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05 12:02:4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懂得牙齿保健的重要。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乐意保护自己的牙齿,愿意早晚刷牙。

  活动准备:

  1.一个小熊头饰,一副黑色眼镜做“蛀牙虫”。

  2.牙齿模型一副。

  3.一盒牙膏,人手一把牙刷,一个水杯预先放在盥洗间。

  4.《小熊拔牙》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活动。谜语:大红门打开来,白姑娘站两排,各种东西吃进去,又切又磨样样能。

  2.听故事《小熊拔牙》,了解产生龋齿的原因,懂得牙齿保健的重要。教师扮演小熊手扶腮做痛苦状,并请幼儿猜猜小熊怎么啦?幼儿听故事。讨论:小熊的`牙为什么被拔掉?牙被拔掉有什么不方便?

  3.幼儿互相交流,知道牙齿保健的简单方法。幼儿互相看看同伴的牙齿,自由交流自己看牙医的经历和感受。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保护牙齿的。教师小结:如果不注意保护牙齿,牙齿也会生病的。牙齿是会影响我们吃食物,不能好好睡觉,并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缺少牙齿时,说话不清楚;龋齿严重的话,还很难看呢!

  4.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徒手练习。

  教师:小朋友会刷牙吗?我们来教教小熊怎样刷牙好吗?教师用牙刷在牙齿模型上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先在牙刷上挤点牙膏,水杯盛上水,再用水漱口并吐出,然后用牙刷去刷牙,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两边的大牙齿要由里往外来回刷,最后用杯子里的清水漱口吐出。幼儿用牙刷做空手练习,“小熊”来回检查。游戏“蛀牙虫,快走开”,继续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刷牙:教师戴上“蛀牙虫”的眼镜扮“蛀牙虫”,在幼儿四周边唱边随意走动,歌曲结束后,“蛀牙虫”随意请一位小朋友,这位小朋友念儿歌“蛀牙虫,快走开,我回刷牙赶走你!”然后练习刷牙一次。其他幼儿看他刷牙方法是否正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区别里外,增加空间知识。

  准备:

  1.1个菜盘,7个茶杯。

  2.纸盒1个,里面装一个玩具小狗。

  3.地上画圆圈、梯形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纸盒,把盒盖打开,拿起盒子使幼儿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来,放在纸盒的'旁边,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外面。告诉幼儿纸盒里也叫纸盒内。幼儿跟着说:小狗在盒子(外)面。

  2.出示盘子和杯子,盘子里摆4个杯子,盘子外面摆3个杯子,让幼儿说出盘子里外各有几个杯子。

  3.指地上的圆圈,向幼儿解释,圆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圆内、圆外和圆上。请5、6、7个幼儿分别站到圆内、圆外和圆上,让幼儿说出圆内、圆外和圆上各有几个人。注意说出里外。按口令,幼儿站到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让幼儿说出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各有几个人。

  4.关上房门,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在房子里面玩,让3个幼儿站到外面,启发幼儿说出房子外面有3个小朋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发现硬泥和软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征。

  2、通过幼儿的探索与尝试,能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

  活动准备:

  生泥、熟泥、水、汽车、恐龙,水果等模型和图片、火柴棍、高粱杆皮、玉米皮花生壳等辅助材料、小围裙、小套袖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件小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幼:想

  师:出示泥做的各种水果,小朋友看,这些小礼物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用泥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想

  师:那在玩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围裙和小套袖

  二、幼儿自由选择泥块玩泥

  1、鼓励幼儿尝试泥的玩法,引导幼儿探索最基本的玩法,团圆、搓条、压扁。引导幼儿发现,在玩泥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观察要点:

  a、幼儿在玩泥过程中,玩了一会儿后泥会变硬,幼儿是否寻找解决的办法

  b、在发现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时,幼儿是否会选择其他的泥块

  组织幼儿讨论,泥变硬以后,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后,你是怎么做的?把自己好的经验告诉其他小朋友。

  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幼儿总结出,泥变硬后,蘸上点水,泥就会变软。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可以选择摔熟的泥,这样,捏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裂口。

  2、鼓励幼儿继续玩泥,在学习泥工的基本技法后,鼓励幼儿有所创新,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模型和图片来捏自己喜欢的形象

  观察要点:

  a、看幼儿是否有创新的.玩法,出现问题后,幼儿是怎样解决的

  b、在玩泥过程中缺少什么时,是否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利用上投放的辅助材料组织幼儿讨论,刚才你是怎么玩泥的?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三、成功的快乐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么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绍经验。

  2、音乐声中,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评:

  本节活动,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我选择了农村的自然材料――泥巴,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快乐尽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硬泥、软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征。遇到困难能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幼儿园现有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及其潜在教育功能,让幼儿在环境中接受数教育,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从而产生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的情感是本活动的宗旨。本次活动把课堂搬进了大自然,把随处可见的落叶这一自然物作为幼儿练习数数的工具,既节省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又巧妙地发挥了环境中事物的潜在教育功能。通过捡落叶和数落叶的游戏情节,为幼儿创设了一次亲近自然的绝好机会,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既获取知识,又得到情感的熏陶。

  活动目标:

  1.亲近自然,产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2.练习目测数群,尝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8以内的数数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目测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

  方法难点:能较快地目测5以内的数群

  物质准备:学具:标有5、6、7、8点子卡片的布条若干,点子排列如图1;标有5、6、7、8朵花的纸袋若干,如图2。场地:带幼儿到园内落叶较多的大树下

  活动过程:

  一、练习按点子数捡落叶

  1.老师:"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落了一地,好美啊。我们来玩一个捡落叶的游戏吧。(出示带点子卡片的布条)请小朋废看清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就捡几片叶子,再用布条把叶子捆成一捆。"

  2.幼儿自选点卡,目测卡片上的数群,听音乐捡落叶。

  二、检查点卡和树叶的匹配情况讨论:你们怎么知道卡片上有几个点子的?你发现怎么数速度最快?(重点学习"接数"的方法,即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

  三、再次练习按接着数的方法捡落叶鼓励幼儿多次取不同卡片,捡、捆扎树叶,比一比谁捡得又对又快。

  四、给落叶装袋。

  1.出示4只贴花纸袋,请幼儿给纸袋编号(如图2)。

  2.请幼儿将刚才捆扎的树叶,放入与其对应数字的纸袋中。

  延伸活动:请孩子们把落叶带回教室,放在区角继续练习数数,也可进行手工粘贴等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教师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中的落叶进行了数数练习,自然地渗透了环境教育。整个活动以"捡落叶"的游戏形式贯穿始终,趣味性极强。最后的"装袋"游戏既检查了幼儿的数物匹配能力,也让幼儿再次练习了目测数群后接着数的方法。孩子门边听音乐边捡落叶,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从而油然而生一种与自然亲密无问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了解冬天有的动物冬眠,有的仍在户外活动。

  2、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冬天的图片

  2、动物过冬的视频

  3、动物的ppt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冬季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季节,冬天我们是怎么过冬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冷呢?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冬天,有的动物会去冬眠,冬眠是什么呢?冬眠就是小动物到了冬天它就会躲到自己家睡觉,这一觉,就是很长很长时间,也不用吃东西,到春天天气变暖的时候它们才会醒,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冬眠呢?因为有的动物很怕冷,如果它们不去冬眠就会冻死,可有的动物它就不怕冷,到了冬天还在户外活动。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哪些动物冬眠,哪些动物不冬眠。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哪些动物冬天仍在户外活动呢?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吧!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视频里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观看视频。

  4、设疑。激发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其他方式。

  教师:到了冬天,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扔在户外活动,还有的动物用其他方式过冬,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关雨的知识,体验雨中乐趣。

  2、倾听雨声,模仿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3、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荷叶、塑料大蘑菇、小伞、塘瓷脸盆、报纸等。

  2、每人一双雨鞋、一件雨衣。

  3、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若干。

  活动重点

  倾听雨声,模仿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活动难点

  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1、看!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咱们到雨中去玩吧! (请幼儿穿上雨鞋和雨衣一起走出活动室)

  2、体验雨中乐趣

  A、引导幼儿说说雨打在手上、脸上有什么感觉,尝尝雨水是什么滋味的。

  B、请幼儿看看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然后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C、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雨中玩耍。

  D、让幼儿安静地倾听雨打在小伞、蘑菇、塘瓷脸盆、报纸、荷叶等物体上所发出的声音,并自由模仿。

  E、请幼儿分别到大型玩具和屋檐下听一听雨滴的声音,看一看雨打在地上溅起的.水花以及雨水流向下水道的景象。

  3、初步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

  A、提供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让幼儿分别扮演这些动植物,体验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教师可示范扮演花姐姐,说:“我是花姐姐,渴了喝雨水(做喝雨水状)特别舒服,花也开得更大更漂亮。”

  B、请幼儿分别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口吻说出与雨水的关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

  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

  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5、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

  (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反思:

  4—5 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 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 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 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 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 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 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 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 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 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 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 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目的:

  主要让幼儿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并掌握夏天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准备:

  谜语,蚊子的叫声,图片

  过程:

  1,组织幼儿准备活动

  2,引活动内容

  出谜语让幼儿猜,放蚊子的叫声。来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的内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出示图片提问幼儿

  让幼儿通过图片和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师生讨论驱蚊的`方法。请各别幼儿找一找灭蚊的东西。(准备好的相关图片)

  4,小结一下驱蚊,灭蚊的方法和东西。

  5,听传播疾病的蚊子,让幼儿了解蚊子是如何传播疾病和掌握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6,游戏:灭蚊子来结束活动

  延伸:

  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相关蚊子的知识,相互交流增长内容。

  分析: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已有经验和图片来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经过相互讨论和引导来掌握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陀螺的构造,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2、引发幼儿对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发现。

  3、幼儿在了解陀螺构造的基础上自制陀螺,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陀螺若干个;

  2、各种纸片、彩笔、剪刀、圆形瓶盖(供画圆用)、短尺、小木棒、火柴棍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玩具?(出示陀螺)你们玩过什么样的陀螺?

  幼儿争着说自己玩过的陀螺。

  (玩过木陀螺 、玩过铁陀螺 、玩过塑料陀螺和纸陀螺)

  二、基本环节

  1、幼儿分组玩转陀螺,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陀螺的构造以及转动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幼儿讨论:陀螺是用一个纸片和一根小木棒制作成的,涂上颜色的陀螺转动起来后变成了一圈圈色环,很漂亮!

  3、幼儿动手制作陀螺(向幼儿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展示作品,玩自己制作的陀螺。(幼儿玩,教师细心观察)

  幼儿甲:咦,我的陀螺怎么转不起来?

  幼儿乙:我的怎么歪歪斜斜转几下就倒了?

  幼儿丙:我的刚做好的时候就能转,现在有不能转了?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做的'陀螺与老师带来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原因、修改:制作陀螺的纸片太薄;圆孔不在纸片中心;小木棒转轴太长……。)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都懂得了怎样制作陀螺。下面请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陀螺转得又稳又快,并选出转动得时间最长的一个准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转陀螺比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的发现创造,他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会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意图:

  “我有一双小小手”是省编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材中班下册,“我用感官去发现”这一主题中的二级主题内容。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习惯,教育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克服困难,增强责任感,使幼儿养成热爱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双手,体验玩小手游戏的快乐,并在愉快的氛围中用小手大胆表演。

  2.学会保护自己的小手。

  3.能大胆表达,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投影仪、PPT课件、音乐磁带、衣服、动物头饰(贴纸)。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激趣

  师:小朋友,老师说个谜语,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幼:我们猜到了,是我们的双手。

  师:真聪明,猜对了,是我们的一双手。下面,我们作个游戏吧。

  2.拍手游戏,引出课题。

  组织幼儿听《小手拍拍》的音乐,边听边做“拍手操”。

  二、认识小手的基本构造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

  师: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来做动作的?

  幼:我们的小手。

  师:你们的小手可真能干。现在请你们举起自己的.小手给老师看一下。啊,你的小手真白、真干净,来和老师拍拍手吧!

  (2)引导幼儿看自己的小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师:同伴间相互比比看,我们的小手大小是不是一样的。

  幼:不一样,我的大,她的小。

  师:我们的两只小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幼儿相互找小手一样的地方。)

  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每一只手都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还有手指甲、手心和手背。

  2.介绍并了解小手各部位的名称。

  师:向幼儿逐一介绍并说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名称。

  3.引导幼儿看大屏幕课件,师幼共同做手指操(手指宝宝睡觉)

  师幼:同做手指操,让幼儿加深印象,巩固手指名称。

  4.一起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三、了解小手的本领及用途

  师:说说你们自己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幼:吃饭、穿衣、上厕所、做游戏等。

  (1)玩“手指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做你们说:看老师伸出的手指,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师:我说你做:幼儿表演让某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的动作。

  师:你们的小手真是太灵巧了,下面,请你们用灵活的小手来叠一下自己的衣服吧。(看谁叠得又快又好)

  (2)师幼评议,评选优胜者。

  师:示范叠衣服的步骤:衣服要放平整,关上两扇门,两手抱一抱,点点头,弯个腰,衣服叠好了。

  师:大家做的真好,我们的小手真的聪明能干!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看看小手还会表演什么动作?(课件演示)

  ①小手可以表示数字(1—10个数字)

  ②小手还会说话:(动作演示)再见、打电话、真棒……

  师:我们的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投影展示手影动作)

  师:看老师的手变变变,变成了什么?(变成小鸭、小羊、小猫、小白兔等)

  师: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么一起试试吧!

  (鼓励幼儿戴各种动物头饰或贴纸,自由表现,大胆表演)。

  四、活动总结

  师:如果我们没有小手会怎么样?

  幼: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也做不好

  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自己的小手?

  幼: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师:每天擦一些护手霜;不玩刀子等锐器,不玩危险游戏……。

  师: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呢?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小手才会更能干。下面跟着老师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拍手操》吧。

  幼儿随着音乐做《拍手操》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回家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利用晚上的灯光继续玩手影游戏,并想想影子像什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回家后帮父母做一些事情,第二天早上来告诉老师。

  本次活动结合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特点,通过对手的了解和实践活动,让孩子学着用自己的双手去帮助他人,教会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04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落叶》08-17

幼儿园中班动物睡觉科学教案09-25

幼儿园中班教案《气球》科学教案03-0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纸》11-1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浮》11-0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魔术》11-03

《影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0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5篇)07-06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