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3-29 07:58:1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在快乐、有趣的水上游戏活动中进一步熟悉水性,练习水中憋气以及感受水的阻力与浮力。

  2、通过在水上进行队行变形及动作的展示,能大胆表现自己水上活动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1、大毛巾、拖鞋2、录音机、音乐磁带《拉个圆圈走走》

  3、水枪、水球、空瓶子、小水桶、浮板等玩水玩具活动过程1、进行换衣、鞋,上洗手间,做岸上的准备运动。

  2、(入水)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沿着池边进行踏步走变成四路纵队并进行队行地变化。

  要求:鼓励幼儿大胆地踩水,让溅起的水花打到幼儿的脸上,感受水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初步尝试闭气地感觉。

  3、随着音乐幼儿走成一个大圆圈,(幼儿人数多的情况下可围成两个圆圈),幼儿手拉手边唱歌,边沿着圆圈走。唱到"看谁先蹲下",幼儿立刻蹲下来。唱到"看谁先站好",幼儿立刻站好。

  要求:在蹲下来的时候,要求幼儿吸气屏气后整个人沉到水中去,练习水中憋气的技能。(游戏3~4遍)4、幼儿自由选择玩水玩具进行嬉水活动。

  活动结束1、幼儿上水后,要求冲洗干净身体并把大毛巾披上。

  2、回班上后,进行常规地保育工作:擦干身体穿好衣服,吹头发、滴眼药水等。

  3、把泳衣进行消毒清洗。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学习正确使用小勺自己进餐。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小兔子的家(与室内各活动区联系起来)。

  2、碗、小勺、餐巾纸、切好的水果块。

  3、大班一幼儿扮演小兔子;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幼儿戴好头饰,可随意去各活动区。教师注意帮助不会选择游戏的幼儿。

  2、到小兔家去做客。

  教师:谁愿意跟我到小兔子家去做客?(人数约占幼儿总数1/3)

  师生:当当当。

  小兔子:谁呀?

  教师:小兔子姐姐,我是小鸡妈妈,带孩子到你家来做客。

  小兔子:(开门)欢迎你们。小鸡妈妈好!小弟弟小妹妹好!

  师生:小兔子姐姐好!

  小兔子:请进,请坐。

  师生:谢谢。

  教师与小兔子一同帮助幼儿找好座位。

  小兔子:今天,你们来我家做客,我很高兴,我请你们吃饭。吃饭之前要先洗手(每人一张纸巾,复习如何擦手)。

  小兔子;你们自己会吃饭吗?看,姐姐教你们。

  小兔子:现在,我发给你们碗和勺子,看看谁会自己使用小勺子吃饭呀?拿好小勺我看看,都对了,快尝尝这是什么好吃的?

  幼儿从盘中往碗里盛食物,自己进餐。教师与小兔子一同指导,特别注意辅导能力差的幼儿。

  进餐完毕

  小兔子:你们学会用小勺子吃饭了,以后再请你们来我家做客。

  师生:谢谢小兔姐姐,再见。

  小兔;再见,以后再来。(收拾用具,重新摆好,准备迎接客人)

  教师带领幼儿轮流到小兔家做客,其余幼儿可以随意进行区域活动。

  结束后,小兔姐姐带幼儿到各组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小班第一学期在游戏中进行的一次教育活动,主要让幼儿自由选择,主动学习,消除了新生入园的陌生感与恐惧感。

  以大班幼儿扮演的'“小兔姐姐”的语言动作为主线,教师只是在旁铺助,适当提示下一步的做法。小兔姐姐这一新奇角色比教师更加吸引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小兔姐姐亲切的指导下,幼儿动手操作。亲自品尝,自然而然地学习了用小勺自己进餐。这种分组的方法使幼儿人数相对较少,利于教师有效的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保证了活动目标的顺利完成。

  小百科:做客,是指去别人家拜访,或者在别人家留宿。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对颜色和3以内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准备:

  1、已经欣赏过故事《水果屋》

  2、红、黄、绿萝筐各一

  3、水果卡片若干(苹果、梨子、西瓜)

  4、三座房子

  过程:

  一、情境表演,带幼儿到小熊家做客

  1、在音乐声中带幼儿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到小熊家做客。

  2、通过情境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情感。

  场景:(水果满地都是,房子倒塌,小熊在哭)

  师:“小熊你怎么啦?”

  小熊:“昨天晚上刮大风,我的水果屋被吹坏了。”

  师:“小熊的水果屋被吹坏了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启发幼儿要帮助小熊)

  二、帮助小熊重新装修房子,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心情。

  1、捡水果,给水果分类。

  小熊:“谢谢小朋友,不过要先帮我把水果捡起来,红苹果放在红萝筐里,绿西瓜放在绿萝筐里,黄梨子放在黄萝筐里。”

  2、按要求装修房子

  ①认识颜色标记及点子

  ②交待要求,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师:“小熊刚才跟我讲了,这个水果可不能随便乱贴,水果上有一个小圆点就要先找到有一个点的房子(1号房子),如果是红色的.苹果就要贴在红标记的下面。”

  ③请个别幼儿示范

  ④幼儿合作装修房子

  ⑤请小熊检查水果是否贴对。

  三、庆祝房子装修成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小熊端来水果请小朋友吃水果。

  四、结束

  “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小熊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准备了课件,让幼儿更直观的“看”这个故事。刚开始时,我用熊宝宝咧嘴笑的图片引出故事人物,幼儿很感兴趣。接着由熊宝宝为什么笑来引出故事的图片,幼儿看的都很认真专注,也能根据教师的问题来说一说,做一做,但是此处幼儿的完整表达还是欠佳,我的问题也并未点到点上,问题对于幼儿来说过于复杂,比较难以回答,下次课时可做适量更改。

  本节课我着重教授了“摘、推、拉”这3个动词。当熊宝宝摘水果时、熊宝宝推车子时、熊妈妈拉车子时,我分别要求幼儿来学一学,加深体会这些动词的使用和动感,增加趣味性。但对于这篇故事的趣味性,幼儿不是体会的很深,原因有可能是对于小班孩子完整表达语句的水平还较低,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对于为什么要搭水果屋、水果屋搭成后小动物们的喜悦,幼儿表现的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的定位,我还是有些错误,对于完整句子的表达和发散性思维,小班的孩子还是处于一个较弱的阶段,不能在问题中出现过于复杂的话语,动作要更加有趣一些,让幼儿更感兴趣。

小班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秋天一到,树叶纷纷变黄了也慢慢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了。带领孩子们午间散步时,孩子们看见树叶飞舞这一情景后,好奇地问我:老师你看,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真美哦!活动《什么东西飘下来》的设计灵感来孩子们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关注,一天,散步时涵涵看见一根羽毛在空天旋转地飞舞着就问我:“老师,什么东西飘下来时都是转着飘下来的吗?”我说:“等会儿回教室后,你来试一试好吗?”回教室后,我给了涵涵一张纸。涵涵试了一下纸片飘落下来时是弯弯曲曲慢慢地飘落下来。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飘”的物体。“飘落现象”对小班孩子来说,十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觉得十分新奇。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水平,选择设计了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设计理念]

  新《纲要》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小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好奇、好问、好探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现一些有趣的小现象,随后进行操作探索。正如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惧来的特点。”活动中把幼儿生活中的发现引入探究的`对象。在活动通过多次操作与交流、分享来积累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

  [目标预设]

  1、幼儿对物体飘落产生爱兴趣和大胆探索的强烈欲望。

  2、能用简单的线条如:直线、曲线、弧线等,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学习用身体动作来表示不同物体飘落时的状态。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鸡毛、雪花片、树叶、纸条。

  2、记录纸、笔3、垫子、平衡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材料让幼儿熟悉:“小朋友,今天老师带给了大家一些礼物,我们一起看看都是些什么?”

  请幼儿说出四种材料的名称。

  引导幼儿来猜测一下:飘落时,它们会怎样地飘下来?

  评析:活动一开始,以实物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并以猜测方式,来调动幼儿大胆想象的操作欲望。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材料:

  1、老师示范树叶飘落:“你们看看它是怎样落下来的?”

  ①小朋友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飘落时的状态?

  ②如,小朋友只能说出是飘下来或飞下来等,进一步引导说说:其在空中的动作?

  2、“我们来试试其它材料,看看它们又是怎样落下来的好吗?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篮子的资料,但可别忘了玩儿过之后得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要不它们的爸爸妈妈得着急了”。

  ①幼儿自己摆弄各种资料,老师引导小朋友用语言说:自己发现××是怎样落下来的?如,羽毛落下时是旋转飘落下来、纸条与树叶落下时是飘向东又飘向西落下来、雪花片积木是直直地落下来的。

  ②个别能力较强幼儿引导其进行物体间的比较,先从飘下来的空中动作比较。

  ③接下来可引导幼儿比较物体飘落的快慢差异,“××小朋友,我们俩一起放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④在飘落过程中先在地上进行,可能有小朋友会自己站到平衡木上去,引导小朋友发现站得高飘下来观察得更清楚、时间更长一些。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试试。

  3、“小朋友,你们看,它们在空中的样子,像是在干什么呢?”先个别引导,“那你能学学它的样子吗?”鼓励孩子在垫上学树叶落下的样子。激发其他小朋友想学的欲望。

  如,旋转用身体转圈来表示、飘落下来用手臂向左右摆动来表示、直直落下来用蹲下来表示等。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大胆操作探索,来发现它们飘落时不同状态,在探索操作时鼓励幼儿的大胆尝试来发现飘落时的有趣状态、发现其中的秘密感受飘落现象的有趣。

  三、让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如:直线、曲线、弧线等,来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1、师:刚才我们用“鸡毛、雪花片、树叶、纸条”进行了探索活动,了解到它们飘落时的不同状态。现在我们来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来记录探索结果。

  2、鼓励幼儿用简单的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3、让幼儿拿出纸、笔来记录探索结果。

  4、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

  这一环节主要用线条来记录探索结果。鼓励幼儿用直线表示雪花片飘下来现象、曲线来表示鸡毛飘下来现象、弧线来表示树叶、纸片飘下来的现象,分享彼此的经验,使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延伸活动:

  小朋友,下一次我们用其它材料再来操作探索,看看它们是否跟刚才操作的现象相同,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操作然后记录好,把探索到的现象主动地告诉小朋友与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班教案 篇5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我爱探索

  活动目标:

  1、学会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对事物进行观察。

  2、知道并能说出五官和手的功能。

  活动准备:

  有香味的手帕、小袋子、饲养箱。

  图意说明:

  幼儿从秋天户外活动中学习运用五官去认识环境,并能探索大自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什么季节,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利用五官发现季节的特征,再让幼儿自己动动眼睛、手、耳朵,鼻子,说说这些器官有什么功能。

  (小朋友对于现在什么季节,他们都不知道,老师告诉他们的“秋天来了”,由于在开学小班适应期里,与孩子们一起做过“小手拍拍”的游戏,因此,我说一个器官,孩子们基本都能够指出来,并能够说出它的名称,如:嘴巴、眼睛、鼻子……。)

  二、课堂活动:

  1.让幼儿伸出手来,摸一摸桌子,告诉幼儿手可以摸东西。

  (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小手,也能够跟老师一起把小手伸出来,我让他们摸摸自己的小椅子,他们都很高兴,用自己的小手去摸摸椅子,有的还用小手去摸摸别人的小椅子,很兴奋)

  2.让幼儿看一看幼儿用书,告诉幼儿眼睛可以看东西。

  (当让孩子们看书后,问他们“眼睛用来干什么的?”大部分孩子能够说出看书、看东西的。)

  3.拍拍手,引起幼儿的注意,并告诉幼儿因为耳朵可以听到声音,所以才会听到教师的'拍手声。

  (当我拍拍手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跟着我拍手,我问“刚才老师在干吗呀?”杨苏芮小朋友就说:“老师在拍手。”“那你们怎么知道我拍手呢?”有的说“用眼睛看的”。“那拍手是什么声音的”?“啪啪啪”“你们用什么器官来听到声音的?”“耳朵”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4.拿出一条有香味的手帕,让幼儿闻一闻,告诉幼儿因为有鼻子,所以可以闻到香味。

  (我出示了一条有香味的手帕,给每个孩子闻了闻,孩子们都说香。问他们,“用什么闻到香味的?”“鼻子”一部分认真听的孩子在回答。)

  三、课外活动:

  1.先带着幼儿到一棵大树下,让幼儿用手摸摸树千、树叶,并让幼儿用眼睛观察,整棵大树及大树的叶子、枝干等。

  2.带着幼儿蹲在草地上,看一看草地上有没有小昆虫等,然后问幼儿刚刚看到什么。

  3.问幼儿用手摸树干、摸草地的感觉。也可以捡一块石头让幼儿摸一摸。

  4.当幼儿都能明白眼睛可以看东西,手可以摸东西后,让幼儿安静。

  (我带孩子们来到娃娃城那里的树下,让他们自己去摸摸树,摸摸草,和小树、小草亲近亲近,孩子们好兴奋呀!都用手去摸,张群淳小朋友还告诉我,“顾老师,这个树摸摸是毛的。”“小草好长呀。”“这个树尖尖的。”……孩子们把自己看见的都来跟我说了。)

  5.教师随机寻找各种声音,如:风声、鸟叫声……

  6.当教师找到声音时,立刻请幼儿听声音,或间幼儿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7.教师可以多找几种声音,让幼儿听,并让幼儿说出那是什么声音,也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其他的声音。

  8.带领幼儿到花丛旁边,让幼儿看花的颜色,并提醒幼儿看这是眼睛的功能。

  9.再让幼儿闻一闻花香,提问幼儿花是什么味道呢,并请幼儿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鼻子闻到了花香。”教师可以捡一些叶子、石头、花 朵……带回教室。

  (在小朋友互相交流后,我就让他们安静下来,用耳朵听听,能够听到什么声音?这时,孩子们都静下来,用小耳朵来听,“老师,我听见小朋友说话的声音。”“听见很吵的声音。”“听见小朋友念儿歌的声音”……)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对事物进行观察以及知道并能说出五官和手的功能。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对于五官倒基本已经知道了,今天通过让幼儿在教室里感受,以及在教室外来感受:用眼睛看大树、草地等;用手触摸椅子、树干、树叶、石头;利用耳朵听听风声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拍手声、钢琴声;利用鼻子闻闻花的香味及手帕的香味……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体会观察的乐趣。孩子们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很兴奋,也很享受,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我感觉这个活动上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虽然孩子们刚刚上幼儿园,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困难,坐不住,但是,今天这个活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可以玩玩、看看、摸摸……他们很开心的,因此也能愉快地学。

  其实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都是不错的,只要我们老师稍微点播一下,去做引导人,孩子们就会认真地去做,去观察、去分析、去了解。

  因此,我觉得,在孩子们的任何活动中,多让孩子们走近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感受到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乐趣!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五官的作用,爱护自己的五官。

  2、学习歌曲,并且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教学ppt准备。

  活动过程:

  1、练声《小动物的'叫声》

  2、谈话引出课题:请幼儿说一说人的五官长在那里?应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3、学习歌曲《五官歌》。

  (1)欣赏《五官歌》2~3遍,提出要求:认真倾听,歌曲唱的五官是什么?

  (2)告诉幼儿这首歌的名称。

  (3)教幼儿念一遍歌词。

  (4)教师完整地教幼儿唱歌曲《五官歌》1~2遍。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并边唱边做动作正确的指出五官。

  4、复习歌曲《办家家》。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丑小兔改掉害羞毛病的过程,并尝试观察画面。

  2.让幼儿知道要大胆勇敢地交朋友与人交流。

  二、活动准备

  课件,小猪、小兔图片各一张,有大小洞的报纸 小兔的操作排序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出示带有洞洞的报纸,问: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报纸上有什么?报纸上怎么会有洞洞呢?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欣赏、理解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和洞洞有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报纸上的洞》。

  (1)放课件第1-4张,介绍苹果猪和丑小兔。

  问:这是苹果猪,他在干什么呢?

  哦,苹果猪喜欢趴在窗口看风景,遇上过路的人,就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说上几句。

  (2)放课件第5-6面:

  这是丑小兔,她也喜欢趴在窗口看风景,可是遇上过路的人,问:她是怎么做的?这是为什么?

  苹果猪想帮丑小兔改掉这个害羞的毛病。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放课件第7-10面:

  问:苹果猪为丑小兔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问:苹果猪拿报纸干什么呢?是让丑小兔看报纸吗?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

  (4)放最后一张课件问:报纸上的洞洞有什么变化?

  问:你认为丑小兔最后还需要报纸么?为什么?

  3、游戏:给报纸上的洞洞排排队报纸上的洞洞真有趣,它每天都在变化。下面桌子上有几张报纸,报纸上也有几个洞洞,请你来排一排,第一天丑小兔躲在哪个洞洞后面,第二天、第三天又躲在哪个洞洞后面。

  :第一天丑小兔躲在有小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二天躲在有中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三天躲在有大洞洞的报纸后面。随着报纸上的洞洞一点点变大,丑小兔的胆子也一天天大了起来,直到有一天,报纸上的洞洞大得不能再大了,丑小兔对苹果猪说:"我不需要报纸了,我挺想和过路人交朋友的。苹果猪,谢谢你帮我改掉了胆小的毛病!"

  4、我们一起找朋友丑小兔终于改掉了害羞的毛病,愿意和人交朋友了,你们有朋友吗?他是谁?

  朋友当然是越多越好,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放音乐,跟小朋友边唱歌边找朋友)

  :小朋友都是很大方、热情,所以每个人都有很多好朋友。

  四、活动拓展:

  大家齐分享:在操作区,让孩子戴着丑小兔的头饰给好朋友分糖果或者玩具,分的时候可以按颜色、形状等来分。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知道与同伴合作完成小任务。

  二、活动准备:

  草席、推车、球、木梯子若干把

  三、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2.介绍活动材料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器械,你们看看这些可以怎么玩?

  2.幼儿自主探索进行游戏

  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中好的玩法给予鼓励

  对于不参加活动孩子要给予积极鼓励,参与到活动中来。

  3.经验拓展,同伴互助学习

  刚才你是怎么玩的?请幼儿进行示范

  你可以学学你的小伙伴的玩法。

  4.引出游戏“开着火车去旅行”讲解游戏规则

  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有的小朋友推着小车在赶小球,有的小朋友拿着席子飞盘飞的远远的高高的.,还有的小朋友把飞盘顶在头上当帽子,真的很不错哦,现在老师把他们变成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

  教师讲解活动要求:第一个任务你要先把球赶进球门里,然后拿起一张席子飞盘顶在头上,走过来坐上火车,最快完成第一个任务的小朋友可以当火车头,坐满5个小朋友你们的小火车就可以去旅行了。

  5.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保护(主要指导幼儿完成第一个任务把球感到球门里,然后坐满五个人才出发)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经典)小班教案07-2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经典)09-24

【精选】小班教案10-09

[精选]小班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