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24 11:59:5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实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实用7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帮助小动物认路,让幼儿复习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认识。通过看一看、选一选、铺一铺小路,让幼儿自己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并表述出来。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并进行巩固练习。

  活动目标:

  1. 通过看看、说说,体验abcabc或abbabb等的模式,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 大胆观察、发现、操作、培养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示范板三张,每组一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纸,操作纸每人一张、图卡

  2.小动物图片:小兔、小鸟、小猫、小狗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三位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把宝宝们喊出来吧“图形宝宝快出来”。(出示图形让幼儿认识图形)

  二、看一看小路。

  1.出示小兔和一张“圆形、三角形”的示范板。小兔喜欢吃蘑菇,它要走过一条特殊的石头小路,才能到达蘑菇地,请你们仔细看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

  2.出示小鸟和“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示范板。小鸟要去找食物了,它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石头小路呢?

  3.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4.请幼儿说一说小路上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三、选一选小路。

  1.出示两份范板,发现两条路的不同,说出排列的规律。

  2.说说你想帮小猫选择哪一条路吃到小鱼。

  四、铺一铺小路,巩固排列方式。

  1、许多小动物也来了,它们也要走这样一条有规律的小路才能吃到食物。请你选择一种小动物,按照桌子上的图卡标志去帮它们铺一铺小路。

  2、分组活动。人手一份操作纸,铺路之前先想好开始排什么,接着排什么,最后排什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五、展示小路。

  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并用“喊图形宝宝”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课后反思:

  亮点:

  1.整个活动的四个环节比较清晰: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并用喊图形宝宝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看一看小路,第一次用两种图形让幼儿发现规律,在第二次加入一种图形,让幼儿有一个逐步理解的过程,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形的'规则,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来了解铺小路的规律;第三个环节选一选小路,通过帮小猫选择小路吃到小鱼来进一步理解活动中按规律排列的方式;第四个环节铺一铺小路,提高幼儿排列规则的认识,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2.整个活动能关注到个别幼儿,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并适时进行鼓励,让幼儿获得了成功感。

  3.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看得出来孩子们的兴趣非常的高,也非常喜欢这个活动。

  不足:

  1.数学活动中的语言要比较规范性,而在本次活动中的语言比较随意,不够精炼,不够规范。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习短句“咚咚咚,请问这是xxx的家吗?”

  3、 让幼儿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大象、小熊、小羊、小鸭、小老鼠的图片,大老鼠手偶,礼物一份,幼儿礼物、音乐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快看,李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房子)哦,是房子。今天,李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新授故事

  1)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故事先讲到这里)

  2)教师提问

  师:宝宝们大老鼠有没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请两名幼儿说说)我们一起来说说。

  (二) 巩固故事内容

  1)师:宝宝们这是第一间房子(教师指大象的房子),这是谁的家呀?(大象) 大老鼠是怎么敲门问的呀?谁来学一学?哦,大老鼠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小手伸出来,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教师做敲门的动作轻声带领幼儿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大象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学一学?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一起说)

  2)师:这是第二间房子,这是谁的家呀?(小熊,(教师翻图片)大老鼠是怎样敲门问的?(教师做敲门的.动作轻声带领幼儿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熊摇摇头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伸出手来,“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了。”

  3)师:那第三间房子里会是谁呢?(小羊)我们也一起当大老鼠来学一学,伸出小手来,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 小羊摇摇头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第四间房子是谁的家呀?(小鸭子)哦,谁愿意当大老鼠来敲敲门?(你表演得真棒,谁还想来试试?)这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呀?(教师翻图片)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小鸭子是怎么说的?来,伸出手来,不是不是小鸭子的家在里面呢。

  5)大老鼠来到了第五间房子面前,他是怎么敲门的?谁来学一学?这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呀?(是的)(教师翻图片)小老鼠是怎样说的?是的是的。大老鼠终于找打了小老鼠,他们开心的拥抱在一起。你们也来抱一抱吧。

  小结:这个故事小朋友们喜欢吗?大老鼠找小老鼠的时候,表现得真有礼貌,小朋友们是不是也要像大老鼠学习呀!大老鼠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最后终于找的了小老鼠,我们为他鼓鼓掌吧!大老鼠真高兴,他想请小朋友们玩一个找房子的游戏,你们想玩吗?(想)

  (三)游戏

  师:下面请小朋友吧小眼睛蒙起来, 不许偷看啊!(把小熊的房子藏起来)小朋友们请把你们的小眼睛眼睁开,仔细的看一看谁的房子不见啦?(小熊的房子。(教师拿开大象的房子))哦,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是不是小熊的家?(咚咚咚,请问是小熊的家吗?(教师翻开图片,同时说,是的是的)(小朋友们真聪明猜对了)好,这次王老师要加大难度喽,请把小眼睛蒙起来,不去偷看哦!(把小羊的房子藏起来)小朋友们请把眼睛睁开,仔细的看一看谁的房子不见啦呀?(小羊的房子,我们一起来敲敲门,看看是不是小羊的家?(咚咚咚,请问这是小熊的家吗?(教师翻开图片,同时说,是的是的)(小朋友们真棒,又猜对了,给自己拍拍手吧)好,我们再来玩一次,快,把小眼睛蒙起来,不能偷看哦!(把小老鼠的房子藏起来) 小朋友们请把你们的小眼睛眼睁开,睁大你们的小眼睛仔细的看一看谁的房子不见啦?(小老鼠)哦,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咚咚咚,请问是小老鼠的家吗?(教师翻开图片,同时说,是的是的)(宝宝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又猜对了,你们也找到了小老鼠,,给自己拍拍手吧)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老鼠要找小老鼠到底干什么吗?倾听我继续把故事讲完, 大老鼠见到小老鼠后,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礼物送给小老鼠(教师拿出礼物打开问幼儿,这是什么呀?(蛋糕)),他对小老鼠说:“祝你生日快乐”,哦,原来今天是小老鼠的生日呀,我们一起唱支生日歌送给小老鼠好不好?(音乐响起)小老鼠收到了大老鼠送给他的蛋糕,和小朋友们送给他的生日歌,他可开心了,他说:“谢谢大老鼠,谢谢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去分享小老鼠的生日蛋糕吧,给客人老师再见!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用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拼成的房子三间,三种图形片(数量和幼儿人数相等)。

  2、小白兔头饰一个,魔术箱一个里面装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形拼画,激发幼儿兴趣,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老师带上小白兔头饰扮演小白兔和幼儿打招呼,然后以小白兔的口吻

  请小朋友参观自己家的房子。

  2、出示用图形拼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房顶、房身和窗户分别是怎么形状。

  教师:小兔子的房子漂亮吗?它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二、创设情境,复习巩固对标记的认识。

  (再出示两间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其标记。

  教师:这三间房子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房子上有什么标记?

  三、游戏“变魔术”,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小兔子和小朋友完变魔术的游戏:小朋友随便说一个图形的'名称小白兔就能从魔术箱中变出来。

  2、变换游戏方式:(教师课前把颜色、大小不一的三种形状片片放置在幼儿桌上)小白兔随便说一个图形的名称,小朋友们就变出来。(请几名幼儿上前变魔术)

  四、送图形回家。

  教师:图形宝宝玩得有点累了,它想回家了,你们愿意送它们回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观察三个不同的标记。

  教师:它们的家就在这里,三角形标记里就住着三角形宝宝,正方形标记的家就住着正方形宝宝,圆形标记就住着圆形宝宝。请你们来送它们回家吧。

  检查幼儿操作结果并进行点评。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感知体验拥抱的温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与他人亲近的动作。

  2. 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仿编歌曲《碰一碰》。

  3. 听到琴声的指令能较快地找到同伴,体验与同伴友好亲近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 故事磁带《请你抱抱我》。

  2.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 泡沫垫子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 通过游戏《抱一抱》,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小朋友好!(老师好!)小朋友真有礼貌,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真想抱抱你们.你们想抱抱老师吗?来,我们一起来抱一抱!

  (2)师生互相拥抱后,每人找一块垫子坐下来。

  2.老师讲述故事《请你抱抱我》,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1)教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还有谁喜欢跟人抱抱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请你抱抱我》,听一听故事里谁想跟别人抱抱呢?

  (2)教师讲述故事.

  3.通过讨论,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谁喜欢和人抱抱?

  (2)刺猬和谁抱抱的?别人有没有抱抱它呢?

  (3)后来,谁和他抱一抱的?

  4.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播放录音故事《请你抱抱我》,让幼儿边看书倾听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刺猬想和别人抱抱,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想跟刺猬抱抱呢?

  (2)你喜欢跟别人抱抱吗?你想跟什么人抱抱?和别人抱抱心里有什么感觉?

  (3)你是怎样抱别人的呢?

  5.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与他人亲近的动作,并用语言表达.

  (1)教师:小朋友喜欢别人时,除了想抱抱,还想做什么动作呢?

  (2)启发幼儿想出:亲一亲、碰一碰、拉一拉、笑一笑或说一句话。

  6.为歌曲《碰一碰》创编歌词,并在游戏中做出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1)玩游戏"碰一碰".

  教师:小朋友喜欢别人碰一碰,那我们就来玩个游戏"碰一碰".仿编歌词,玩游戏"抱一抱".

  (2)启发幼儿将歌曲中唱"碰一碰"的地方换成"抱一抱".

  四、效果分析:

  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听故事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能很好地注意力集中地听讲故事,在回答老师提问的过程中部分幼儿还是能准确地依据故事内容认真作答。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和同伴、老师、家人抱抱,本次语言活动是以小刺猬想要得到动物朋友的抱抱为情节展开,始终以情感为主线,渲染小刺猬想要和别人抱抱的心情。在倾听故事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想说、愿说、敢说。在帮助动物们想办法表达对于刺猬的喜欢时,拓展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与经验。

  开场老师和幼儿亲密地抱一抱,可以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使幼儿感受到拥抱的快乐,在此间教师随机与幼儿互动,倾听幼儿对于抱抱的生活经验。这一环节为整个活动起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使幼儿了解拥抱是一种情感表达,为引出故事做铺垫。

  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是语言活动中重要的能力培养之一,在理解故事内容的环节中,要注意观察幼儿倾听的能力。讲故事分段进行讲述,并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回忆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在此环节要着重情绪上的渲染,使幼儿感到小刺猬非常喜欢和大家抱抱,和大家做朋友,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通过前一环节中老师与幼儿讨论了和小刺猬做朋友的办法,激发了幼儿亲近动物的情感,在此处教师要用肢体和表情感染幼儿,带动情绪提升到最高潮。幼儿在唱唱、跳跳中体验亲近同伴,与小动物做朋友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各种各样的声音》(小班)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六个一"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生成:

  激发幼儿进一步寻找、发现更多生活中各种各样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

  3、录音机,有"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3、听一听: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

  2、玩一玩:请幼儿自选玩具

  3、说一说:玩具发出的'声音。

  4、看一看: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5、唱一唱:《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6、猜一猜: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

  播放课件"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评析]小班幼儿对声音非常感兴趣,教师抓住幼儿特点,将生活中有声的现象集中在一起,采用多种形式激发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剪窗花技能,发展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2、学习合作组画,感受疏密、高矮、前后排列对比的'美。

  活动准备:

  多色蜡光纸和普通纸、剪刀、胶水、蜡笔、每组一张大白纸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确剪窗花的活动内容。

  2、教师示范:

  (1)把大方纸变成多层三角形。

  (2)找准中心点,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两边剪出“小嘴”、“小洞”、“小缝”。

  3、让幼儿取出白纸练习剪窗花。

  4、幼儿自取蜡光纸剪花朵,提醒幼儿要拿紧中心点。

  5、幼儿围在桌子自由走动粘帖纸花,然后用蜡笔或油画棒添画茎和叶。

  6、展示幼儿作品,可引导幼儿互相评议,从中寻找疏密、上下、对称不对称等表现手法。

  7、幼儿可根据需要修改作品,教师帮幼儿展示作品。

  8、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安静倾听教师、同伴的讲述,学说句式“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3、萌发阅读的兴趣,能大胆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书若干、PPT、电子书、录音

  活动过程:一、观看汇报封面,猜测绘本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小鸭子)小鸭子的名字叫小黄鸭,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

  2、小黄鸭从哪里出来呀?

  3、小黄鸭从蛋里面出来,东张张、西望望,咦!妈妈不见了,那它怎么办呢?(找妈妈)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小黄鸭找妈妈》。

  二、看书第一页,学说句式:“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PPT1:小黄鸭找妈妈一路上会遇到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谁呀?(母鸡妈妈)

  2、 小黄鸭看到鸡妈妈会怎么说?竖起耳朵一起来听听吧!放录音

  3、它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4、鸡妈妈的`宝宝是谁?一起来看看(小鸡)怎么叫的?

  三、幼儿自主看书,理解图书内容,巩固句式“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过渡语:小黄鸭有没有找到妈妈?它还会去找妈妈吗?又会遇到谁?这个秘密就藏着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交代看书要求: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仔细翻看;可以一边看一边学小黄鸭说说;看完后把书放到书袋里。

  2、幼儿自主阅读

  小黄鸭还遇到了谁?是怎么说的?(狗妈妈)

  小黄鸭是狗妈妈的宝宝吗?狗妈妈的宝宝是谁?怎么叫的?学一学

  小羊、小猫、老鼠方法同上。

  最后小黄鸭找到妈妈了吗?我们一起学小黄鸭喊一喊:“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出示PPT,讲述封底内容。

  四、完整讲述

  这个故事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认识教案认识一教案小班11-16

(经典)小班教案07-2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