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02 08:45:4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经过教学活动的实践操作下来,老师自己的语气,情感再投入点,特别是请出围裙妈妈和大树朋友的时候,可以以童趣一点的方式吸引住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使整个活动效果也更好,不精彩太闷的活动,不要说幼儿,练看的人都没兴趣,所以这点很重要。

  在老师的`回应方面因为有了一定的预设所以还挺及时和恰当,活动目标基本已经达成,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自由寻找朋友,找朋友歌曲是幼儿熟悉的歌曲,他们能够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没有任何的铺垫也能够达成,小朋友们都有了交朋友的概念,懂得小朋友之间友好的相处,主要是因为你年轻教师的原因,上课时容易紧张所以有些地方要求交待的不是很清楚,一旦交待不清楚要求的时候,到后面操作部分会有些混乱,再把要求提下去的时候,就没那个效果了。

  所以在后面要加以改正,但是在小结的时候不能过于匆忙,每个小结部分好好梳理后再进行小结。还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总和预想的有些差别,所以认真想好每一个环节的小结,特别是每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了解制作果汁的过程,知道果汁有营养。

  3、能说出各种水果的名字及各种营养价值。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水果的名字,及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动手切水果。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新鲜易切的水果、榨汁机、塑料刀、盘子、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提问:

  “你们喝过什么果汁,喝果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里面都有那些水果,说出水果的名字。{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说名字}

  2出示制作果汁的用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好喝又有营养的果汁:

  (一)让幼儿在盘子中切水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安全。}

  (二)将切好的水果放入榨汁机中,教师盖盖子。

  (三)请一位幼儿打开开关。

  (四)将果汁倒入杯中请幼儿品尝。

  三、大家一起品尝不同的果汁,并请幼儿说说它们的营养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感到对于一些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大胆尝试,从操作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只靠教师的传授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小百科:果汁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物理方法如压榨、离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产品,一般是指纯果汁或100%果汁。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学习并尝试用“按”的方法种大蒜。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

  活动准备:

  1、大蒜若干

  2、废旧的小杯子、罐子

  3、小铲子、浇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大蒜头。

  师:“这是什么?大蒜头长大后是什么样呢?种下的蒜头能长出叶子吗?”

  2、与幼儿共同讨论,准备材料器具。

  师:“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与幼儿商量分工准备。

  3、带领幼儿种大蒜。

  教师示范种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个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头,将尖头朝上,按进泥土,最后浇一点水。

  4、幼儿动手尝试,教师给与帮助与指导。重点观察是否将大蒜头尖头朝上,并请幼儿种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

  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难点: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利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发现瓶子里的水颜色变化了,孩子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观察。我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尝试,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变魔术”真的很神奇的,尤其是老师给他们“施了魔法”之后,瓶子里的水真的能变了,都感到非常有趣,也非常听话地认为魔法不能一直用,会消失的。整个活动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也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画面。

  2、理解儿歌内容,知道书本里有许多知识。

  3、培养幼儿爱看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DV“小画报”画面。

  2、自制一本折叠画报,其中画报的画面上有狼、豹、狗、猫及其相关背景。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

  问:小朋友你有小口袋吗?你的小口袋能装些什么?(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

  二、出示娃娃,激发幼儿兴趣。

  有一个宝宝的'口袋也是小小的,可它装着神奇的宝贝?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呢?(让幼儿自由猜测)

  三、出示“小画报”画面,引导幼儿读图。

  宝宝口袋里的宝贝拿出来了呢!小朋友仔细看看是什么呢?(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谁还看见了别的小朋友没看到的?宝宝的口袋那么小,怎么能装得下狼、豹、猫、狗这么大的动物呢?是怎么回事呀!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四、演示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掏出折叠图书,逐一出示狼、豹、狗、猫等形象)问:娃娃的口袋里装着什么呢?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在哪里的呢?(引导幼儿说出都是小画报上的动物)

  五、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图片内容。

  六、欣赏儿歌,让幼儿了解图文之间的关系。

  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宝宝的口袋里装这什么?是小动物吗?原来是怎么回事?

  七、幼儿再次欣赏儿歌一遍。。

  问:宝宝的口袋里原来装这什么了?

  八、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喜欢看小画报吗?为什么?我们该怎样爱护小画报?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好饿的小蛇》绘本书及课件,西瓜、桃子、草莓等图片、小蛇头饰。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呀! 教师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和前环衬。

  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在森林里干什么呢?诶,小蛇怎么张着大嘴巴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初步讲解故事。

  1、小蛇和苹果的图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吃下苹果小蛇的图片: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3、小蛇和香蕉的图片: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香蕉?好饿的小蛇看见香蕉会怎么样?

  4、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小蛇张开嘴巴“啊呜,咕嘟,”一声把香蕉吃到了肚子里“啊―真好吃。”小蛇的肚子像什么?

  5、小蛇和饭团的图片: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他发现什么?什么形状的饭团,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那小蛇会怎样吃饭团呢?(带幼儿模仿)

  6、吃下饭团的小蛇图片: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7、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吃下葡萄的图片)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小蛇和葡萄的图片)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模仿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8、第五天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吃下菠萝的图片让幼儿看图猜测)如果是菠萝,那菠萝是什么样子的?

  9、小蛇和菠萝的图片: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萝。(模仿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10、葡萄肚和香蕉肚图片:你是怎样猜出小蛇吃的是什么的呢?

  11、小蛇和苹果树的图片: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苹果是那么高,小蛇该怎么办呢?小蛇张大嘴巴会怎样呢?

  12、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13、最后小蛇会怎样?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的睡觉呢。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好饿的小蛇是怎样走路的呢?(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2、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一一出示小蛇吃过的东西的图片)

  它吃苹果(香蕉、饭团??)时的声音是这样的呢?

  好饿的小蛇吃下苹果(香蕉、饭团??)后,它的肚子变得怎样了呢? 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它的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模仿小蛇找东西吃,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

  1、看着小蛇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也想找些好吃的东西来吃,你们想不想啊!那我们就学这小蛇的样子来找些好吃的好不好呀!

  2(将草莓、桃子、西瓜放在黑板的不同位置)请小朋友带上头饰,模仿小蛇进行情景表演。

  3、提问:吃掉草莓(桃子、西瓜)的小蛇,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那小朋友想一下为什么小蛇的肚子会变成它吃的东西的形状?小蛇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简单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撑坏的。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蘸上颜料给太阳涂色。

  2.对涂色活动感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画有太阳轮廓的白纸人手一份。

  2.红色颜料、抹布、棉签若干。

  3.已涂色的太阳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太阳,引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瞧,谁来了呀?(太阳)

  2.太阳是什么样的呀?(圆圆的、红红的)

  3.那你们喜欢太阳吗?

  4.那你们想不想帮太阳打扮得更漂亮点呢?

  (二)教师示范涂画涂色。

  示范用棉签蘸红色颜料涂色,引导孩子观看“太阳”的脸变红的`过程。

  (三)幼儿涂画涂色。

  请孩子用棉签涂画太阳。

  (四)作品展示。

  将孩子的画一一张贴起来,请孩子说说哪个“太阳”是自己画的,哪个“太阳”脸最红。

  活动反思与建议:

  在这次活动中整体来看,这次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的兴趣很好的激发,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但是欠缺在涂画中没有跟小朋友讲解注意事项,导致有个别幼儿把红色颜料涂在外面,望再接再励。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2、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一、歌曲《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1、师生表演唱歌曲《小花猫》。

  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二、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三、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

  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四、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

  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精选]小班教案10-08

【精选】小班教案10-0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精选)09-28

(精选)小班教案10-02

[经典]小班教案10-21

(精选)小班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