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25 08:02:4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大全(6篇)

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欣赏绘画作品,愿意介绍自己喜欢的画面。

  2、初步养成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欣赏绘画作品的习惯,有参加绘画活动的愿望。

  准备:

  1、有意识的选择大班幼儿绘画作品若干副,并布置成展板。

  2、桌面铺上大白纸,放一些蜡笔。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为了欢迎小朋友,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礼物,看看是什么?

  ——引导幼儿关注展板上的'绘画作品。

  ——教师介绍绘画作品,让幼儿知道这些都是用不同工具和材料画成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内容。

  ——哥哥姐姐的话中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总结:哥哥姐姐的画中画了我们平时见过的东西:有房子、太阳、轮船、小动物……他们有的在锻炼,有的在游戏……另外,哥哥姐姐还画了我们平时没有见过的东西:未来的房子、海底世界、神秘的太空……

  3、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色彩。

  ——哥哥姐姐的画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找一找你喜欢的颜色。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些画里颜色真多,有红色的太阳、绿色的草坪、蓝色的海洋……画面的每个地方都涂上了美丽的颜色,这些画看上去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

  4、幼儿在自由绘画中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欣赏了哥哥姐姐的画,好看吗?现在,老师在你们桌上也摆上了纸和笔,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上面画一画,一起布置美工角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比较中区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环境创设

  老鼠画猫图片一张

  幼儿操作教具、油画棒人手一份

  重点与难点

  区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

  1、图中画的是什么?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

  2、老鼠肚子饿了,它找到1支笔,一口咬住了,铅笔对它说:“你别咬我,让我画一副画。”

  二、演示活动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作画:

  1、铅笔先画了个扁扁的圆形,它是什么形状的?

  2、铅笔再画了一个上窄下宽的图形,看看像什么图形?

  3、现在铅笔画的是什么图形?

  4、看看,还画了些什么图形?

  5、铅笔画出的像谁呀?——猫,老鼠吓得逃跑了。

  6、数一数猫是由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

  三、涂色活动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分别涂上不同颜色。

  价值分析:

  在拟人化的.演示比较中区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画画、猜猜中,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的认识。

  在涂色活动中体验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区别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大胆猜想并表达,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在听听、讲讲、找找中掌握每种动物的叫声及喜爱的食物,借助儿歌进行大胆表达。

  3、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小老虎请客》PPT。

  2、儿歌《小老虎请客》教学图谱。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和各种食物图片。

  4、认识标记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听声音猜动物

  1、观看PPT课件——《小老虎请客》

  问:瞧!谁来了?(小老虎)小老虎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们来问问它吧!

  2、创设小老虎请客情境幼(师):"小老虎,你好,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开心?

  小老虎:"大家好,我是小老虎,今天我过生日,请来了许多小动物。听!它们来啦!"(此环节设计原因:幼儿能主动将自己的疑问,大胆提出来,并尝试用一些礼貌用语,久而久之成为习惯)。

  小结:哦,原来小老虎要过生日请客呢!

  3、听声音,猜动物提问:第一位客人会是谁?(小黄狗)(小黄狗,汪汪汪)(以此类推,引出小花猫、小山羊和小小鸡)(分析:此环节是让幼儿分辨生活中小动物的叫声,然后激发幼儿模仿小动物叫声的兴趣,学说"什么动物,怎么叫?"的句式。)

  二、在情境中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1、分句学习儿歌师:瞧!小老虎请来了这么多小客人,它还给小客人准备了好吃的食物。

  问:有什么呢?(有……有……有……还有……)(有……有……有……还有……幼儿学会说完整的一句话)。

  师:帮小老虎请小动物吃它们最喜欢的食物。

  提问: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我们把它连起来说一说。

  (分析:平时生活中,特别是小班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能完整、清楚地表达,就像这首儿歌,教师刚开始的提问,幼儿回答的都只会是"两个、三个字",通过图示,让幼儿学说完整地一句话)。

  (以此类推,提问小花猫、小山羊和小小鸡)(分析:由于小班幼儿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幼儿在这一环节还无法完整地回答,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句式,并完整地把儿歌说出来。)

  2、完整学习儿歌

  (1)看图谱,学习儿歌师:小朋友真能干,不仅让小动物吃到了自己最爱吃的食物,而且还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读一读自己编的儿歌。

  (2)边说儿歌,边表演(分析:因为前面部分已经有了很好的铺垫,让幼儿完整说出儿歌应该比较容易,此环节也是为了进一步让幼儿学会看图说儿歌,从而发现儿歌的特点,也好为后面分组操作、幼儿创编做好铺垫。)

  3、创编儿歌师:小花猫还没吃饱,它还喜欢吃什么?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三、分组操作师:又有客人来了,我们帮小老虎去招待它们吧!

  (请小朋友找找与动物或食物相对应的朋友)(分析:最后一环节是让幼儿自选小动物,给小动物找到它爱吃的食物,完成操作卡后,根据操作卡上的提示创编儿歌;幼儿将自编的新儿歌,讲给同伴或客人老师听一听。)

  四、结束活动师:小动物都吃饱了,我们带小动物出去散散步吧!

  附儿歌:小老虎请客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活动反思: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一点也更好地在我们班孩子身上体现的较为突出。所以我利用孩子这一天性设计了这个语言活动《小老虎请客》。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小老虎请客整个活动以PPT的形式呈现,当孩子们听到小动物的叫声、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兴致一下提高了,因此整个活动孩子们很投入。在活动每个环节的设计中,也加入了我的一些思考。

  环节一:听声音猜动物根据幼儿经验,播放日常生活中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声音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我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想通过猜一猜的方式,自然地让幼儿说出儿歌里的话。帮助后面学习儿歌作铺垫。

  环节二:在情境中引导幼儿大胆讲述1、分句学习儿歌看到PPT里出现小老虎给客人准备的食物,孩子们马上就能说出来,为了让幼儿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我给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这样的句式,学会完整表达。

  在第一个小动物提问它喜欢吃什么,我用了儿歌里的话来提问幼儿。第二、第三个小动物出现都用不同的方式,教师提问越来越简单,幼儿说的更多。当第四个小动物出现,直接让幼儿来问,幼儿来回答了。

  2、完整学习儿歌有了上面的铺垫,幼儿根据图谱提示说出儿歌中的话,知道儿歌的句式,学会仿编。出示儿歌的四句图谱,幼儿已经能够根据图谱自己说出儿歌了。幼儿掌握情况较好。

  3、创编儿歌这个活动教学目的不只是学习儿歌,而是通过学习儿歌,掌握一些学习儿歌、创编儿歌的方法。能根据图谱将许多小动物都能按这样的句式说出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环节三:分组操作通过找一找、做一做、说一说的方法来完成,活动不仅要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善于思考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最后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大胆说一说,如:跟客人老师说一说,跟同伴说一说,同伴和同伴之间交换图谱再说一说。通过多种形式,充分给幼儿说的空间。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我发现有的时候小朋友看见老师摆放在柜子上的小动物教具,如:头饰、手偶,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来玩玩,有的还在抱抱、亲亲小动物。从生活中可以看出:幼儿对可爱的小动物会情不自禁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意。渐渐地我又发现幼儿对小动物的特征产生兴趣,为了满足幼儿兴趣,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老虎请客》这个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幼儿能运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叫声和知道其喜欢吃的食物,并借助儿歌形式大胆表达,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儿歌《五官歌》

  2、学习“我用……”的句式,说出五官的用处。

  活动准备:

  布置场景:美丽的公园(有花、树、树上有小鸟,小河、小桥、椅子等)

  活动过程:

  1、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一起到公园里去玩,好吗?

  让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2、公园到了,让我们来看看公园里有些什么呢?(有树、有花、桥、小河等)

  (1)谁来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看见这些东西的呢?(眼睛)我们都有两只眼睛,那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呢?(看东西)对,眼睛能看各种各样的东西。

  看一看,看一看,我用眼睛看东西。(幼儿一起朗诵)

  (2)宝宝们,公园里的花真美,来,我们去闻一闻。(花上事先洒上了香水)

  你闻到了什么?(香味)你是用什么闻到香味的呢?(鼻子)我们都有一个鼻子,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呀?

  闻一闻,闻一闻,我用鼻子闻一闻。(幼儿一起朗诵)

  (3)听是谁在叫啊?(放录音)小鸟是怎样叫的?(叽叽喳喳)你是用什么听到小鸟的叫声的?(耳朵)我们都有两只耳朵,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吗?(听声音)

  我们一起来说:听一听,听一听,我用耳朵听一听。

  (4)今天我们在公园里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好听的声音,到教室里后我们把看到的、听到的说给其他宝宝们听,好吗?那我们用什么来说呢?(嘴巴)我们都有一张嘴,我们的嘴巴会说话,本领可大了。

  谁会把它编到儿歌中呢:说一说,说一说,我用嘴巴说一说。

  3、完整地朗诵儿歌。

  4、在问答游戏中学习儿歌:师朗诵第一句,幼儿朗诵第二句。

  5、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它们的本领真大,它们是我们的宝贝,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不让它们受到伤害呢?

  6、跟客人老师一起玩问答游戏。

  7、时间不早了宝宝们我们开着汽车回家吧。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初步了解人的哪些部位怕痒,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

  3、尝试在玩“找痒痒”游戏中学会简单的.统计。

  二、活动准备:

  知道准备:幼儿对身体的部位有一定认识。

  1、民间儿歌《挠痒痒》

  2、学具:羽毛、毛笔、草、玩具、瓶子、勺子等操作材料每两人一份。

  3、统计表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湘西民间游戏《挠痒痒》儿歌导入。

  儿歌:磨子磨,铲子铲,蚂蚁子抠手板,砍三刀,伸手杆,噶哩哩。

  (1)请一位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游戏,并请幼儿说说其感觉。

  (2)衣所有幼儿玩游戏,重点:自己挠自己痒痒不觉得痒,别人挠了才会痒。

  (3)根据上一发现,请幼儿相互配合玩游戏。

  2、哪些物品挠会痒。

  (1)讨论:除了用手挠会痒,还有什么会让你觉得痒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材料。

  (2)随意取身边的物品进行痒痒尝试。

  并小结柔软的物品最能引起痒的感觉。

  (3)操作活动、游戏。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安全《陌生人》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重难点分析: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二、展开部分1、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2.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3、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4、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三、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经典】12-20

小班教案(经典)09-19

小班教案11-08

(精选)小班教案10-02

(经典)小班教案07-2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精选]11-05

小班教案(精选)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