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29 08:54:0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集合(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绘画气球。

  2、通过故事体验帮助朋友以及与朋友分享的快乐。活动重难点重点:圆形和线条的组合

  难点:封闭的圆并用线条拉到小动物手里头活动准备前期经验:幼儿有画过封闭的圆形和线条的经验

  其他准备:PPT、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胖熊的礼物——引起兴趣,感受气球的特征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说说、讲讲胖熊的礼物,引起幼儿的兴趣,感受气球的特征。)

  出示PPT

  1、今天请了一位胖熊朋友来做客,看看他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一共有几个气球?

  2、以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几个气球。

  小结:胖熊的气球又圆又大、五颜六色,真漂亮!

  二、胖熊吹气球——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绘画气球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操作,引导幼儿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的方式来绘画气球。)

  过渡语:胖熊有很多好朋友,他们也喜欢漂亮的气球,胖熊会分给了哪些朋友呢?

  1、教师示范

  2、提问:小熊是怎样帮小狗吹气球的?

  小结:小熊吹了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吹好了把线条送给了小狗,气球就不会飞走了。

  3、提问:看看,胖熊帮小猫吹气球,气球漏气了吗?飞走了吗?

  小结:气球不仅可以吹得又大又圆,吹时注意千万别漏气,而且牵气球时抓牢绳子,这样气球就不会被吹走。

  4、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绘画气球

  2)引导幼儿画面整洁,线条鱼线条之间要连接住

  三、一起玩气球——体验帮助朋友以及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说说、玩玩的`环节,让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体验帮助朋友以及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1、帮小熊吹好气球了,将你的气球和朋友交换一下,看看朋友的气球吹得怎么样?

  2、听了胖熊的故事,你们喜欢胖熊吗?为什么?

  小结:有好东西要朋友一起分享,这样才会交到越来越多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大声唱歌”,尝试分辨歌声中音色的强弱。

  2.能用肢体动作及相应乐器表现歌中角色声音的变化。

  3.感受歌曲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熟悉一部分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响板、三角铁、沙球、鼓等)

  2.《大声唱歌》音乐;

  3、图片(房子图片、乐器图片、与歌词配套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听歌曲,找相对应的声音角色。

  (1)大家一起来听一首歌,这首歌曲里有很多好听的声音,你都听到什么声音了?我们来学一学。

  说说歌中的角色并模仿它们分别发出的声音。

  (教师将幼儿找到的角色图片贴于黑板上)

  (2)少了谁?我们再来听一听。

  幼儿欣赏歌曲后将没有说到的角色加以补充。(教师帮助将对应的角色图片贴于黑板)

  2、分角色,辨别歌曲里的声音。

  (1)幼儿欣赏音乐后根据歌中角色唱歌大小声音进行归类。

  歌曲中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它们分别住在两个不同的家里,一个是“大声唱歌”的家,一个是“小声唱歌”的家。

  请小朋友将唱歌的图片分别送回它们的家。

  (2)幼儿听着音乐听听、唱唱、学学动物们唱歌,并加以验证。

  小朋友们送得对吗?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3)探索角色唱歌的`节奏型。

  这些好朋友都是怎么唱歌的?唱几声?我们来学一学。

  (4)幼儿分组用动作、声音表现角色大声的和小声唱歌的角色。

  我们小朋友也分别到不同的家里去唱歌吧,你在“大声唱歌”的家里,就要大声唱,你在“小声唱歌”的家里,就要小声唱哦。

  3、乐器一起来唱歌

  (1)听声音,猜乐器。

  教师敲击乐器,小朋友能猜出是什么乐器在唱歌吗?

  (2)个别幼儿探索操作乐器表现声音强弱。

  找一找你想用什么乐器表现大声唱歌?什么乐器适合表现小声唱歌?

  (3)小组合作尝试演奏

  你拿的是什么乐器,就站到它的唱歌家里。

  (4)集体合作用乐器表现歌曲“大声唱歌”。

  我们一起来唱唱歌。

小班教案 篇3

  练习“走”的游戏

  游戏名称:“小老鼠过河”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提高排队走能力。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15米的`平行线当作“小河”幼儿每人一个布绳。

  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组成路纵队“站在”平行线一侧。2教师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每人腰系一根布绳(留长一端作为老鼠的尾巴)扮演小老鼠。3游戏前除排头小老鼠外,其余小老鼠依次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4游戏时,当小老鼠听到老鼠妈妈说:“小老鼠,我们排队出去玩吧”时,小老鼠一个跟着一个走向“河对岸”(另一侧的平行线)5游戏可重复进行。

  游戏建议:

  1初学者为保证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要求幼儿一定要拉住前面幼儿腰间的绳子,且走路时不要太快。

  2待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让幼儿不抓绳子,一个跟着一个走,并提醒幼儿走路时抬头,挺胸。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活动准备:

  搜集或自编儿歌,诗歌。

  活动过程:

  ㈠情景表演诗歌的内容。

  ㈡教师示范性朗诵诗歌。

  ㈢教师带幼儿学习朗诵3~4遍。

  ㈣谈话

  1、小朋友为什么要打针?

  2、小朋友打针应该怎么做?

  ㈤打预防针之前再朗诵诗歌,提醒幼儿控制自己情绪。

  ㈥幼儿打针时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表现,并对打针不哭的幼儿给予奖励,如红花、红旗之类。

  建议:与医务室配合,在注射预防针之前学习诗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诗歌: 打针不哭病好了

  小猫着急喵喵喵, 小猫喵喵拍拍它。

  小狗着急汪汪汪, 小狗汪汪没办法。

  “娃娃”发烧生病了,我抱它去找医生。

  吃药,睡觉还不好,打针不哭病好拉!

小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进一步让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及同伴。

  2.初步培养幼儿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图书角的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朋友;手工区共同制作好朋友树时准备卡纸/海绵纸;游戏区玩点兵点将游戏;娃娃家开展招待好朋友游戏。

  活动过程:

  一、找朋友。

  1、幼儿园里真快乐,我们小朋友已经在一起有几个月了,一定交了很多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都有哪些好朋友。

  2、介绍朋友:

  ①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和谁是好朋友,他叫什么名字?(请能力相对较弱、胆小的幼儿)

  ②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他有什么本领吗?(请能力一般的幼儿)

  ③让大家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请你先说说好朋友的特征:男孩还是女孩?头发怎么样的?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他的`是哪个小动物?(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好朋友的特征)你为什么会和他成为好朋友呢?(请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

  3、教师小结:原来好朋友会和你一起玩,快快乐乐地做游戏;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会来安慰你,让你感到快乐;当你生病的时候,会惦记着你,盼着早点见到你;当你碰到困难时会来帮助你,互相帮助真快乐!

  二、介绍各个区域。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圣诞节越来越近,孩子们也越来越兴奋,琪琪高兴的对大家说:“我妈妈说到圣诞节时,圣诞老人要送我一件神秘的圣诞礼物。”一听这话孩子们特别兴奋,一个个讨论起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礼物,看到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脸,我想:我们何不也来做一次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做圣诞礼物呢?于是,我们的“圣诞礼物”这一活动也就这样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学习撕、贴、粘、包技巧,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活动能力。

  2、简单了解圣诞节的一些事情。

  3、体验与同伴一起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礼物1——2个。

  2、各种纸盒、双面胶、透明胶、糨糊、各色电光纸、毛线、剪刀、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导入。

  再过几天就是12月25号了,你们知道12月25号是什么节吗?圣诞节还有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2、自编故事《快乐的圣诞节》。

  圣诞节的时候人们会干什么?人们为什么晚上在床头放一只干净的`袜子?圣诞老人是怎么给人们送礼物的?你们想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吗?可是,圣诞老人要准备这么多的圣诞礼物可累了,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帮圣诞老人啊?那我们一起来帮圣诞老人一起准备礼物吧。

  3、幼儿动手制作圣诞礼物。

  要求:(1)看谁制作的礼物很神秘别人不知道。

  (2)把你制作好的礼物穿上毛线挂在我们教室的展板上,等过节的时候你就可以代替圣诞老人把它送给你的好朋友了。(老师负责帮助幼儿把礼物穿上毛线)

  4、幼儿相互欣赏制作的礼物。

  附故事:快乐的圣诞节

  12月25日那天,也就是圣诞节这天,圣诞老人会从很远的地方,坐着雪橇来给所有的小朋友送礼物,人们一到这一天都会早早的睡觉,他们在睡觉之前呢,会在床头放上一只干净的袜子,你们知道为什么放一只干净的袜子吗?因为圣诞老人来的时候,发现屋子里的人还没有睡觉,他就会悄悄的走开;要是屋子里的人睡觉了,他就会悄悄的把礼物的放进干净的袜子里,等你第二天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了。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通过儿歌,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愿意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每天早上是谁送我们上的幼儿园啊?(爸爸妈妈带我去学校)

  2、出示图片,通过儿歌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图片中的小朋友早上做些什么?他们开心吗?

  3、我们到幼儿园门口时我们先干什么的呀?(拿好牌子找名字)

  4、小朋友上幼儿园时开开心心还是哭哭啼啼的'啊?

  (开开心心进教室),见到老师说什么啊?(见到老师问声早)

  5、小朋友们真棒,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还懂礼貌,见到老师会问早。

  6、师幼看着图片一起念儿歌。

  儿歌:《入园歌》

  早晨空气真正好,

  爸爸妈妈带我去学校。

  晨检通道别忘记,

  拿好牌子找名字。

  开开心心进教室,

  见到老师问声早,

  见到同伴说声好。

  幼儿园里真热闹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身体有力气,用力就可以使物体运动。

  2、愿意探索力,能大胆探索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关系。

  3、对有关力的现象感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用力就可以让一些物体动起来。

  2、物质准备:羊角球、刺猬球、飞盘、足球、拎的小桶、小车独轮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看见你们很高兴,很想抱抱你们,选1~2个幼儿抱一抱。

  提问:老师有没有抱起来?老师是怎么把她抱起来的?(用力)

  老师身体的哪个地方用力了?(手用力了)

  2、试一试:谁的力气大,激发活动的兴趣。

  实践活动一、分组活动并讲解活动规则。

  教师(出示玩具)宝宝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玩具,你们想不想玩啊?请宝宝们上来玩一玩吧。

  玩后提问:你玩的什么玩具?你是怎么把它玩起来的?你的身体哪个地方用力了?

  二、再次探索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二:体验自己用力大小与物体的关系。

  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东西,刺猬球、小车、轮胎等。

  请你们去试一试,让它们动起来,想一想,你的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劲?

  (请个别幼儿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探索)并加强个别辅导,

  “你是怎么让轮胎动起来的?”(推的)“身体的什么地方用力的?”(膀子)“用了力就怎么样了?”(轮胎就滚动了)

  1、引导幼儿认识对不同的物体要用身体不同部位的力。

  师:踢球的时候什么地方在用力?(小脚在用力)

  我们玩球的时候想把球踢远,脚踢的时候就要怎样?(用力踢)

  如果想踢得近一点呢?(轻轻踢,少用点力)

  师:拎小桶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力?(手、胳膊、肩膀)

  如果你想拎起重的东西,用的力气应该怎样?拎起轻的东西呢?(用力大,就能拎起重的东西,用力小,只能拎起轻的.东西)

  师:当你在推小车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要用力?(手和脚都要用力)

  要想让小车跑得快,用力就应怎样?(用力就要大)跑得慢呢?(用力就小)

  2、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我们用力就能使物体动起来。物体动的快、慢、远、近都和我们用力的大小有关系。

  三、游戏活动:《大皮球》

  幼儿两两做游戏,当唱到拍的轻的时候,扮大皮球的幼儿轻轻地跳起来,唱到拍的重的时候,幼儿跳高一点,游戏进行2—3遍。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背景

  散步时一个大箱子挡住了去路,我不急着搬走,想看看孩子们怎么处理。孩子一个一个的跳过去,有一个孩子被拌倒了,后面的一个孩子就用力的推,可怎么推也推不动,几个孩子就一起推才行,为了让孩子们更深的认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我选择这节课来上。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提高学习儿歌的兴趣。

  2、 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难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蚂蚁头饰、布置三个蚂蚁洞、三个大球。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小蚂蚁,在自制的“家”里聊天。师:看,外面有什么?我们蚂蚁最喜欢吃豆了,我们把他搬进洞里吧!谁愿意去搬?(请一幼儿去搬豆)

  2、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一只蚂蚁搬不动豆,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让大家一起去搬)

  3、 分享收获

  二、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讨论:一只蚂蚁去搬豆,它搬得动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搬得动?

  1、 为什么许多蚂蚁就能把豆抬起来呢?

  2、 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蚂蚁搬豆的事。(老师有表情到朗诵儿歌两遍)

  3、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幼儿分句学念儿歌并做相应动作。

  三、儿歌表演

  (请一组幼儿来表演,其他幼儿边看表演边朗诵儿歌)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探究周围世界的途径。 我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幼儿游戏中探索如何搬豆,使幼儿获得亲身体验,由于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最后让全体幼儿参与儿歌表演,不但巩固了所学儿歌,有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巩固学过的汉字。

  2、增强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3、 认识汉字“牙刷”、“用”、“谁”。

  活动准备:

  1、 准备已学过的各种字卡,诗歌范文,新字卡:“牙刷”、“用”、“谁”。

  2、儿歌磁带。

  3、牙刷,图片

  活动过程:

  1、复习已学过的各种字卡。

  2、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娃娃为什么要这样做?

  3、认识汉字“牙刷”、“用”、“谁”。

  4、拿出牙刷,找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怎样刷牙。

  5、游戏:《小动物真爱玩》

  把字卡出示在黑板上,教师边说儿歌:"小X小X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Y字宝宝跑回来"边轻轻的'摸某几个幼儿的头,这几名幼儿就跑到黑板前,摸摸这个字宝宝并学着这个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回到座位。

  6、复习活动。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教案【经典】12-20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9-19

小班教案(精选)09-28

[经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经典)09-24

(精选)小班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