙巾若干、手摇铃人手一个、配套音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讲诉白云在天上一会一个样,一会儿变成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和白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音乐。

  二、音乐律动。

  1、个别体验:

  A、教师带着幼儿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的`动作。

  B、跟着音乐,前后、左右摇摆。

  2、两人一组牵手。

  在听到A段音乐是请幼儿到处逍遥的走动,当听到B段音乐的时候就请幼儿面对面或背靠背坐着,左右摇晃

  三、造型游戏,感知音乐。

  配合音乐,教师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乐时伸出长长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处走;B段音乐时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摇摆。

  四、利用乐器感知音乐。

  1、教师介绍乐器,并激发多种演奏方式的创编。

  2、A段敲奏手摇铃,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摇晃。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发现幼儿对A段歌曲学习比较困难,而且不乐意跟着表现歌曲,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会跟着拍子做上下、左右摇摆的动作;B段的爵士乐比较活泼,加上让幼儿共同配合表演荡秋千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气氛非常活跃,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节活动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的孩子。

  在用纱巾变动物造型的时候,孩子们一拿到纱巾时都很高兴,拿着纱巾摆来摆去的,当老师提出要求——用纱巾变动物(大象)造型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纱巾做出大象长长的鼻子,并随着拍子摇摆,只有1个孩子没有参与表演,变小鱼的时候幼儿就觉得有些困难,有的幼儿会把纱巾放在身体后面当鱼尾巴左右摇摆,有的幼儿则不会(如:苗嘉豪、李佳俊,这两个孩子本身在动作协调性方面就很差,而且模仿能力也较差,所以站在原地不动)。虽然这是课前准备时让幼儿练习过,但由于幼儿协调能力等的限制,对幼儿来说还是有点困难。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组织活动时间较长,个别幼儿已经不耐烦,坐不住了,所以在积极引导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名称:手工——小扇子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折叠的方法制作小扇子。

  2、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扇子若干幼儿纸工书、教师示范作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扇子,激发制作兴趣。

  1、老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扇子上有什么?漂亮吗?

  2、出示白纸扇面。

  这里的扇子都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花衣裳,老师这里也有一把扇子,可是他们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它是用一张白纸做成的,你们想看吗?

  3、夏天就快要来了,天气的变得越来越热。人们就会开始用扇子扇风了。这样就会很凉快的!

  教师:那你们知道怎么做扇子吗?

  教师:做扇子的方法有很多,老师知道其中的一种。你们看(出示范例),这就是老师做的扇子。小小的,很可爱吧?

  教师:这么可爱的小扇子,你们想学一学怎么做吗?

  二、出示折纸步骤图,进行讲解。

  教师:(引导幼儿看步骤图的图一)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呢?

  教师:是正方形的,这中间有一条虚线,虚线上有一个箭头,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了,意思就是沿着这条线向上折,就是对边折。

  教师:(引导幼儿看步骤图的图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幼儿自由的说)

  教师:哦,意思就是沿着这条线向上折,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一步还是对边折。

  教师:(引导幼儿看步骤图的'图三),那这幅图有表示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说)

  教师:对了,这幅图的意思就是把这两边对折起来,这样我们的小扇子就做好了

  三、幼儿自主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完扇子后,幼儿间相互扇一扇,说说有什么感觉?

  四、教师讲评。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你喜欢哪把扇子?为什么?你做的扇子在炎热的夏天想送给谁?

  五、收折纸工具,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01-19

小班教案01-19

小班教案01-22

小班教案01-22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