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27 08:04:0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班教案(荐)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开门、盖上各种瓶盖的方法。

  2.体验探索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开启方法不同的瓶子若干,如旋转的、按压的、拉开的、按下后再旋的等。每个瓶中装一颗小星星,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教师出示一个装饰成“瓶子娃娃”的透明塑料瓶,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提出伺题:“我是‘瓶子娃娃’,我的肚子里装着一颗漂亮的星星,怎样才能拿到它?”

  2.引导幼儿自由讨论,请他们说说自己取出星星的方法。

  幼儿1:把它倒出来。

  幼儿2:把瓶盖打开。

  幼儿3:把瓶子摔破。

  幼儿4:用剪刀剪开。

  幼儿取星星的办法表明他们的思维是多元的,并不局限于“打开瓶盖”这种常规思维。所以在后面的环节中,我也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不同的方法,只要能取出星星就成。

  3.幼儿分组自由操作,尝试取星星的各种方法。教师鼓励幼儿选择打开方法不同或打开难度不同的瓶子尝试,看谁得到的星星多。

  幼儿1――在重复中发现规律。旋转是打开瓶盖最常见的方法,幼儿1就使用了旋转的方法,他很快就打开第一个瓶盖,成功地拿到了星星。第二次,他想继续使用同样的'方法打开瓶盖,结果却碰到了麻烦,这一次,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把瓶盖打开――原来是搞错了旋转的方向。连续几个瓶子试下来,他终于发现了一个规律――旋开瓶盖时一般都要用逆时针。

  幼儿2――通过不断试验自主解决问题。幼儿2拿到的是玻璃小药瓶,上面是橡胶的压入式盖子。刚开始,她试着去拉盖子,可盖子很紧,拉不下来。于是,她就将瓶子往地上扔,也许是经验告诉她玻璃会摔碎,可是瓶子小,瓶身厚,扔了几次仍然没有成功。很快,她又想出一个办法――指甲抠,结果,指甲也抠不开。她又叫了个好朋友,想一人拉盖子一人拉瓶身把瓶盖拉出米,可是瓶身太小手握不紧,还是没行成功。可是,突然她好像顿悟了,将瓶子放进嘴里,刚牙齿咬住瓶盖,于用劲一拉――瓶盖终于成功地打开了!她兴奋而得意地说“老师,我厉害吧!我的牙齿可能干了。”

  幼儿3――发现了瓶盖以外的秘密。幼儿3拿到的是个奶瓶,他旋开瓶盖后发现奶嘴和盖子是分开的,便对瓶盖上的剪5嘴发生了兴趣,开始玩起了奶嘴。在捏捏压压的过程中,发现了橡胶奶嘴上有个―十字形的口,用力一捏,口就张开了,他就将奶嘴放在嘴里吸,一边开心地吸一边喜滋滋地告诉我,他知道小弟弟是怎么喝到牛奶的了。

  幼儿4――借自己的经验解决了问题。幼儿4拿到的是个啤酒瓶,起初他用手掰了一会儿瓶盖,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从篮子里拿出启子,试了几次终于把瓶盖打开了。

  幼儿5――通过模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5拿到的是一个需要压下后再旋转才能打开的瓶盖。他也是使用旋转的方式,但盖子只是打转,就是开不了。幼儿的经验里一般只有旋和拔这两种开盖的法,需要压下去再旋的瓶盖幼儿见得不多,所以要打开这种瓶盖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他身边悄悄坐下,拿起一个瓶子也像第一次开一样,边操作边自言自语:“旋了这么久了怎么还是不行?压压看呢?也不行。”我看到了幼儿正十分认真地注视着我的动作。“我压下去:再旋旋看。”我放慢速度边压边旋,“可以丁!”整个过程我没有和他交流,只是“专心”地操作。见我拿出了星星。他像是受到了鼓励和启发,又开始重新尝试,经过几次失败后,最后终于成功地拿出了星星:他兴奋极了,如获至宝似地将星尾在每个朋友面前炫耀,开心地说:“看,我拿来了!”

  4.比一比,说一说,自由交流自己的方法,数数自己拿到几颗星。通过交流,让幼儿对自己在操作中获得的经验作一回忆与总结,不同幼儿的不同经验可互相启迪、相互补充,丰富和扩充幼儿的间接经验。

  5.让幼儿将星星放入瓶中,再盖上盖子。有了前面开盖的经验,幼儿完成盖盖子的任务相对容易多了。

  活动延伸

  1.展示有盖子的瓶子和没打盖子的花瓶等,让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瓶子有盖子,行的瓶子不需要盖子?

  2.玩“瓶子宝宝找朋友”的游戏,将瓶子和盖子分别放在两个篮中,幼儿给瓶子找到正确的盖子,并盖好。如果幼儿完成时有难度,则在瓶盖上贴上点子、图案或颜色等标志,幼儿找与之相应的瓶身。

  3.用不同的瓶盖作印章画。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任务明确的问题解决型活动,围绕打开瓶子这个目标,孩子们或利用已有经验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或根据自己的假设大胆尝试,或借助老师的暗示主动学习并实践。不管他们的办法是否成功,每个幼儿都在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认真试验、不断总结,这也正是本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事先在瓶中放入星星是本次活动设计中的一个亮点,因为每打开一个瓶子,幼儿就能得到一颗漂亮的星星,星星成了一个很好的鼓励,会刺激幼儿不断尝试:另一方面,因为“拿到星星”这一目标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很好地解决了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问题,可以暗示他们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小班教案 篇2

  目标:

  1.能用大圆、小圆等绘画小雪人。

  2.学习用小排笔刷底色。

  准备:

  1.参加过堆雪人的活动。

  2.浅蓝色加水的颜色盒、护衣、小排笔等。

  过程:

  1.绘画小雪人的兴趣。

  下雪了,我们可以做什么游戏?

  2.欣赏范画。

  小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刷浅蓝底色、谈谈小雪人为什么会变出来?让幼儿感知小雪人是用蜡笔画的。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正确用蜡笔画出雪人形象。

  提醒幼儿用小排笔沿着一个方向刷底色。

  4.展览作品,欣赏成果。

  建议:

  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冬天的雪。

  评价:

  能画出小雪人形象。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差,手指小肌肉不够发达,特别在撕纸方面表现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的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因此设计了撕贴“头发”这一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撕贴技能,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目标:

  1. 能沿脸的轮廓进行创意粘贴,巩固粘贴技能。

  2.能够沿线条进行撕纸,初步掌握直线撕的技能。

  活动准备:

  1. 画好线条的各色彩纸、已经撕好的纸条、做成圈的纸条;贴有脸轮廓的.卡纸;

  2. 浆糊;小箩筐;擦手毛巾。

  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好朋友”, 引起幼儿撕纸的兴趣,学习儿歌。

  师:两个好朋友,小脚并并拢,沿着直线走呀走,走走,走走,走呀走……小朋友我们一起来。

  (幼儿一起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2. 教师配合儿歌进行撕纸示范。

  师:这些纸条像什么啊?

  (幼儿自由发言)

  3. 提出撕纸要求,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撕纸(3~5遍)。

  要求:幼儿撕纸,将撕下来的纸条放到箩筐中。

  4. 教师把纸条粘贴到范例上。

  师:请小朋友猜猜这些纸条变成了什么?

  (揭开覆盖)纸条变成哇,原来是漂亮的头发!

  5. 出示三个不同的范例,分别示范粘贴。

  (1)直发:二姆弟来蘸浆糊,沿着纸条涂涂满,轻轻贴到头顶上,换个手指抹一抹。

  (2)大卷发:浆糊涂一头。

  (3)小卷发:二姆弟来蘸浆糊,沿着纸条涂一头,另一头来亲一亲,变成一个小圆圈,轻轻贴到头顶上。

  6. 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1)你还有没有别的不一样的贴法?

  (2)幼儿三人一组,进行操作。

  (3)幼儿粘贴,将纸条沿脸轮廓进行粘贴。(教师比划一下)

  7. 教师巡回指导。

  8. 展示并评价幼儿作品,最后与作品合影。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2、锻炼幼儿的反应潜力,增强幼儿手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幼儿的跳跃潜力。

  活动准备

  1、画好的苍蝇若干(吊起来幼儿可跳起来拍、幼儿可用线拖拽)。

  2、苍蝇拍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1、教师拿苍蝇拍,小声跟幼儿说:嘘!那边有只苍蝇,我要去打苍蝇了。

  2、教师启发幼儿一齐寻找苍蝇。

  3、找到苍蝇,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别把苍蝇吵跑了,之后教师打苍蝇,

  并把打死的.苍蝇用纸包起扔到垃圾桶里。

  二、谈话交流

  1、教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苍蝇打死?

  (苍蝇不讲卫生。)

  2、教师为幼儿补充(苍蝇会给我们带来病菌和传染病)

  三、游戏体验

  1、教师把苍蝇挂在高处

  教师:孩子们,此刻有好多又大又可恶的苍蝇在咱们的头顶上飞来飞去,咱们就应怎样做啊?

  (我们要打死他们,把他们消灭掉。)

  2、幼儿每人拿一个苍蝇拍,对准悬挂的苍蝇,进行拍苍蝇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看准了再打,不能乱打,那样就会把苍蝇吓跑。)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

  2.能动作协调的与同伴一起参加投掷游戏活动。

  3.体验投掷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活动上肢和腰部关节。

  难点:练习将投掷物经肩上方向前上方抛出。

  活动准备:

  1.老师扮演“大灰狼”,距离分别为1.5米,2米,2.5米。

  2.投掷物重量分别为40克,60克,125克左右的沙包。

  3.兔妈妈头饰一个,幼儿人手一个小兔头饰,蘑菇图片若干,小篮子一个。

  4.活动音乐:《小兔乖乖》,《小了白了兔》,《狼叫声》,《春天在哪里伴奏》。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唱着》《小兔乖乖》的歌曲蹦蹦跳跳的来到场地。

  2.教师:“今天的阳光好舒服呀!跟妈妈一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3.听《小了白了兔》音乐做热身运动,重点活动上肢和腰部关节。教师:《宝贝们,这么暖和的天气妈妈带你们去森林里采蘑菇吧!唱着我们的魔法小儿歌出发喽!》。

  二、介绍游戏场地,引出游戏。

  1.动作练习。

  教师:“宝贝们你们看,这条小路就是通向森林的路,你们还记得《小兔乖乖》的故事吗?听说在这条路的对面也经常会有大灰狼出现,咱们真遇到了可怎么办呢”?

  在投掷区,幼儿双脚分开站立,边念儿歌“小石头,放肩上,小手使劲往上扔,看谁能够打到它。”边向投掷物“大灰狼”投掷,练习将投掷物经肩上向前上方抛出。教师重点对幼儿的投掷动作进行指导,启发并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才能扔得更远击中“大灰狼”。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和老师一起为幼儿示范玩法。

  3.游戏“打老狼”:听《狼叫声》音乐,进入情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幼儿选择投掷物,分别向1.5米“大灰狼”投掷,2米“大灰狼”投掷,2.5米“大灰狼”投掷。

  三、放松活动。

  教师:“宝贝们,大灰狼被我们打跑了,我们胜利了,你们看,那边好多蘑菇,快点去采蘑菇吧!”

  听活动音乐《春天在哪里伴奏》采蘑菇,将采到的蘑菇放到篮子里,

  请采完蘑菇的幼儿相互捏捏肩,捶捶背,活动手脚,进行放松。

  教师:“宝贝们,太阳快要下山啦,跟着妈妈回家啦”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以情感体验为主线,特别是“大灰狼”的出现,把游戏推向高潮,这个游戏活动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总的来说,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比较随性,一定要打中大灰狼才肯罢休,是因为太专注于角色的扮演,所以忘记游戏规则,平时要带孩子多玩,这样游戏时就懂得遵守规则。游戏活动有助于孩子们良好性格的养成,以及发展智力,提高运动能力,每天有良好的游戏活动开展,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有更大的进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精选)小班教案10-02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精选】09-01

小班教案(经典)09-19

小班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