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3-24 09:41:2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班教案(锦集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等量判断,尝试用点数的方法验证。

  2、初步认识数的不变性。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夏天水果若干、各种水果图片、5以内不同排列实物卡片。

  2.材料配套:主题活动《摆一摆数一数》。

  活动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出示装有各种水果的箱子,请幼儿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感觉。

  将摸出的水果放在盘子里,供幼儿点数。

  2.看一看,玩一玩。

  出示水果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水果的.名称,并手口一致的点数水果的种类和相同水果的个数。

  3.摆一摆,数一数。

  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方格贴出不同排列的图案,引导幼儿感知,虽然每个格子摆的位置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配对活动的结果。

  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内容:我会滚皮球

  二、活动目标:

  1.学习滚球的方法,练习将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初步学习直线滚球和绕障碍物滚球。

  2.在教师的语言提示和自己的尝试练习过程中,逐渐探索又快又稳的滚球方法,产生玩球的愿望和兴趣。

  3.在活动中努力听清教师的要求,坚持将自己的球滚到终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皮球若干。

  四、活动过程:

  1.玩皮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玩皮球的方法,看谁的'花样多,和别人玩的不一样。

  2. 教师和幼儿边唱歌曲《大皮球》边玩大皮球的游戏。教师边拍皮球边念儿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会儿低,一会儿高。"念到"跳跳跳"时,幼儿就变成"皮球"随意蹦跳。

  3.引导幼儿学习球贴在地面用力向前滚、两手分开接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两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4.学习直线滚球和饶障碍滚球。尝试把球从起点直线滚到终点直线。

  教师: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做游戏了,皮球想从你们的面前一直滚到红线那里,小朋友你能帮助它们吗?

  5.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练习将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后,再将球取回站在老师周围。

  6.教师:你们觉得皮球怎样才能滚得又快又稳?

  教师总结:小朋友要跟着皮球往前跑,而且滚球时不能用劲太大。

  7.幼儿再次尝试把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

  8.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皮球扔进筐子里,然后带领所有幼儿坐在场地旁跟随老师的口令做放松腿部的动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纸球印出简单的图案。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愿意尝试,从而体验印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尝试运用红、黄、蓝三色圆片摆放简单图案。

  教学准备:范例数张,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废旧纸箱做的立体房子一座。

  操作准备:小水桶、抹布和垃圾桶若干个,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同幼儿讨论废旧报纸的用途。

  教师出示报纸: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二、引导幼儿运用报纸进行印画,激发创作欲望

  1.教师示范纸球印画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报纸的用途,今天它可以用来画画,教师示范用纸球蘸颜料印画,并请个别幼儿来尝试纸球印画。

  2.幼儿感受印画的多样性

  教师:纸球还可以印出漂亮的图案,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漂亮的图案是怎么印出来的。请个别幼儿来尝试印画。

  三、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

  1.教师出示纸房子:我要在房子的屋顶上印上红色的花。你们想怎么印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选择房子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结束活动

  1、带领操作完的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房子。

  2、教师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让我们来看看哪所房子最漂亮?教师对儿童作品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

  美术是学前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次活动中,活动主题是关于房子的是幼儿比较了解并贴近生活的一个事物,有情感的铺垫,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掌握。

  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不熟练,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使得个别幼儿没有兴趣进行下去,此外小班幼儿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持续下去所以造成幼儿参与不积极的现象。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草的生长状态,并尝试用棉签从下向上提画表现小草。

  2、能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棉签作画的经验,观察过小草。

  2、材料准备:各色水粉颜料、调色盘、棉签、画有小兔的画纸。

  3、教师自备作品(小兔吃草)。

  活动重点:

  1、能大胆使用棉签由下往上画线条表现小草。

  2、能使用正确的绘画方法,画画的'姿势要正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自备作品“小兔吃草”,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美丽的花园里有只可爱的小兔正在吃草,小草快吃完了,该怎么办呢?小朋友快想想办法吧!”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对了,我们一起来帮它多画些小青草,让小兔吃个饱,好吗?”

  二、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讲解。

  1、教师(出示画有小兔的画纸,手持棉签):“小兔小兔别着急,我们给你送草来了,青青小草真新鲜,请你快来尝一尝。”

  2、教师演示并小结:“用棉签蘸绿色颜料,在纸上从下往上一提,再一提,小青草就越画越多了。”(引导幼儿发现并讨论小草的画法。)

  3、请幼儿进行书空练习,教师鼓励幼儿边画边念儿歌:“小青草,一根一根往上长,快快长,有的直来有的弯,小兔小兔快来吃!”(教师请个别幼儿尝试绘画。

  三、幼儿创作“小青草”,教师指导

  1、教师:“小兔吃到老师送给他的青草很高兴,可是你们看看自己的桌上,还有很多小兔没有吃到青草呢,请小朋友们也用棉签画出小青草送给小兔吧。”

  2、练习画青草,边画边念:“小青草,一根一根往上长,快快长,有的直来有的弯,小兔小兔快来吃!”

  3、教师提醒幼儿:“棉签蘸了颜料后要在调色盘上掭一掭,尽量不要让颜色滴在纸上,看谁的小草又直又密,一根小草的中间不能断开。”

  四、欣赏与评价。

  教师:“你们的小兔都吃到你们送给他们的青草了吗?看看谁画的青草小兔最爱吃?”

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教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要求幼儿声音自然,不喊叫。

  3.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VCD《健康舞》、图片一张(爸爸、妈妈、我)、布娃娃一只。

  2.录音机、音乐(磁带)《我是小班小朋友》、布娃娃、《小小手》、《来把门儿敲》、《我家有几口》。

  3.小姑娘一名扮“燕子姐姐”、布娃娃一只、房门一扇。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爸爸、妈妈、还有我”,引导幼儿用拍手、点头动作来表现出休止符和间奏。

  教学过程:

  (一)幼儿在《我是小班小朋友》的音乐声中自信地跳入活动室,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尽情欢跳,能按照音乐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

  (二)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

  1.幼儿扮作“小尾巴”跟着老师来到小姐姐家门口。“来‘小尾巴’们,快跟着王老师,我带你们去拜访一位小姐姐,嘘,别让小姐姐听到了。”(放音乐《布娃娃》)

  2.“哎呀,小姐姐家的门还关着呢,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3.教师提示:“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这首歌的题目是”(幼儿回答)“让我们用最动听的歌声来告诉小姐姐,我们来了好 吗?”

  4.放音乐,幼儿边唱边敲门《来把门儿敲》。

  5.小姐姐从门后迎出:“欢迎、欢迎,欢迎小弟弟、小妹妹来到燕子姐姐家做客,请坐请坐。”(放音乐《小小手》,幼儿拍手入座)

  (三)新授歌曲《我家有几口》。

  1.老师:“燕子姐姐,你的家真大,你家有几口?

  2.燕子姐姐缓慢地说:“我家有几口,让我扳指头,爸爸、妈妈、还有我(拍手××),再加一个布娃娃,呦,有四口。”(在多媒体上出示图片)

  3.师:“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燕子姐姐家有四口,有四口,有哪四口?”

  4.幼儿回答:(爸爸、妈妈、还有我)“再加一个谁呀?”(幼儿回答)

  5.老师再次提问:“来,让我扳指头,燕子姐姐家有几口。”(幼儿回答)

  6.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二遍歌词。老师拍手:“噢,太棒了,让我们一起说一说我家有几口。”

  7.燕子姐姐清唱二遍《我家有几口》。“燕子姐姐,你来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唱一唱《我家有几口》。

  8.“燕子姐姐真能干,让我们也来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幼儿跟老师唱二遍。

  9.“现在我请会扳指头,会唱歌的小朋友上来一起唱《我家有几口》。”请个别幼儿上来。(放音乐伴奏)

  10.“你们学得真快,还会拍手,表演了,现在我请小妹妹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小妹妹演唱二遍。

  11.“小妹妹们唱得多好啊,那小弟弟们也来表演一遍好吗?”请小弟弟唱二遍。(拍手、嘿嘿、你真棒)

  12.“现在,我们一起唱给客人老师听《我家有几口》。”

  (四)韵律活动《健康舞》。

  1.“今天我真开心,开心得不得了,不得了,了不得啦,我们都学会了一首新歌《我家有几口》,你们呢?”“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那怎样办呢?”(跳舞)“好,来放音乐。”

  2.师生一同跳健康舞。

  教学反思:

  我们对“一家人”的概念就是“爸爸妈妈和我”,或者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人,而且我们也往往给孩子们灌输这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概念,通过我的调整后再仔细倾听,发现每一个孩子对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给孩子提供、创设发展求异思维的空间,鼓励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方式。再出示全家福告诉孩子家人就是住在一个家中的人,或许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弟弟和妹妹等。在几次提醒下小朋友有些了解了。接着听录音学唱歌曲,再次扳手指数边数边唱。让幼儿创编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两只一样的气球,一把椅子

  玩法:

  1、告诉孩子游戏的玩法、规则、观察的重点。

  2、把两只气球吹起来,一只吹得大些,一只吹得较小,用线把气球口扎好。孩子观看,哪只气球在空中飘的时间长。

  3、妈妈两手平举,各拿一只气球,从一个高度同时松手放下两只气球,让孩子观看,哪只气球在空中飘的时间长。

  4、孩子模仿妈妈站在椅子上放气球。

  获得经验:

  初步了解空气的浮力

  提示:

  空气像水一样,有浮力。相同物体表面积大的,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大,所以大气球飘的时间长些。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迪迪医生》。

  2.懂得打针吃药时不哭不闹,学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难点:

  欣赏故事《迪迪医生》。

  懂得打针吃药时不哭不闹,学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课件《迪迪医生》。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教师播放课件【整体欣赏】,幼儿边看课件,边听教师讲故事《迪迪医生》。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1)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迪迪医生是怎么做的?然后可点击课件【第一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乌龟、大象、小猴)。

  (2)幼儿欣赏故事第二段。教师可点击课件【第二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乌龟),然后可再点击"看故事"。

  教师:乌龟爷爷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是怎么给他治病的.?乌龟爷爷害怕打针吗?。

  (3)幼儿欣赏故事第三段。教师可点击课件【第三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大象),然后可再点击"看故事"。

  教师:大象伯伯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是怎么给他治病的?滴药水时,大象伯伯是怎么样做的?它害怕吗?

  (4)幼儿欣赏故事第四段。教师可点击课件【第四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小猴),然后可再点击"看故事"。

  教师:小猴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是怎么给他治病的?吃药时,小猴是怎么样做的?它害怕吗?

  二、讨论和交流

  1.幼儿自由讨论感冒了会怎么样?都有什么症状?针对不同的症状,医生会怎么样做?

  2.幼儿说说自己生病时打针吃药会不会害怕,有没有哭闹的经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打针吃药时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数数活动,体验点数游戏的快乐。

  2.初步建立按数取物的能力。

  3.能够口手物一致地点数数量是3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到五的数字

  2.图片:小蘑菇卡片若干,1—3的数字图片并贴到操作卡上。

  3.操作玩具:萝卜、小红花、。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数字歌”,边模仿开汽车,

  引导幼儿分别和1、2、3数字宝宝认识并问好。

  二、展开

  1.通过游戏《送礼物》学习1、2、3的点数。

  (1)问:今天我们来到数字宝宝家,应该怎样送礼物,“数字宝宝1、2、3”才会高兴呢?

  (送的水果个数要与数字宝宝表示的数量相等)。

  数字宝宝1、2、3、分别表示多少数量?

  教师:1表示数量是1的物体,2表示数量是2的物体,3表示数量是的物体。

  (2)教师在示范版上分别根据数字出示相应的数量的水果卡片,演示按数取物。

  (3)课件播放点数方法

  (4)教师正确示范点数的方法:

  右手食指指着点数的物体,自左而右一个一个点数,点一个数一个,

  最后将所数物体按逆时针方向划圈,提高声调说出总数。

  (5)幼儿进行点数,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点数。

  2.幼儿送礼物练习按数取物

  (1)取出操作卡,确认是数字宝宝和礼物材料

  (2)请送给数字宝宝“1”1个萝卜,

  (幼儿从盘中取出1个小萝卜卡片放在数字1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3)请送给数字宝宝“2”2个蘑菇

  (幼儿从盘中取出2个小蘑菇卡片放在数字2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4)请送给数字宝宝“3”3个萝卜

  (幼儿从盘中取出3朵小红花卡片放在数字1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3.知识迁移:参观数字宝宝家,引导幼儿找找数量是“3”的物体。

  三、结束

  游戏“找朋友”,巩固按物取数:

  听到几下声音,就请相应的数字宝宝举起来。

  如“老师拍3下手”“敲2下鼓”等,也可邀请个别幼儿带领游戏,提高兴趣。

  根据时间结束游戏和活动。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经典)小班教案07-2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经典)09-24

【精选】小班教案10-09

[精选]小班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