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03 08:20:24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4篇

美术教案 篇1

  第一讲课题:《红红的樱桃》

  授课人:潘佳佳

  一.课时:2课时(两个小时)

  二.授课对象:7-16

  三.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笔洗,ppt

  四.教学形式:课堂互动PPT讲解图片或实物讲解课堂示范 自由实践创作

  五.教学内容:简单介绍中国画以及绘画工具,学习樱桃的绘画方式

  六.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七.教学难点:对浓淡干湿墨色的了解和运用

  八.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

  技能:掌握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

  情感:培养孩子对中国水墨的兴趣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20min)

  提问:什么是中国画?关于中国画,你知道哪些?

  老师展示的这些画中哪些是中国画?学生回答

  播放ppt,介绍国画基本知识,国画类型以及绘画工具笔墨纸砚等的介绍(实物展示、示范)

  以特征描写(小小的圆圆的水果,颜色红红的,越红的越甜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猜谜导入、我画你猜导入、视频导入)

  Ppt图片展示,讲解、分析樱桃的.特点;展示范画,

  如齐白石的,讲解、分析

  2.老师示范(10min)

  示范一颗樱桃的画法,重点讲解:水墨及颜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中、侧锋用笔,笔肚到笔尖的调色方法,樱桃的颜色和外形特征

  示范多颗:遮挡关系和疏密关系

  3.学生实践(20min)

  练习一颗樱桃的画法,练习多颗组合的画法,老师指导

  4.点评作品(10min)

  多种点评方式: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根据这

  节课的学习重点,看学生是否掌握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用笔、遮挡等

  5.总结与整理

  老师总结本节课,整理教具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直接导入新课

  2.学生实践(10min)

  练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指导

  3.老师点评(5min),讲解教学重点

  4.示范(10min)

  ppt图片展示范画,讲解、分析,老师进行示范(范画内容更加丰富,如装在篮子、盘子里的樱桃),示范重点:先画樱桃,注意遮挡、疏密、用笔、用色等问题,再添加篮子或盘子,然后再添加樱桃,注意虚实、遮挡关系

  5.学生实践(25min)

  学生进行创作,老师指导

  6.老师点评(10min)

  7.总结和整理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切的方法,制作蔬菜印章。

  2.在操作活动中,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蔬菜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如:辣椒、药芹、青菜、藕、苦瓜、花菜等。

  2.白纸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3.水粉颜料:红、黄、绿、湖蓝、淡绿、橘红,颜料盆(中间放海绵)。

  4.每组准备没有开封的刀和剪刀若干把。

  三、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观察蔬菜的兴趣。

  1.教师引导:小朋友,你们桌上的箩筐里是什么?;那就请每个小朋友拿出2"3样,仔细看一看、嗅一嗅、摸一摸、玩一玩,比比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然后相互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轻轻地把蔬菜放回箩筐里,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发现。

  (二)尝试制作蔬菜印章。

  1.教师:小朋友看的很仔细,知道蔬菜有根、茎、叶、果实,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有趣的形状,那我们能不能用蔬菜来做印章呢?

  2.请幼儿动手试一试、做一做,交流自己做的印章是用蔬菜的哪部分做的。

  3.提供颜色盆,请幼儿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用自己做好的蔬菜印章印出美丽的'图案。

  4.幼儿尝试操作,鼓励幼儿发现、交流所印出的图案是用蔬菜哪部分印出的,印出的图案相同吗?

  (三)展示作品和评析。欣赏自己制作的作品,说说什么地方最漂亮。

  活动反思: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了解各种各样的桥,知道桥的特征及用途。感受桥的设计美。

  2.尝试用不同方式,设计、绘画、具有不同风格的桥。

  3.鼓励大胆创新,体验动手创意的乐趣。

  4.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认识的桥。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有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过建筑工人建桥的过程。

  (2)提前通知家长,带孩子参观各式各样的桥,了解桥的造型、用途及名称。

  (3)幼儿有用过水粉颜料作画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教师使用材料

  各种桥的范例图片、视频;背景音乐。

  (2)幼儿使用材料

  绘画使用的纸张、水彩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抹布,人手各一份。

  布置创意空间一角,放置足够量的纸盒、木块、积木、插塑等,供幼儿动手操作、设计、创意使用。

  活动过程

  一、 猜谜语,引出主题 激发幼儿对桥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驼背公公,力大无穷;汽车走过,一动不动。(引导幼儿说出谜底—桥)

  二、 欣赏观察

  1.欣赏图片

  出示样式各异的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引起幼儿对桥的关注和兴趣。

  师:图片中你喜欢哪种桥?为什么喜欢?你看到的桥是什么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桥?你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吗?你能说出他的样子来吗?

  (1)重点欣赏幼儿易熟悉的几种桥,讲解跨河桥、跨谷桥、路线桥、立交桥的特征和用途。

  (2)讨论,你能说出这些桥的`名称、特点(即样子)、及用途吗?(幼儿可分组讨论)

  小结:桥的设计样式、材质、名称,用途虽然不同,但它的构造是一样的,有桥墩、桥梁和桥面组成,整体形象是架空的,它不仅设计美观,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2.观看视频

  让幼儿感知更多样式的桥,如,铁索桥、竹桥、吊桥、空架桥、观赏性的彩虹桥等,来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创意设计的欲望。

  (1)师:你又看到了哪些桥?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他有什么用途吗?你能把它的样子画下来吗?

  (2)讨论,说说自己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桥。(重点引导幼儿设计别具一格的桥,具有个性的桥)

  小结:各式各样的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造型美观,还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 鼓励、激发幼儿创意

  师:今天你们作为一名小小设计师,也来设计一座和别人不一样的桥吧!我相信,你设计的桥,不仅美观而且有很大的用途。

  四、 幼儿作画

  1.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构想。 (如果你是设计师,打算怎样来设计?可以和小伙伴结伴完成,也可独立来完成。)

  2. 幼儿自由选择绘画材料工具。(介绍水粉颜料的用法、摆放、及简单操作)

  3. 幼儿开始作画(播放背景音乐,注重提醒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和正确的作画姿势。)

  五、 相互欣赏作品,感受成功体验。(背景音乐声音稍微低些)

  1. 将画好的作品布置在“创意空间”的合适位置,体验创意快乐。

  2. 师幼共同欣赏作品,相互分享,提升经验。

  六、 活动延伸巩固加深对桥的印象

  师:你们的桥设计的真不错,赶快到创意空间去动手搭建吧!

  1. 幼儿到布置好的创意空间自由选择材料,(小盒子、小木块、积木、插塑等)进行创意搭建。

  2. 重点引导幼儿综合利用,架空、拼接、延伸等技能搭建桥梁。

美术教案 篇4

  一、生成活动

  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话马上吸引来几名幼儿。他们又拿起其它的几件编织的物品,看着、摸着、说着。几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来了竹编、草编、布编、绳编等各种编织物。见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准备就编织开展几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编织物品,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幼儿多种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

  目标:

  ⑴ 观察编织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

  ⑵ 了解幼儿对图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种编织物品若干,纸编作品若干,彩条若干,说明书一份。

  过程:

  ⑴ 出示展示台,让幼儿欣赏,并介绍自己所带的物品,找异同点,引导幼儿小结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编织而成的;

  ⑵ 教师出示纸编作品组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的兴趣;

  ⑶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关的纸编说明书,提出探索问题上面符号代表什么,和以前看过的折纸图示有什么不同;

  ⑷ 幼儿熟悉材料,尝试看图学习直编。

  分析:幼儿对参与活动,尤其是说明书的投放很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但是说明书的第五步对幼儿较难,需成人指导,所以在说明书的旁边应投放相应的供幼儿拆编的纸编作品,提高对图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动

  小组活动

  目标:引导幼儿能自己看说明书,进行直线编。

  材料:说明书,彩条及相关成品,教师边观察边帮助小组。

  过程:

  ⑴ 幼儿分组自选编织成品,学习看说明书直线编,发现说明书中图示的规律;

  ⑵ 幼儿自由编织,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⑶ 引导幼儿在仿编后进行变化;

  ⑷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分析:幼儿基本学会了看说明书,在第五步时,不少幼儿借助旁边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条的宽度要有变化,以利于幼儿选择组画。幼儿的作品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幼儿的感性经验少所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3-15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02-21

中班美术教案:脸谱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8

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12-16

实用的美术教案幼儿实用美术课程教案02-21

中秋美术教案09-18

小学美术教案08-29

月饼美术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