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04 10:55:0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讨论,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和家人走散时的应变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爸爸不见了》的'图卡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向幼儿提问:

  你曾经和家人走散过吗?

  当时感觉怎么样?

  2. 出示《爸爸不见了》故事图卡,讲述故事。

  3. 与幼儿讨论:

  是谁带加加去公园玩?

  加加为什么会和爸爸走散?

  如果你是加加,你会怎么办?

  4. 老师总结与家人走散时的应急方法。

  活动反思

  使幼儿认识到了走丢的严重后果,知道出门的时候要怎样跟着家长才能不走丢,初步达到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目标。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知识,知道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地垫4组平排摆放在跑道上、盛满水的塑料盆4个摆放在地垫前、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摆放在塑料盆前,小锤子4个,鼓4个摆放在终点。

  2、幼儿排成四路纵队。

  3、课前已看过火警演习的录像。

  4、自制玩具:红绿灯各一盏。

  活动过程:

  准备活动——红绿灯

  今天天气真好,我要成立一个小车队,选一些身体很棒的`小司机来和我一起开车到公园去玩。我们先来锻炼一下身体好吗?

  (1)听音乐,带领孩子做上肢、下蹲、腹背、体转、跳跃等动作。

  (2)开展游戏活动《红绿灯》,表扬遵守交通规则的优秀驾驶员。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3,能按数取3以及3以内的的物品,理解3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中,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数字3,能按数取3以及3以内的的物品,理解3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PPT

  糕点玩具若干

  关键问题的设计:

  一、复习1和2

  这是数字几,你认识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教师里有哪些东西是1个的?哪些东西是两个的呢?

  二、认识数字3。

  今天我们要开认识一个新的'数字,看看,它是几?

  我们一起来用手写一写数字3吧!

  数字3看起来像什么?

  三、认识数字三的实际意义。

  1、看看我都带来了哪些哪些东西?他们有几个?(教师出示糕点玩具)

  2、一共有三个东西,我需要2个,怎么拿?

  3、一共有三个东西,需要三个,怎么拿?

  4下面哪些东西是有三个的?

  四、桉数取物。

  教师出示3以及3以内的数字,个别幼儿按数取物。

  教师出示3以及3以内的数字,幼儿分组按数取物。

  卡片里有几个草莓,再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草莓装入6号车厢里,持有草莓6个的幼儿便将草莓卡片放入6号车厢内。直到幼儿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几个草莓。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教学反思

  让儿童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和方法,作为儿童的援助者,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上来。现在,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三角形。

  教师: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i种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吧。

  2、操作活动: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吧,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三角形。

  教师: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送给小鸟。

  教师: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这条。(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正方形。

  教师: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小熊。

  教师: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三角形。

  教师: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手心、手背、两腿、胸等)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同时,能按红、黄、蓝、绿4种颜色对海洋球进行分类。

  2、初步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和习惯,在探索多种玩法时提高身体协调力、平衡力,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培养发散性思维。

  3、愿意和同伴共同探索多种“运球”的方式,体验集体活动和比赛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重难点】

  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

  幼儿在一次运多个球的过程中能控制住身体,保持平衡。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有玩海洋球的初步体验,能较准确说出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名称。

  2、材料准备:海洋球100个,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塑料筐各1个,小兔、小狗、小猫、小鸟?p小牛头饰各1个,不同长宽平衡木2根,S形按摩地垫?p方形地垫各5块,白色粉笔1支,大头娃娃挂图1幅,即时贴若干,录音机1台,磁带1盘。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随着《身体音阶歌》音乐,做热身运动,巩固对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认识。

  二、基本部分。

  1、初步尝试,巩固用双手玩海洋球的经验。

  (在网袋中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海洋球放到指定的筐中。)

  2、再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运球方法。

  (1)师:除了用两只手,身体还有哪些地方能运海洋球而不使它掉落?

  (2)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玩法,教师观察。

  (3)集体交流,展示与小结多种运球方法。

  ①请有创意的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玩法。玩后引导其表述:“我发现身体有什么地方可以运海洋球?哪些地方运球不容易掉下来?”

  ②出示大头娃娃挂图,用即时贴表现可以运球的几个部位。

  3、巩固尝试。重点尝试两手心托球、手背托球、两腿夹球、在胸前抱球等多种方法运球行进。

  4、游戏。

  (1)送礼物。

  (此环节引导幼儿探索在平衡线路上运球,同时巩固上环节中学过的多种运球方法。)

  ①游戏玩法:每条小路上有运送“密码”(指定的身体某部位及不同运球方式)

  1组要求用两手手心托球,学小兔一蹦一跳,把海洋球运到小兔家。

  2组要求用手背托球,学小猫轻轻走,把海洋球运到小猫家。

  3组要求把球夹在两脚之间,学可爱的小狗,把海洋球运到小狗家。

  4组要求把球夹在脖子上,学小鸟展开翅膀飞一飞,把海洋球运到小鸟家。

  5组要求自由想出运球的方法把海洋球运到小牛家,可运多个球,比比谁运得多,而且不掉下来。

  幼儿在运球途中要按“密码”运送且不能把海洋球掉到地板上。配班教师扮演大灰狼,在幼儿把海洋球分别运到小兔、小狗、小猫、小鸟、小牛家的途中,“大灰狼”随时出现,教师提醒幼儿用身体控制好海洋球使其不掉下来,否则会被“大灰狼”抓走。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③交流。

  师:你运了几个球?是怎么运的?

  (2)运海洋球回家。

  (此环节幼儿在不同材质平衡“路”上运球,并将球按颜色正确分类)

  ①游戏玩法:沿着不同材料构成的小路,根据海洋球的颜色将其放在相应颜色的筐子里。要求运球的途中不能把海洋球掉在地板上,若球掉了或走出“小路”范围都要重新开始。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在分享交流中自然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说说游戏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2、师幼共同整理运动器材。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目标与要求:

  一、初步尝试,巩固用双手玩海洋球的经验。

  二、再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运球方法。

  三、巩固尝试,重点学习两手心托球、手背托球、两腿夹球、在胸前抱球等多种方法运球行进。

  四、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运海洋球方法。

  活动中各环节有机整合健康、科学领域,让幼儿在游戏场景中,充分利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来运球,幼儿通过运海洋球给各小动物进一步巩固上一环节学习的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运海洋球方法。游戏中要求部分幼儿一次运多个球,这不仅是一个难点,更是活动的重点。因为运多个球幼儿需要兼顾身体的控制力、平衡能力及注意力,这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具有挑战性。游戏还有意识地将数学的颜色分类知识自然地揉合在其中。而且,在幼儿经过的每条小路上加大了难度,小路的材质较上环节不同,使游戏难度增加,从而发展幼儿多种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协调、平衡等多种能力,并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探索、练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小百科:海洋球是婴儿游乐场的产品,淘气堡和野外活动用品等等,可给婴儿带来智慧和乐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10-05

[经典]小班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