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13 09:00:5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图谱,能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示。

  2、认识一些简单的乐器,知道他们发出的声音,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演奏。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1、“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看看谁最聪明: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2、“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手帕擦了汗,擦了嘴巴,变脏了怎么办呢?(幼儿:洗手帕)都知道呀,那手帕怎么洗呢?请小朋友们来模仿一下洗手帕的动作,好不好?”

  3、听着音乐幼儿模仿洗手帕时的动作。

  二、探索过程:

  1、“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用拍手、跺脚呀来表示洗手帕的动作。那么,请你们来说一说,‘嗨嗨’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跺脚)‘用力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嚓嚓嚓嚓用力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

  2、“那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洗手帕吧!”

  3、“看,老师把乐器宝宝都请来了。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鼓)大鼓怎么敲?”幼儿试敲。“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铃鼓)“铃鼓怎么敲得?”幼儿试敲。

  三、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乐器宝宝看了小朋友的表演,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表演呢!我们一起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听着音乐演奏。

  2、“小朋友们演奏得真好听,再来演奏一次吧。”

  3、“老师敲鼓敲累了,想请小朋友们来帮老师敲一下,谁愿意来试一试?”

  4、指明一名幼儿敲鼓,其余幼儿拍铃鼓。“我再请一名小朋友来敲鼓。”

  四、活动结束。

  “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啊?那我们回教室和小朋友们一起试一试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饮料瓶的各种玩法,感受玩饮料瓶的乐趣。

  2、练习用手捏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

  3、感受玩拖拉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饮料瓶、黄豆、80cm长的彩带打好结(同孩子数)、神秘盒子(内装豆子的瓶子、盛豆子的小碗)、入场音乐(动感的)、轻音乐、地毯(提前撒好豆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孩子手拿饮料瓶随音乐做各种动作入场。

  (二)基本部分:

  1、探索饮料瓶的玩法:带幼儿一边跳一边坐好,问孩子还可以怎样玩。教师跟幼儿一起用饮料瓶做各种动作(敲胳膊、腿、吹喇叭、打电话等)。

  2、出示装着豆豆的瓶子:教师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装着豆豆的.瓶子,师问:小豆豆是怎样进去的呢?幼:装进去的。师:怎样装进去的?通过对话引出要拧开瓶盖,装好后将盖拧紧。

  3、学拧瓶盖:边说儿歌边学习拧瓶盖。(小手握紧小帽子,使劲转使劲转,小小帽子拧下来,戴上小帽子相反方向使劲转,小小帽子戴好了。)教师要提醒幼儿拧下瓶盖握在手里别弄丢了。

  4、示范装豆子:请一个幼儿来前边,教师边念儿歌边跟孩子一块示范。(摘下帽子握在手,大拇哥二拇弟,一起拿起小豆豆,轻轻放进洞洞里,再把帽子戴戴好,我的豆豆装好了。)

  5、做豆豆瓶:幼儿分别到教师准备好的地毯上捡豆豆做豆豆瓶。

  6、玩豆豆瓶:教师跟幼儿一起用做好的豆豆瓶玩游戏。(如打节奏唱歌等)

  7、做拖拉瓶:老师的瓶瓶还会变奥,教师现将瓶子用两腿夹紧,拿出绳子边说边示范(钻进小洞洞,拉拉长尾巴,捋捋短尾巴,伸伸腰拉一拉)我的长鼻子瓶宝宝玩具做好了。幼儿做教师指导。

  8、玩拖拉游戏:教师跟幼儿一起探索玩法(小猴子荡秋千、钓鱼等)

  (三)结束部分:教师跟孩子到院子里玩长鼻子宝宝赛跑的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 认识伞的材料与防水性能的关系。

  2、 学习比较观察物体的差异。

  活动准备:

  各种材质的伞(布、纸、塑料、油纸);普通纸、玻璃纸、蜡纸、塑料布、一般吸水布、无纺布;细铁丝、白胶;水(水箱);伞的`观察记录示例(参见整合课本p117)。

  活动过程:

  1、教师将水直接淋在塑料伞、纸伞、布伞、油纸伞的伞面上,甩一甩伞,请幼儿摸摸看,“伞面有没有湿?”“水是不是跑掉了?”

  2、每个人都观察之后,和幼儿讨论:哪些伞会渗水?哪些伞不会渗水?并记录下来。想一想为什么?

  3、把伞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请幼儿观察,哪一把伞最容易干?哪一把最不容易干?多久才会干,并记录下来。

  4、如果我们用其它的材料做伞呢?如:玻璃纸、蜡纸……请幼儿摸摸这些材料。

  5、用铁丝围成圆形,再将上述材料粘在铁丝外,做成伞面。

  6、如前面的实验方式,将水淋在各种伞面上(注意每把伞的时间和方式要相同),看看各种伞的状况,并请幼儿记录下来。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对我们成人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有时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把我们问得都有点招架不住了。今天的科学游戏《落下来了》,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样的探索活动,取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

  活动目标:

  1、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

  2、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

  3、对物体落下来的形态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鸡毛、棉花、餐巾纸、气球、纸条、树叶、沙包、积木、橡皮泥。

  2、实验箱、白手套、记录表格、胶水、泡沫垫。

  3、快节奏和慢节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扮演博士,拎着一只实验箱,神秘地向幼儿展示:

  师:“大家好,我是x博士。这是我的实验箱,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实验材料?”

  2、带领幼儿逐一认识材料,说出名字。

  二、实验

  1、认识“落下来”

  师:“今天,我x博士要带大家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做‘落下来’的实验。那,什么是‘落下来’呢?”

  简单示范鸡毛落下来,小结:落下来就是物体从高处往低处落下。

  2、提出问题:“实验箱里的其他材料如果从高处落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老师有意识地拿出鸡毛和石头,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落下来”实验。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初步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2)幼儿自由探索。

  师:“我们来试试其他材料,看看它们又是怎样落下来的?”

  老师提示探索要求: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落下来的?

  幼儿自己摆弄各种材料,老师引导小朋友用语言说自己发现“××是怎样落下来的”。

  以幼儿的经验作为做小结,(发现站得高飘下来时间更长一些)。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试试。进一步探索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3)模仿“飘和落”的动作。

  幼儿和老师一块用身体语言表现物体落下的动作。提醒幼儿人如果在高处,一定要小心不能落下来,不然会有危险。

  三、记录

  1、商量约定记录标记: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每种物体落下的样子一样吗?快快落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慢慢飘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

  2、幼儿记录

  (1)请小朋友在贴有物体对应的下面记录。

  (2)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记录。

  四、拓展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沙包,快快的?(水果、玩具、石头)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羽毛,慢慢的飘飘的?(手帕、花瓣、塑料袋、一根线、风筝)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活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几种水果的英文名称。

  3、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活动内容:

  认识水果apple、orange。由于该内容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因此,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可先复习“Headandshoulders”这首歌,边唱边做动作,从而让幼儿对五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巩固。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apple和orange,并且初步理解Yes/No/Ilike…的含义。其中穿插摘果及品尝水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准备:

  盒子或小袋子一个,苹果、橘子实物及图片各若干,一幅画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Headandshoulders”,边听边做动作,以达到课前的活动准备。

  2、输入单词。

  A、apple。

  教师把已装有苹果的盒子或袋子神秘的拿到幼儿面前,让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T:Look!,香蕉banana弯又弯,桔子orange圆又圆。

  2、能力目标

  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的三个水果单词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及用餐习惯。

  二、教学重点:

  能听、会读单词:orange,banana,apple

  三、教学难点:

  单词orange的发音

  四、教学准备:

  课件,水果实物

  五、教学步骤:

  Step1:Warmingup

  1、Introduction.

  2、Leadin.

  出示动画人物Gogo、Tony和Jenny,导出本节课所学主题:跟Gogo他们一起去买水果。

  Step2:LeaningandPracticing.

  1、Learnthenewword:orange

  (1)T:Gogo他们买了什么水果?Yes,theyboughtoranges.

  (2)Readtheword.(边剥桔子边读单词)

  (3)Say“Hello/Hi”toMr.Orange.

  (4)观察桔子,朗读句子:桔子orange圆又圆。

  2、Learntheothertwowordsinthesameway.

  其中banana拍手操练,apple采取高低声操练。

  3、Practicing.

  (1)彩色雨。.

  (2)Who’smissing?

  (3)Lookandguess.

  (4)Lookandfind.

  (5)记忆大比拼。

  4、Enjoyastory.

  (1)T:Thefruitisverydelicious.Thesnakewantstoeatthem.Let’senjoyastory:好饿的小蛇

  (2)逐幅学习故事。

  (3)情感教育:小朋友们吃东西可不能像小蛇那样狼吞虎咽,要细细嚼,慢慢咽,这样食物才消化得好。

  Step3:Summingup.

  六、附课件(PPT)。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健康活动

  活动内容:踩气球

  活动目标:1.训练幼儿四散追捉跑,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活动准备:1、每个人四个气球 2、磁带、录音机 3、垃圾袋 活动过程:

  1. 准备活动,与气球一起舞蹈,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以小鸟飞的动作入场。

  师:“今天我们和气球一起作游戏,小朋友们高兴么?”“你们准备好了么?那我们出发吧!”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小鸟飞――转手――转身――点步――抬腿)

  2. 踩气球游戏。

  (1)、幼儿做准备,教师示范动作。

  师:“我们要和气球作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气球从手腕上取下来套到脚上,看看老师怎么做的!”教师师范

  (2)、幼儿练习四散跑,教师从旁指导。

  师:“听!谁的声音?原来气球说想与小朋友一起跑一跑,动一动。”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看是谁?”

  “你们好,今天我也和你们一起参与活动,请你们听一听我的指令,响一声,表示小朋友可以开始活动,四散跑开,在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

  与小朋友相撞,如果听到铃鼓一起在响,就要求小朋友要全部来到老师的身边!”

  (3)、练习踩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要玩个游戏,叫做踩气球,我们先来练习练习,用脚踩气球,小朋友们先四散跑开,老师把气球扔出去,请小朋友用脚把落在地上的气球用力踩破,好吗?”

  (4)、教师示范游戏。

  师:“我们练习了踩气球,也带气球跑了跑,现在我们就要开始踩气球的游戏了!小朋友四散跑开,老师来追小朋友,被老师追到的要站住,老师把气球踩破。你们准备好了么?”

  (5)、请幼儿踩气球。

  师:“这次老师请小朋友来踩气球,看看谁最勇敢?”

  (6)、互相踩气球。

  师:“刚才小朋友真勇敢,现在请小朋友互相踩气球,小朋友要保护好自己的气球,再去踩别人的气球。”

  (7)、请客人老师游戏。

  师:“客人老师看的太高兴了,我们请他们一起来玩!”

  3. 放松活动

  师:“我们玩的太开心了。一起来放松放松。”

  4. 收拾场地。

  师:“请小朋友把气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课后反思

  教师:把蕊

  在这次活动中,活动准备充分,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环境,选择内容新颖,幼儿更为感兴趣,组织活动层次清晰衔接紧凑,教案思路完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溶为一体,氛围较好,充分与幼儿进行互动,环节设计也较好,为幼儿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目标的制定也较为准确,充分体现了活动内容,让幼儿自己捡气球,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一起进行游戏,从而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但在活动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我低估了幼儿的能力,这也因为在试教时幼儿反应反差较大,这就让我重新考虑教学内容及难度,从而降低了要求:也因前一因素,导致了幼儿在练习四散跑时,感到了场地的不足,没能充分发挥:在一环节结束的时,我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在下一环节前提醒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在教授游戏时,虽有示范动作 但力度不够,面对小班幼儿还应单独示范,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幼儿注意力容易被气球吸引,应考虑气球的发放时间。同时,还应该再考虑场地的选择;在这次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我认为我应该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扬长避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我觉得还要继续参与此类活动,锻炼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却场!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⒈能仔细的观察画面,学习点与点之间自然的连接。

  ⒉继续用短线涂色。

  活动准备:范例、记号笔、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汽车。

  “小朋友,你们看,这张图上有什么?”(轮子)还有什么呢?原来这是一辆汽车,这辆汽车上有什么?除了有轮子外,还有什么呢?兰色的是什么?红的是什么?黄的`又是什么?这儿还有一个标记,你们认识吗?是什么标记?(停车场)停车场里停着哪些车子?这辆汽车没有画出来,它是用一个个小圆点连起来的,请有本领的小朋友把这几个点连起来吧!

  二、学习点与点的连接,绘画汽车。

  ⒈(黑板上有3个点子)谁会把点子连起来?(请个别幼儿来连点)师给予讲评:看看老师是怎么连的,从一个点子开始画,连着画到第二个点子,接着画到下一个点子,中间不能断开。幼儿集体书空练习。

  ⒉师示范连汽车,边示范边指导:从汽车的外轮廓开始,一个点一个点往前画,都要连起来,要连在一个个的点上。一辆汽车的轮廓画好了,再连汽车的车窗、车灯。

  ⒊幼儿绘画小汽车。

  请小朋友也给这辆小汽车用点和点连接的方法把汽车连好。连的时候点与点之间要连贯、自然不能断开。

  ⒋给小汽车涂色。

  连好后用短线涂色法给小汽车涂上颜色,你在马路上看见的汽车有哪些颜色?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涂色。提醒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两点之间要直直的连线。

  三、展示幼儿作品。

  你喜欢哪一辆小汽车?(从涂色方面、点与点的连接进行讲评)。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听赏故事,感受故事中优美的语句,体验作

  品带来的快乐情绪。

  2、感知橘子花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橘子花》、CD《橘子花》、幼儿读物9《橘子花》。

  2、教室水果店墙上贴有美丽的橘子花,幼儿人手一只橘子。

  活动过程:

  1、观察教室墙面,引出话题:

  这里有一朵朵美丽的什么花?

  2、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1) 教师进行配乐朗诵,初步熟悉内容。

  橘子花美不美?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听出它很美?”

  (2) 出示图片,教师播放故事录音,理解故事内容。

  橘瓣是怎样的?

  “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闻一闻,有什么感觉?尝一尝呢”

  (3) 教师再次朗诵,鼓励幼儿跟学故事中的语句。

  3、体验作品的情绪:

  (1) 听赏故事录音,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喜欢橘子花吗?为什么”

  (2)幼儿人手一只橘子,动手制作“橘子花”。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穿袜子的方法,感知袜子是成双的。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袜子是成双的。

  活动难点:掌握穿袜子的方法及牢记儿歌。

  活动准备:

  1、袜子若干(分幼儿人数相等),小垫子每人一块,欢快的音乐。

  2、组织幼儿做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我请来了小脚的好朋友:袜子”。

  1、认识袜子

  (1) 出示各种各样的袜子,请幼儿观察袜子的外形。

  师:看看这些袜子漂亮吗?他们都有什么颜色?

  感知袜子是成双成对的。

  请老师和幼儿自由选一只自己喜欢的袜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每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袜子,找一找袜子的好朋友在哪里”?幼儿玩游戏《找朋友》,凑出成双的袜子。

  教师小结:两只一样的袜子组成了一双袜子,他们就像两个好朋友,缺一不可。

  二、学习穿袜子

  请幼儿说一说应该怎样穿袜子,在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小朋友们都会穿袜子吗?现在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示范穿袜子的方法。

  (2) 教师示范穿袜子的方法

  师:“现在我也要穿袜子,请小朋友看清我穿的对不对。”

  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穿袜子的方法

  儿歌:脱袜子:缩起小脖子,拉长长鼻子,弯弯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穿袜子: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长长鼻子,穿好小袜子。

  三、讲解穿袜子的要领

  A:教师再次出示袜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袜子的各个部分。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袜子有几个呢”?(一个),“我们的小脚从哪里 钻进去呢?”(袜子),“袜子也有脚面和后跟,袜子哪一面穿在脚面上?”“哪一面穿在脚下?”。

  B:教师小结:穿袜子的`时候,双手把袜子的袜口撑开,脚趾从袜口钻进去,双手同时向上拉起,袜子的脚面穿在脚的上面,后跟穿在脚的下面。

  四、带领幼儿练习穿袜子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穿袜子吧!”(幼儿练习,教师逐个检查,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

  五、竞赛:谁的袜子穿的好?(伴音乐)

  A:分组进行穿袜子比赛

  B:鼓励幼儿在家中也坚持自己穿袜子

  活动延伸:在生活区投放脚的模型和袜子若干,便于幼儿练习。

  活动反思:

  每一位孩子,再为袜子宝宝找朋友时,都很乐意,并且很快的就会找到。自己找袜子朋友时,袜子也很快的找到相应的另一只。我发现孩子们认识了袜子,知道一双袜子就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在一起,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但是,在教幼儿穿袜子的环节中有几位孩子的表现,大大的显示出了现在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就是每次做事情之前说的很好,自己会穿。但是,真正让让孩子去做时,孩子们确实很难掌握正确的穿袜子的方法,现在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就是太过于被大人们来代替。孩子们缺少这些锻炼。我想在今后我们还要深刻反思,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个个有爱心,积极帮助别人,不怕脏不怕累的好习惯。

小班教案 篇10

  一、活动背景

  主要写出活动的来源,你是根据什么来想到做这个活动课的,这节课是属于哪类教学课,比如:科学,数学,语言......

  二、活动目标

  就是这一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2.物质材料准备

  3.活动环境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主要内容有:1.玩一玩

  2.做一做

  3.猜一猜

  4.说一说

  5.想一想

  五、活动延伸

  活动完了,得要让小朋友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我们在这节课上没有做好,而要做得更好的活动。

  六、活动反思

  课完了,找出本节课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对以后的课做更改。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01-06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2-21

小班教案02-22

小班教案02-22

小班教案02-22

小班教案02-20

小班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