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21 09:58:0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能自觉少喝饮料,多喝开水。

  活动准备:

  桌面教具(可乐、雪碧、果粒橙、白开水);一盆蔫了的小苗;布置展示栏"多喝水身体好"。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口渴了怎么办?你喝过哪些饮料?

  2、出示饮料和冷开水,讲述故事《比第一》。

  (1)讨论:

  ①故事中有哪些饮料参加比赛?

  ②谁得了第一名?③小朋友听了故事后应该怎么做?

  (2)小结:小朋友应该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3、出示一盆蔫了的小苗,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小苗为什么低下头?

  4、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小朋友少喝水会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如果少喝水,容易流鼻血、嘴唇会干裂,还经常生病。多喝水能让小朋友的`身体更健康。

  5、引导幼儿观看"多喝水身体好"展示栏,鼓励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

  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喝水,提醒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

  2、指导家长在家中为幼儿提供喝水的条件。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球、拍球活动、知道有气的球跳得高、没气的球跳不起来。

  2、观察手动充气工具充气的过程,感知皮球的外表变化。

  3、喜欢参与科学小游戏,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有气的球,尝试拍、滚过球。

  2、物质准备:瘪球三个,手动充气工具一个。

  活动过程:

  1、玩球活动。

  (1)教师(出示瘪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你以前玩过吗?

  (2)请几个幼儿上来玩一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玩的皮球和我们以前玩的皮球有什么不一样?(这个皮球拍不起来)

  2、感受空气。

  (1)今天我们玩的皮球为什么拍不起来呢?(因为它没气了)

  (2)认识充气工具,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体。

  教师出示手动充气工具,让幼儿认识这是给皮球充气的。用手动充气工具,在幼儿的'表面皮肤(脸上、手上)打气,让幼儿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

  3、给皮球充气,感受球逐渐变鼓的过程,知道手动充气的方法。

  (1)教师:我们来给皮球充气吧,气要从哪里才能进去呢?我们来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气孔在哪里。

  (2)教师和个别幼儿用手动充气工具给2只皮球充气,让幼儿幼儿双手捧着皮球,感知皮球渐渐鼓起来的过程。

  4、幼儿玩球,感受充足气体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师:现在充满气的皮球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呀?(现在的有气,能跳起来;刚才的没气球跳不起来。)

  (2)教师:现在皮球有气了,可是皮球宝宝跳得很低,谁有办法能让皮球宝宝跳得高一点?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得出结论:气的多少与球的弹跳高度有关,气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5、游戏:比一比,谁的皮球跳得高?

  教师把皮球都放掉气,幼儿来给它充气,然后拍皮球。比一比,谁的皮球跳得最高?

  游戏可进行3—4遍。

  小百科:皮球是一种有弹性的空心球,多用橡胶制成。一般为小孩玩的玩具。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有一定的判断和模仿能力

  3.懂得一起游戏时不碰撞、不拥挤。

  活动准备:

  小兔、小鸭、小猫、小鸡头饰若干,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宝宝们,今天老师邀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看,都来了谁呀?”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请幼儿说动物名称及动物怎么叫的、怎么走路的?

  (2)跟随老师四散地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走、跑、跳。

  2、游戏

  (1)幼儿分成二组,一组幼儿做找动物的人,另一组幼儿带上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

  (2)游戏开始,老师说:“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小动物去藏起来”,这时扮演小动物的'孩子迅速将自己藏到场地上有物体遮挡的地方。然后老师说:“小动物藏好了,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幼儿每人找一个小动物,找到后和小动物一起模仿其的小动物的走路动作回到老师的身旁,并能用语言讲述出,在什么地方找到了xx小动物。

  (3)两组幼儿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4)小结:表扬藏、找守纪律及模仿动作做得好的孩子。

  3、放松活动

  小动物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非常高兴,大家一起跟随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一起跳舞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6以内的实物,说出总数。

  2、能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会用圆点或圆圈表示数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的数学”,勾线笔,用于表示数量的圆片。

  每个幼儿带一张全家福照片,教师也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活动重点:

  学习手口一致点数6以内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

  能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会用圆圈表示数量。

  活动过程:

  1、观察全家福照片

  教师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照片上有谁?

  数数、说说有几个人?

  教师示范用圆片表示。

  2、幼儿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谁能告诉我照片上有谁?

  照片上有几个人?

  请用圆片表示。

  先集体再请个别幼儿介绍并操作给大家看。

  集体纠正操作不对的幼儿。

  3、幼儿操作联系“我的.数学” 中的“全家福”

  教师示范怎样完成操作

  请幼儿数数,每个相框里有几口人?在下面的方框里画上相应的圆圈。

  4、教师、家长一同检查幼儿的作业。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探索水果里面的秘密。

  2.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若干、水果刀一把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出示各种水果,用摸摸、看看等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

  小结:西瓜圆圆的,表皮是光滑的;猕猴桃椭圆形的,表皮是毛毛的;草莓一头大一头小,表皮是粗糙的。

  2.探索发现

  (1)教师提问:水果里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用水果刀切开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3.连线配对

  (1)出示操作材料,幼儿找各种水果的'横切面,并用线连起来。

  (2)交流分享。

  活动生成及建议

  可以将活动中切开来的水果放在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沾上颜料在纸上印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