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26 07:54:04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纽扣的用途,萌发对美的兴趣。

  2.使幼儿知道各种纽扣的异同,知道纽扣是多种多样的。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4.鼓励幼儿大胆设计独特的纽扣,培养挑战精神。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穿一件有纽扣的衣服。

  2.每组一盘纽扣。(大小、颜色、形状各不相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纽扣的异同点:幼儿自由观察和讲述,并说出看到的纽扣有哪些颜色的,(红、绿、黄、蓝、黑……)有哪些形状的,大小怎样,是否所有的纽扣都有洞。

  2.了解纽扣的用途:纽扣能把衣服扣好,能使衣服变得更漂亮,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纽扣配衬。让幼儿自己练习穿、脱衣服,自己扣纽扣。

  3.纽扣有各种各样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都有不同。你能设计或者画出一些更漂亮的更有用的纽扣吗? (让幼儿自己设计纽扣)

  各领域渗透

  科学:用纽扣计数,按颜色和形状将纽扣分类。

  生活中渗透:教会幼儿自己扣纽扣,练习穿、脱衣服。

  环境中渗透:布置一个纽扣展示会。

  家庭中渗透:让幼儿在家练习自己扣纽扣。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意识。

  2、让幼儿明白打骂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为,要做个乖小孩。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儿歌:《不打架》 小刚不小心, 踩了我一下。 我不把他骂, 也不把他打。 打骂都不好, 不是乖娃娃。

  2、图片:打架情形的图片一张、打架之后受伤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打架情形的图片一张,并提问。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在干嘛呢?为什么?

  幼:在打架

  2、教师示图片:打架之后受伤的'图片一张,并提问。

  师:打架了身体会怎么样?

  幼:受伤.....

  师:所以小朋友之间有什么矛盾都不能干什么呀?

  幼:不能打架

  师:不小心踩到了别人要说什么?

  幼:要说:对不起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仔细倾听儿歌内容,教师朗诵儿歌:《不打架》

  师:儿歌里有谁?

  幼:小刚

  师:小刚干什么了?

  幼:不小心踩了我一下

  师:儿歌里的我有没有打他骂他?

  幼:没有,打骂都不是乖娃娃

  2、师幼共同朗读儿歌,并感受儿歌内容且明白打骂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为。

  师:小朋友们接下来让老师来带读你们跟读,好吗?

  幼:好

  师小结:打骂都是不友好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会打架的小朋友,所以小朋友们要做个乖娃娃,不打架、骂。

  三、结束部分:

  情境表演《不打架》:两个小朋友在玩耍时有个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另一个小朋友一脚。

  教师在旁边引导幼儿,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根据我班幼儿表现欲望较强的特点。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丰富词汇“神气、乐滋滋”。

  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并表演故事。

  活动难点:

  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活动准备:

  1.大白鹅、小鸡、小鸭的头饰。

  2.让幼儿先认识鹅大哥,了解鹅的基本特征,练习鹅的走路姿势。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扮演小动物入场

  二、猜想:

  1.师出示一只大白鹅,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它是谁吗?谁来说一说大白鹅长什么样子呢?

  这只大白鹅长得很漂亮,它可神气了,可是后来有一天它却变成了一只大黑鹅?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猜想)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它是怎么样变成一只大黑鹅的呢?这个秘密藏在一个好听的故事里,小朋友想不想听呢?

  三、新授故事

  1.师讲述故事。

  2.师问: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鹅大哥出门走到了哪里?

  鹅大哥看见自己的的倒影心里怎么样?它是怎么说的?(理解乐滋滋)

  “鹅大哥大步往前走,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为什么这只大白鹅变成了大黑鹅呢?出示字卡“神气”。

  谁能来学一学神气的样子。

  3.出示桌面教具,师边讲述故事《鹅大哥出门》边操作桌面教具,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

  四、分角色游戏

  让幼儿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会复述故事,在情境中体验。

  五、请幼儿戴上头饰一起上台音乐表演出场。

  六、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更锻炼了能力。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在教学中,我采取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等这些问题能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用拖拉玩具进行绕障走。

  2、提高空间方位知觉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拖拉玩具,大积木,小椅子,独木桥,场地各种障碍。

  活动过程:

  1、自主练习

  每一个人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外面走走

  幼儿手拿一个拖拉玩具向前四散走,提醒相互不碰撞幼儿手拿一个拖拉玩具自由绕障碍来回的走.

  幼儿手拿一个拖拉玩具一个跟一个走,不踩到前面的玩具.

  幼儿手拿一个拖拉玩具倒着走,再反过来向前走.

  2、听信号走

  听教师的'信号,交换不同的方式走

  分组听取教师的信号, 交换不同的方式,

  交流走的不同的方式。

  3、游戏巩固

  幼儿分成六队,每队幼儿拖拉玩具依次轮流绕过障碍, 走过独木桥.

  幼儿随着音乐,拉着玩具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初步根据经验选择餐具的基础上按照大小标准对物体进行匹配。

  2、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捏橡皮泥,以准备“饭菜”。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炒小菜》,录音机。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萌发参加活动的积极兴趣。

  1、边欣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

  2、回忆已有生活经验。

  师:“炒小菜”的游戏玩得开心吗?

  师:那在家里是谁给我们炒小菜呢?炒好小菜跟谁一起吃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二、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做准备。

  1、观察餐垫。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今天有谁来到幼儿园跟我们一起吃饭。

  2、观察碗。

  师:哎呀,你们听,爸爸、妈妈还有宝宝的肚子都已经饿得咕噜咕噜叫了。

  师:我们来做主人,为他们准备饭菜好不好?

  师:要盛饭盛菜,需要有什么呀?

  三、自由选餐具,体验一一对应。

  1、根据大小标准选择碗。

  师:这里有这么多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大小)

  师:那么就请小朋友分别为爸爸、妈妈还有宝宝选一只碗,在选的时候看看谁的个头大、谁的个头小,然后给他们选相应大小的碗,并把你选择的.碗放在相应的照片下面。

  2、交流选择、摆放的经验。

  师:碗都选好了吗?

  师:最大(最小)的碗在哪里,用手指一指。你把最大(最小)的碗送给谁了?

  师:请小朋友数一数你一共选了几只碗?

  3、幼儿自选勺子,并对应地摆在碗里。

  师:光有碗就可以吃了吗?吃饭时除了碗还要用到什么呢?那三个人吃饭需要用几把勺子呢?

  师:就请小朋友们给每只碗都配一把勺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这只碗和这把勺子做好朋友。

  四、自主选择材料做“饭菜”。

  1、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纸张等材料做“饭菜”。

  师:也有碗了,也有勺了,终于到了炒小菜的时候了。小朋友们现在就象一个个小厨师,请你选择桌子上的材料来做饭菜,并把做好的饭菜放到三个碗里面。

  2、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及制作情况,鼓励幼儿尝试选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种“饭菜”。

  3、鼓励幼儿用语言跟“爸爸”、“妈妈”以及“宝宝”交流,学说:“某某,我请你吃——”

  五、以“饭后散步”的情景结束活动。

  师:哇,小朋友做的饭菜可真香呀,肚子吃得好饱哦,该出去散散步了。(湖塘中心幼儿园 刘瑞)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经典]小班教案10-21

(精选)小班教案10-05

[精选]小班教案10-08

【精选】小班教案10-09

小班教案(经典)09-24

(精选)小班教案10-02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经典)09-19

小班教案【经典】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