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04 11:45:0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练习双膝着地往前爬的能力及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实物葫芦若干、垫子、小筐、葫芦娃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 让幼儿听葫芦娃的歌,引出课题。

  2、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的葫芦成熟了,我们去帮忙吧。可是去的路上要过一个小山坡,小朋友一定要爬过去,记住了吗”?教师说完,小朋友分成两队跑到“小山坡”前停下来,然后爬过去把葫芦运回来放在小筐里,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游戏继续。

  3、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过山坡时一定要双膝着地爬过去,小朋友一次只能运一个葫芦。

  4、让个别幼儿示范游戏玩法。

  5、幼儿听音乐做游戏,强调游戏规则。

  6、教师小结。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沙溪方言念童谣,体验用方言念童谣的乐趣。

  2.感受外婆亲情的温暖,乐意做个有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摇船视频,童谣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外婆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外婆吗?为什么呢?那你们有没有去看看自己的外婆?

  (2)小朋友是怎么去外婆家里的呢?

  2.有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吧!

  二、理解、学说儿歌。

  1.观看视频,学做摇船动作。

  (1)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摇船)那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摇船的样子。

  (2)那到了外婆家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外婆桥》。

  2.教师完整念童谣(普通话),理解童谣内容并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幼儿用普通话学念童谣。

  (1)刚才我们听得是一首童谣叫《外婆桥》,现在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念一遍。

  (2)外婆小时候也念过这首童谣,我们听听看外婆是怎么念的`。

  4.教师用沙溪话念童谣《外婆桥》。

  外婆念得和宝宝念得有什么不同?原来是用沙溪话念的,沙溪话念的和我们用普通话念的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哦,我们再来听一听。

  5.教师再次用沙溪话念童谣。

  (1)摇啊摇(方言)就是我们普通话说的什么呀?摇到哪里呀?那我们一起来用沙溪话说说看。(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2)摇到了外婆家,外婆叫我什么呀?宝宝用沙溪话怎么说?我们来说说看。(外婆叫我好宝宝)

  (3)外婆很喜欢宝宝,叫他好宝宝,外婆还做了什么?她拿出来什么东西宝宝吃?糖一包,糖(方言)我们普通话怎么说的?糕用我们沙溪话怎么说? 宝宝吃到外婆给他的东西,看宝宝脸上什么表情?什么样是哈哈笑,笑给我看看。(吃的宝宝哈哈笑)

  6.幼儿用沙溪话学念童谣

  (1)现在我们跟着外婆一起来念一念吧!

  (2)现在男宝宝来念念。

  (3)女宝宝来试试看。

  7.幼儿合作念童谣。

  (1)我们刚才念得是一首童谣,童谣就是家里长辈抱着自己的宝宝来念的。现在老师来当外婆,谁来当我的宝宝,我们一起来念念。你们也可以跟着外婆和宝宝一起念。

  (2)外婆和宝宝是怎么来念的呀?外婆抱着宝宝摇啊摇就像什么?

  (3)你们也想来试试吗?那就和你边上的朋友一起拉好手,像小船一样来用沙溪话念念这首童谣。

  (4)刚才有的宝宝只顾着摇船了,嘴巴没有念童谣,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好吗?

  三、引导幼儿做个尊敬长辈、孝顺的好宝宝

  和外婆一起念童谣开心吗?外婆很爱你们,你们爱外婆吗?那我们周末可以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干什么?到了外婆家可以帮外婆做点什么?

小班教案 篇3

  主题说明

  水果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当我们专注于它时,会看到水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是观察外形特征的对象,手口一致点数和建构大小概念的材料,,装扮水果一家的媒介,歌舞表演和语言表达的情景化资源……

  在以水果为情境脉络的各种活动中,幼儿不是去学习关于水果的标准答案,而是获得与真实情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吃水果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如何剥水果,如何文明进食:在动手操作中,幼儿,匿得了榨汁、做沙拉等多种加工方法:在游戏中,幼儿学习了瓜果与虫害的关系:在诵念儿歌中?幼儿区别了哪些是水果类的瓜,哪些是蔬菜类的瓜。在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具有生命力的。

  未来社会是多元的、开放的、迅速变化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不会只是一种方式,因而,需要的不是熟记现成知识的人,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条件去应用知识的人。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幼儿需要学习有生命力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在情景化的、生活化的和多元互动的共同体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阵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生存、学习和发展。

  环境创设

  ●布置“水果园”墻饰或立体大树,供幼儿挂、粘“水果”。

  ●如园内种有果树,可带幼儿经常进行扩理,给果树浇水、除虫,在果子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撷活动。

  ●与当地果园或家庭果树园联系,带领幼儿参观果园,采撷水果。

  ●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多给幼儿鼓励和帮助。

  家园共育

  ●和孩子共同制作水果人,参力口班级的展览活动。

  ●带孩子去水果商店观看各种水果,鼓励孩子自己选购不同品种的水果。

  ●共同制作水果拼盘。

  ●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水果的图片

  ●培养孩子喜欢吃多种水果。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

  1、学习用渲染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宣纸若干张,报纸垫在桌上

  2、广告颜料 , 娃娃

  活动过程:

  1、出示贴着嘴角下垂嘴的娃娃。

  小朋友们看,今天娃娃来和我们一起玩,咦?娃娃怎么不开心?老师来 问问,噢,原来娃娃妈妈给娃娃一块没有花的手帕,娃娃不喜欢。出示裁好的宣纸一张,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娃娃把手帕变漂亮吧。小朋友你们愿意吗?(那怎么帮娃娃呢?)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一样新本领——装饰手帕

  小朋友们看现在老师手中拿了一张正方形的宣纸,(宣纸侧翻)小眼睛看仔细喽,小耳朵听好了,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将宣纸对边

  折成正方形。然后把折好的宣纸一角放到颜色盘中染一下,时间不能太久,再换一种颜色染。然后小心打开,平齿轮泵KCB—200躺在报纸上。

  (提醒幼儿染色要掌握好时间,宣纸浸染时间太久会浸烂,时间太短会染不上去。提醒幼儿宣纸浸染打开时一定要轻轻的',小心些)

  3、幼儿操作,动手染画

  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多种颜色去尝试,体验颜色渗透带来的美感和特殊效果。

  现在请小朋友来帮娃娃把白手帕变成美丽的花手帕,好吗?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很能干,把手帕变得很漂亮,对吗?小朋友现在把小椅子轻轻搬到位子上,可以开ZYB—B型可调式渣油泵始了,但小朋友们在选颜料的时候要小心点,别把颜料打翻了,选你喜欢的颜色来装饰手帕。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把娃娃嘴换上嘴角向上的 嘴)

  4、延伸活动:

  小朋友变的手帕真漂亮,看娃娃现在可开心了,他有了这么多的手帕决定开一家手帕店,请小朋友一会儿去娃娃手帕店买你最喜欢的手帕。

小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了解动物和人类表达爱的方式。

  2、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喜爱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动物和人类表达爱的方式。 教学难点: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喜爱情感。

  活动准备:

  动手区:(装饰爱心)手揉纸,浆糊,表演区:动物的头饰,蚂蚁,袋鼠,企鹅。

  阅读区:主题书投放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

  你们觉得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爱你们吗?你们是怎么知道他们爱你们的?那爸爸妈妈都是怎么表达对我们的爱的呢?

  其实小动物也有表达自己爱的方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样表达喜欢的好吗?播放一些小动物表达相亲相爱拥抱等爱的方式图片。

  二、介绍区域和区域材料。

  1、手工区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是我们的爱心卡片,用来送给我们喜欢的亲人或伙伴,可是还没有漂亮的装饰呢?

  出示爱心卡片,我们怎么来装饰材能使我们的卡片更漂亮呢?

  我们可以拿这些皱纹纸揉一揉,揉成圆圆的或是长长的形状,然后用我们的浆糊粘贴在我们的卡片上,对卡片进行装饰。(教师边说边示范制作的方法)

  2、图书角

  今天图书角里老师投放了什么书呢?

  看、这是我们的`什么书本呀!(相亲相爱的主题书)

  待会我们就可以去我们的阅读区阅读我们相亲相爱的主题数看看书本里的人们或者动物是怎样相亲相爱的好吗?

  3、娃娃家

  小朋友老师今天在娃娃家准备了和以前不同的东西,是什么呢?

  看,就是我们小动物的头饰,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动物头饰。

  小朋友等下可以在娃娃家带着动物头饰在里面活动。

  扮演森林里的动物们,动物一家,小朋友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娃娃家表演节目等。

  三、讲解进区规则。

  1、对本次活动讲解要求。

  小朋友进区时先拿卡,玩玩具时轻拿轻放,玩了之后要及时地收好,活动结束时老师会放音乐,收好玩具再把进区卡收回来坐回位置上。

  四、幼儿自由选择区角游戏。

  1、请幼儿拿自己的进区卡进入自己想玩的区角游戏,如果一个区角里的卡已插满,就另选一个区角游戏。

  2、适时地引导幼儿的游戏,提醒他们遵守游戏规则。

  3、指导个别幼儿参与游戏。

  五、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教师放音乐,提醒幼儿听到音乐收玩具。

  教师检查各个区角收拾的情况并进行点评。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你们游戏时老师拍到的照片,看看这些做法对吗? 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健康《玩响瓶》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平衡等基本动作。

  2、探究响瓶的多种玩法。

  3、感受共同游戏的多种方法。

  活动重难点:

  探究响瓶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响瓶若干。

  活动过程:

  1、我和响瓶碰、碰、碰。

  幼儿手持一个响瓶,尝试用手、躯干、腿等多种部位让响瓶发出好听的声音。

  2、响瓶滚得远幼儿将响瓶用力向前踢或向前推,通过比较,总结出用脚踢课时响瓶滚得更远。

  幼儿站在场地的两边,用即时贴订好场地的起点和终点,用力向前踢响瓶,响瓶踢出后,要看清响瓶滚到哪里,将响瓶捡回来站在线上在踢,幼儿在奔跑中要眼睛看着前面,学习躲避他人。

  3、过小桥幼儿分组站在起跑线上,一次绕过响瓶。走过"小桥",到终点后跑回,游戏中要注意响瓶的摆放距离过小桥的距离。

  4、幼儿用木棍赶响瓶。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本年龄幼儿喜欢汽车较多,结合这一特点为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进行此课程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用途。

  2.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谈话的内容,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谈话内容。

  3.引导幼儿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激发独创性思维。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时需幼儿大胆想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与玩具若干。

  2.平时丰富幼儿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教师神秘地拿出玩具大卡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出示小轿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讲认识的交通工具,教师按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分成若干组自由交谈交通工具的用途。

  要求幼儿商量谈话次序,轮流谈话,不抢着讲,也不能光听别人讲,自己不发表意见。

  教师轮流巡视指导幼儿的谈话,用插话的方法将幼儿谈话内容集中在“什么工具有什么用”的话题上。

  三、帮交通工具分类。

  引导幼儿将交通工具分类,进一步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出示交通工具图片,黑板上划分成三类(运货、载人、特殊用途) 请幼儿操作,要求先说出其名称,再将卡片贴在对应用途的分类区。

  四、谈话 未来的交通工具。

  1.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想像未来的各种交通工具。

  2.小结:表扬幼儿的创造性想像,鼓励幼儿好好学习,长大后设计更特殊、更有用的交通工具。

  五、各领域渗透

  科学: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及不同用途,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艺术:学习有关内容的`歌舞,如:《小小交通警》(集体舞)、《大吊车》(音乐游戏),丰富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识以及交通知识。

  美术:启发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最新型、最特别的交通工具。

  六、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了解其特征,知道其用途。

  七、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室内放置交通工具的玩具,张贴交通工具图片,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并学习讲述。

  八、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创设让幼儿观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条件,丰富幼儿的交通知识。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幼儿可能是因为年龄小,自己有很好的想像,可不敢大声说出来。 因在之后的教学中多加入实物及动画,更加调动幼儿积极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10-05

[经典]小班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