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2-03-09 14:49:45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精选6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精选6篇)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篇1

  幼儿时期的语言教学需要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掌握能力,促进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确保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园也必须要注重幼儿的主体性,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适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语言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为幼儿语言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掌握学情,善于观察幼儿的反映,积极创新语言教学策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将幼儿的语言天赋挖掘出来,为其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效率,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就成为了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幼儿园教学经验,探讨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天赋

  语言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交际工具,是提高幼儿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幼儿对语言的重视程度,激发幼儿的语言天赋,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我经常创设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得到快乐。比如,我设计了“我要吃的水果”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进行语言交流,能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及味道,鼓励幼儿参与到集体谈话活动中,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课前,我要求每个幼儿带一个自己喜爱的水果,并统一交给教师。然后,教师把水果切成块状,用盘子装好。首先,我请幼儿品尝切好的水果,然后提问:“水果好吃吗?”幼儿回答后,我引导幼儿围绕“水果”的话题自由交谈,说说自己爱吃哪些水果,并提醒幼儿安静地听,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讲。然后,我用提问的方式提出新的话题:你还吃过哪些水果?吃水果有什么好处?让幼儿围绕新话题思考自己的谈话内容,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二、教师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增强幼儿的重视

  在以往的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让幼儿自由进行交流,这样虽然给幼儿提供了发展和锻炼的空问,但是幼儿由于自制能力弱,很容易出现跑题或者偏题等现象。在语言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参与到幼儿语言活动中,帮助幼儿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我经常设计一些故事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课堂具有童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故事教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讲《小熊请客》时,我首先给幼儿播放了一段《熊出没》的动画片。幼儿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然后,我引入语言教学,把幼儿分成小组,然后每个小组的幼儿进行排练,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最终由幼儿教师给予点评。在幼儿表演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入,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使幼儿很容易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对话等。这种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是值得提倡的,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幼儿教师还要积极引入儿歌、看图说话等形式的教学,丰富幼儿的视野,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最终达到幼儿自发进行语言学习的目标。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语言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给幼儿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氛围,给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幼儿的好奇心强,尤其是对新鲜事物更加好奇。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或者音频等内容,调动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小动物画春天》这课主要是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中角色的简单对话,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懂得做事要认真、勤劳。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许多小猴、小马、小兔子和小狐狸的头饰。然后,我让幼儿谈谈春天到了会发现哪些什么变化,如公园里的树、草、穿的衣服,等等。然后,我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思考自己会怎样迎接春天。接下来,我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春天万物复苏的图片,让幼儿用完整的话把大屏幕上的图画用语言表述出来。之后,我给幼儿每人发一个带有小动物的头饰,让他们说说自己带的头饰是什么小动物,小动物是怎么过春天的。接下来,我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充分展示幼儿活泼可爱的天性。我还让幼儿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用画笔画出来,并进行交流。

  四、组织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幼儿教师必须以幼儿为中心,找到幼儿学习的弱点,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言学习方式,培养幼儿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语言并不能仅靠教师口述,还要进行语言实验训练活动,从而培养幼儿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经常组织语言实践活动,给幼儿全新的学习感受,改变传统语言教学的弊端,提高语言教学有效性。比如母亲节时,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我设计了“对爸爸妈妈说一句贴心话”的活动,由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常识和感悟,因此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说出“爸爸,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等话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展现幼儿的风采,我还邀请幼儿的父母到幼儿园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让幼儿帮父母洗手,给父母捶背等,从而提高幼儿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帮助幼儿形成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总之,幼儿语言教学需要幼儿教师不断探究和尝试,通过多种活动拓展幼儿的语言感悟力,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努力创设开放性和具有童趣的课堂情景,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篇2

  本文从幼儿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着手,就如何开展幼儿的语言教学提出了各种可行的途径,从而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扎实语言的学习基础。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是指1岁至3岁的儿童,1岁后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这是孩子个体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不仅身体生长速度快,而且在思维、心理、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了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效率比较高,领悟程度也高,容易掌握各种基本技能。

  1、求知欲强,模仿能力高

  2~3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开始认识和学习身边的各种事物。这时候孩子恍如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外界的人和事物的影响。他们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先是在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模仿下,学会用简单的一字一词表达自己的意思,经过思维的整合和模仿,逐渐组合成简单的句子,在不断接受外界生活的刺激下,直到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清楚表示自己的意思。

  2、感知能力迅速提高

  幼儿的各种感觉,都在生活中迅速地完善着。这时幼儿通过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准确地辨别身边的各种声音和气味,能通过手脚的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等,也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身体的一些感觉,如痛、痒等。感知能力的完善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必备基本能力。

  3、记忆力强,伴随理解记忆

  幼儿是记忆力发展的高峰期,在成人的教导下能够很快地背古诗、唱儿歌,而且能有意识地记住他接触的人和事,同时他的理解记忆也在迅速提高。在积极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事物,在脑海中能反映出这个世界的表象,表现出记忆力较强。

  二、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幼儿时期,恰恰是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语言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 通过学习和言语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语言会受到思维发展的限制。例如,词汇的积累、语言习惯的正误、语句表达是否恰当等都受到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幼儿学习语言又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打破思维的限制,获得不断发展,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幼儿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指导幼儿多角度认知世界,并积极鼓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去描述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开展幼儿言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教师应发挥好示范作用

  前面提到,幼儿最容易模仿身边人的言行,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中学习时,教师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与生活中使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跟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流畅地表达语句,语速平缓,用词得当,意思应直白表述,尽量不犯错,在幼儿面前树立起语言标准得体的榜样。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握幼儿的心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进行情感教育,如对幼儿亲切的微笑或者轻抚幼儿,都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让幼儿更听从教师的教导。

  2、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言语的趣味性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那种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加上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能力作为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言语教学时,可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生动的动画、播放动听的儿歌音乐以及有趣的`动物对话,极大地调动起幼儿学习言语的各种感官,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活动课堂教学,集中幼儿学习注意力

  仅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幼儿没有收到太多所谓规则的约束,他会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寻找自己认知的目标,如看到五彩斑斓的蝴蝶停在花丛中,好奇心会促使他停下学习活动,试图去触摸蝴蝶,甚至是追着蝴蝶跑,这样学习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鼓励幼儿对蝴蝶作出描述,如看到的蝴蝶是什么颜色呢?逐步引导幼儿回答相关问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开展活动课堂教学是幼儿学习言语的主要方式,如做游戏、小组比赛、野外郊游等,多尝试用语言文字描述这些活动的情况,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言语使用能力。

  4、家校结合,多方式培养幼儿言语学习能力

  幼儿处于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事物的接收能力特别强,家长和教师应相互配合,把握幼儿学习言语的关键期。

  例如,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幼儿买点读机学习语言,幼儿通过模仿点读机的标准发音进行听读写,并且还会显示运用语言的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运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无论在家中还是幼儿园,幼儿的言语教育都应得到耐心的循循诱导才能进步更快。

  四、总结

  语言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艺术,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教师要加以掌握规范化的语言,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家长也要规范自身的言行,共同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点评:幼儿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我们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思维发展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地突破幼儿的思维高度,从而达到一个新高度。在这过程中,语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篇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已经渐渐地被应用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这是幼儿素质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能够高效地配合教师的授课进度,做到视听结合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独自思考的思维能力发展。多媒体技术以灵活、直观、生动形象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语言教学;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兴趣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动力。在幼儿的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一般对生动形象、富有立体和情境感的教学活动饶有兴趣,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来实现,把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就会被丰富逼真的教学情境所吸引并且能够快乐轻松的学习。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5页的“认一认”,有“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对于幼儿来说,一次性要记住这么多动物名称以及它们的音形字义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这些动物的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就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令幼儿全方面深刻地感知这些动物的特点并记住这些汉字,增强了教学效果。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教师借助电化多媒体技术以丰富的.素材使原本单一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多媒体技术手段恰到好处的演示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促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效果。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10页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如果单纯地讲解和吟诵这首诗,幼儿可能难以理解,毕竟识字首先就是个难关。若借用多媒体技术用PPT课件为学生展示这首古诗表达的意思和情境,用相关的视频素材重现诗中的故事,那么学生们就会产生浓烈的兴趣来学习和理解,语言教学就变得形象有趣。多媒体技术不仅加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化间接形象为直接形象,化难为易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是零碎和片面的,难以把握住重点。而将电化多媒体技术恰当巧妙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化间接形象为直接形象,化难为易,不仅节省了时间,帮助幼儿深度理解,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7页是一篇叫《春到梅花山》的课文,主要讲述了春天来临,景色美不胜收。对于幼儿来说,理解这样一篇课文,借用多媒体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春天这个间接形象可以通过远山、漫山遍野的梅花、叽叽喳喳的小鸟、茂盛的草坪、赏花的人山人海等这些直接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这都可以用图片、声音或视频来展示课文中的情境,能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教师用声音和动画的有机结合完整地展现了春天迷人的景色,使静态语言的描述变成了富有动感的画面,化语言形象为栩栩如生的画面形象,给学生们一个整体的印象,学习课文的难点便迎刃而解。同时,幼儿也对语言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不断学习的强劲动力,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多媒体技术令幼儿体验语言活动,提高理解能力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很容易受到语言情境和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影响,非语言交际手段主要是指手势、动作、表情等。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语言活动的情境,然后让幼儿进行语言表演,结合肢体语言亲自体验语言活动从而加强理解。这样可以综合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令幼儿在语言活动中体验到语言的本质内涵,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2页的课文是《蘑菇该奖给谁》,是个故事性极强的课文,有兔妈妈、小黑兔、小白兔、乌龟们、骏马等多个人物,还有兔妈妈采蘑菇前、龟兔赛跑、马兔赛跑、兔妈妈奖励蘑菇等多个场景。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好每个场景的背景图片和配乐,然后让学生们亲自来重现每个场景发生的故事情节,包括对话、肢体动作、表情。学生们亲自参与后,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明白了故事传达的道理,要敢于和高手比赛较量来提升自己。幼儿在担当这些动物的角色的同时,能够深刻体会到课文中的语言活动和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言教学的效果。总之,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教育方式,高效地优化了整体的幼儿语言教学。通过各种手段来视听结合,使教学活动生动形象、丰富自然,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强化幼儿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够让他们乐在其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是适应社会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只要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遵循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原则和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就会不断提升。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篇4

  【摘要】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灵活性、变通性,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教学中我针对幼儿发散思维的训练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语言教学;幼儿;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运用想象、联想、直觉或类推来获得合理设想或猜想的思想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散思维方式的表现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灵活、变通地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允许幼儿标新立异地异想天开。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相当于他的知识量与发散思维的乘积。因此,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教学中我针对幼儿发散思维的训练做了一些尝试。

  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和感性经验,是发展发散思维的基础

  表象是在知觉和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感觉形象,孩子大脑表象贮存得越多越生动,就越容易产生想象,想象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为此,丰富幼儿知识,建立幼儿头脑中的表象,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和变化,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开阔他们的视野。如:看到水中的鸭、鹅,就联想到大海中的船;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就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飞机。观察—联想—想象—创造,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正是锻炼幼儿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过程。

  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幼儿发散思维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创造的起点,单调的教育环境不可能激发幼儿去多观察、多思考。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富于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环境,以激起幼儿创造的欲望。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地、独立地去想、去做,从中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如:在仿编儿歌《梦》时,我在教室里准备了许多实物和图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到花的梦为什么是红红的,草的梦为什么是绿绿的,然后联想到大海的梦是蓝蓝的,小鱼的梦是闪亮的,小朋友的梦是五颜六色的。

  三、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发展幼儿思维的有利因素,积极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在语言教材中,可以以实物的特征、本质联系为发散点,去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如:学习儿歌《梳子》时,问:还有谁可以做谁的梳子?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想象,说出汽车是马路的梳子,粉笔是黑板的梳子,轮船是大海的梳子。总之,发散思维是多向的,发散必须要有一个发散点,必须符合逻辑推理。因此,教师要找出发散点,才能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的思维向多方向发散,否则创造就难以实现。

  四、精心设计提问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想象,拓展幼儿思维的重要方法。想象是思维跳动的火花,没有想象也就谈不上进行发散思维,所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想象,提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启发性提问

  提问的问题应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答案不能停留在表面回答“是”“不是”,要引导幼儿深入到“为什么”。如学习散文《落叶》时,提问幼儿:“这些树叶还会落在哪里?谁会看见?会把它当做什么?”幼儿发言很踊跃:树叶落在屋顶上,麻雀妈妈看见了说:“给我的宝宝当被子”;树叶落在地上,小朋友们拾起来把它做成花环;树叶落在地上,小花猫走过来把它当作帽子。这种问题能使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

  2.假设性提问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把自己假象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心理过程。如学习童话《狐狸和兔子》时,引导幼儿假如你是兔子,碰到狐狸你怎么办?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我请朋友一起去对付坏狐狸,等狐狸睡觉了,用棍子打死它。”由于这种问题带有明显的发散性,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较为合情合理的假想情节,同时这种问题还能满足幼儿好模仿的心理,使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思考问题,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3.解释性提问

  即启发幼儿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并发挥合理想象,去解释故事发生的原因。如在续编故事《小狗怎么了》时,提问幼儿:“小狗为什么哭呀,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需要幼儿去想象,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假设出各种原因,从讨论中体验参与的快乐,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

  五、积极的教育评价

  对于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的幼儿来说,他们发散的新思路、新想法不可能都是合理的、完美的。因此,对幼儿的回答切忌不适当的评头论足,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应该受到表扬,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有积极的体验。不能对幼儿作横向比较,只要幼儿积极参与了,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受益,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开放的态度对待幼儿。

  实践证明,发展幼儿发散思维,语言教学中有许多有利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幼儿发散思维是可行的。同时,在强调注重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集中思维的培养。因为集中思维形式是训练幼儿思维具有方向性、逻辑性,使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从中得以提高。心理科学工作者认为,创造离不开发散性的“思”,也离不开集中性的“学”。在教学中,只有辩证地运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幼儿进行知识传授,开发智力,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篇5

  摘要:分析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对幼儿语言教学提出操作性较强的举措,以期提高我国幼儿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学习;语言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语言教育教学即幼儿在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适应社会的语言的过程。在整个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幼儿是课堂主体,语言是客体,主要目的是让儿童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能与周围的语言环境进行自由的相互交流,为适应未来的发展奠基。

  一、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幼儿与中小幼儿不同,其尚未形成基本的自理水平。因此,家长认为幼儿学不到任何知识,将幼儿园当成托儿所,更多的是将儿女寄托在幼儿园,重视儿女的身体健康,忽视儿女的学业,这种现象在区县基层幼儿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一些些自办幼儿园适应家长的心理要求,更多的是帮忙“看小孩”“当保姆”,在教学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很多专业教师被排挤到位,而具有经验、能够照顾小孩的成为热门人选,以致幼儿教学名存实亡。

  (2)教学方法欠妥。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因对象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别。幼儿对新鲜事物会充满神奇感,更愿意投入到对神奇事物的学习当中。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忽略了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创新不足,课堂设计单一,幼儿学习关注度不高。在教学课堂设计方面,幼儿教师太过随意,自认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自己可以随意应付,课下备课不勤奋,课堂上把幼儿当成看客,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3)内容脱离实际。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缺乏深入思考,对幼儿所处的环境没有过多的研究和分析,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或按照课本,或按照个人逻辑,或参照其他教师,以致教学内容或超过幼儿理解范畴,或没有结合实际造成理解困难,或吸引力不强。

  (4)师幼关系不融洽。按照先进的教学理念,幼儿和教师应当站在同一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幼儿处于成长初期,对外界的认知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教师应当在此刻做好模范作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生不对等的观念,放下身段,融入他们的生活圈。

  二、对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自身的幼师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水平呢?

  (1)明确教学目的。幼儿语言相比较中小学教学来讲,更具有实践性。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践中不一定用得到,其多数是靠考试成绩评定水平高低。而幼儿语言教学则是让幼儿学到在实践中与人交流的能力,即听得懂别人说什么,能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更进一步就是培养幼儿礼貌的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此为目的,不应脱离教学的宗旨,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发展。

  (2)贴近幼儿实际。在教学中,幼师首先要掌握幼儿的思想认识和对外界事物的学习规律,站在幼儿的角度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结合幼儿周边存在的人、物或自然现象等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直接感觉到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猴子捞月”这个成语的时候,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即让幼儿理解“猴子捞月”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时候可以用“猴子捞月”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认真思考做好课堂设计,结合“猴子捞月”的故事,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问答和活动环节。比如,在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可以让幼儿猜猜猴子是怎么捞月亮的`?再如,在讲到猴子捞月亮的环节时,准备相应的器材,让幼儿体验捞月的过程,认知水中成像的概念。然后,分小组讨论“猴子捞月”的意义,让幼儿结合实践造句。最后幼师适当对故事进行展开,讲解月亮方面的物理知识以及我国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讲解水中成像方面的知识,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活动。上述的教学内容“猴子捞月”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曾常见,与幼儿的实践又差距较大,但通过设计,把幼儿周边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引入课堂,既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又挖掘了幼儿自身的创造力。

  (3)丰富教学形式。幼儿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在教学形式方面则千变万化,需要花心思去思考、去准备。幼儿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教学活动,在活动设计方面应当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对于游戏的设定需要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既简单、容易理解,又能让幼儿都参与进来。比如,在教幼儿认识动物时,让幼儿通过学习每种动物的叫声和走路姿势,达到教学的目的。

  (4)融入儿童的世界。对于一名幼师,能够融入儿童的世界是衡量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当幼师融入儿童的世界,其个人不仅会接受纯洁心灵的洗礼,人生观念得到提高,对幼儿的教学也能够游刃有余,找准学习的关键所在,让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魅力。综上所述,在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克服问题的关键是客观把握幼儿的实际,通过经验积累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有效教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俊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李晓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2008(06).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篇6

  幼儿期是人一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8 岁是幼儿学习阅读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语言教育活动在我国幼儿园五大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贯穿于其他各个领域的教学之中。幼儿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阅读理解能力是幼儿学习其他领域学科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吸收知识、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关键因素,这关系到幼儿社会化程度及一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运用。但现今,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得以凸显,如语言活动中,教师能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儿童听得懂、学的会、能表达,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文旨在从分析此类困境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对有效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含义探明

  有效教学在越来越受到教学界关注的今天,作为一种新兴的观点,目前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简明看来,就笔者对国内外有效教学定义的总结,主要有:教师成功实现教学目的,即能使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并在课堂后能够从事课堂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活动。笔者探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教学即:幼儿园教师在科学的幼儿语言发展观前提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师幼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知理解教师所教、学会初期的语言交际传递、能互动交流并兼具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针对性,难以凸显幼儿发展特点

  目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起着统帅、纲领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都由班级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统一进行施行,而教学大纲内容是有专门教科研人员及优秀教师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依据特定区域平均水平统一制定的有效性高、可取性强的课程标准。但在部分幼儿园,有些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虽然对大纲内容进行积极内化,却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总体水平进行目标的适宜调整、二次设计,即未能形成生成性目标。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有时过多过难,幼儿回答积极性不高,出现低效教学的现象。这种一味地盲目遵循大纲目标的做法,不是迁就幼儿语言的自然发展与成熟,降低了水平值,就是偏倚了幼儿言语的最近发展区,抬升了心理预期,且未针对幼儿整体水准进行二次设计的教学活动,确实难以凸显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及发展特点。

  (二)内容远离生活,难以体现幼儿兴趣需要

  教学要能适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能力。[3]而在幼儿园实际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只从故事篇幅、时长上做出考虑,而未能斟酌内容的文化背景、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和语言习得水平,这种不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致使儿童无法理解,耳听得多理解少,使得有效教学大打折扣。比如讲述类故事,没有考虑到内容的启蒙性与教育性是否符合儿童已有生活经验,是否满足儿童兴趣等等。只是经常从教师思维的角度出发来选取所谓趣味性故事,这样低效的教学效果对幼儿欣赏与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另外,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以讲述童话故事书或观看幼儿影片来指导教学,教师自身讲述技巧性的缺乏,以及讲述过程中有效提问过少,导致幼儿经常只能用“是”或“不是”或者“不知道”的无效答案来回应。如果教师一味只是注重讲述技巧运用,而轻视幼儿语言要素的学习、完整句子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将不利于幼儿言语建构过程及语言能力的获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教育内容把握不到位,幼儿兴趣需要把握不明确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组织形式集体化,难以反馈

  幼儿实际情况首先,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强调“灌输”故事,单单采取叙述的方式教学,却没有在讲述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空间,让幼儿自主创新的构建故事情节。其次,语言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是单向“输出”。幼儿的听话、阅读的印入性语言来自教师单方的授受,语言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主导刺激幼儿听故事,一对多的形式让幼儿缺乏交流回应。在集体活动时,幼儿常以群体形象与教师互动,教师精力、教学时长有限,只能在交流过程中对部分幼儿做过多沟通,而其他幼儿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教学整体效果有效性低。教师在指导评价即课堂提问时,没有给幼儿充裕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忽视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言语“输出”发展不利。这种单向互动的教授形式不利于全体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言语技能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局限化,难以昭示

  幼儿全面特征幼儿园语言教育评价需要教师客观对待,要对教学整个__环节、幼儿实际发展状况做出科学衡量、判断。很多教师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时,针对活动内容本身进行评价过多,而对于活动结束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清,没有依据客观的幼儿发展水平及语言上的最近发展区规律进行评价,造成主要从教师主体出发评判教学效果,渠道缺乏变通性,局限化。尤其在幼儿园大班显现的语言活动“小学化”问题屡见不鲜。基于大班语言活动课的关注点主要在幼儿拼音读写、识字能力培养上,导致评价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只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重难点是否完成,而未能全面的从幼儿兴趣、需要角度出发考虑幼儿语言发展三维目标是否达到,倾听、表述行为是否得到运用,早期阅读兴趣、技能是否得到培养。这种主要从教师主体“中心化”方面作出评价的.方式,对幼儿口语表达,讲述、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发展不利。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针对目标二次设计,彰显动态化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按照教师预设大纲进行知识学习,而学前幼儿的学习则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的??大纲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符合他的与一般概念相联系的思维特点”据此,教师首先要准确定位幼儿言语发展敏感期、言语最近发展区,辨别全班“学情”。在具体规划每课目标时,针对全班幼儿年龄阶段语言水平、接受能力,让教学目标的制订分层化。不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纵向结构设计时还应横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分层教学目标融于教学内容之中,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方能使教育活动更加有效。其次,教师应该对既定教学目标进行二次设计,在动态生成中灵活调适。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目标设计时有高度应变性与前瞻性。语言课堂教学活动是师幼共同参与、动态变化、互相影响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学习信息反馈情况进行预设目标动态化调整。如幼儿对超出目标预设的某一故事情节的人物感兴趣,可以依据幼儿兴趣需要设定特殊情景故事情节进行二次设计,适时地将预期高层次目标转化为理性的低层次目标,以满足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欲望,激发其语言学习动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据此,可以使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创造性结合,从而高效推进幼儿园语言教学。

  (二)设计内容贴近生活,达到儿童化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教育要坚持兴趣性和多途径的原则。因此,教师在内容选择上更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自身感兴趣并愿意表达交流的阅读故事书,比如贴近幼儿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的,对幼儿价值观有启发性、教育意义且趣味性较强的寓言童话故事、绘本读物。要避免让幼儿让接受那些难以达成共鸣的、充满疑问的,有着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外童话故事。此外,教师有效的提问方式也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这需要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的心理动力,刺激其语言表达的欲望,增加其语言运用的机会。另外,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拓展,要求教师有敏锐捕捉教学切入点的能力。对幼儿兴趣点的启发式设计提问,不仅应着力于提高幼儿语言元素的“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语言知识的“流量”、“变量”,从而达到“增量”。

  (三)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实行多样化

  语言教育活动涉及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各层次各方面,因此教学形式也应该是贯穿于各科课程之中,形式多样的。班杜拉说过“儿童的语言教育不是一个内部成长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以及社会训练和时间而构成的”。[8]幼儿园语言讲述教育活动包括故事、诗歌教学,在方法上,教师还可以将语言活动贯穿于语言游戏、早期阅读与谈话中去,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幼儿更有兴趣的表达讲述,更能提高其口头书面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可为幼儿创造一定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采用分小组交流、个别辅导、重复式集体讲读形式进行教学,[9]在师幼共同读书、讲故事交流过程中,幼儿能对教师示范性语言中语法结构和规则进行选择性模仿,拓展其学习经验同时,强化其倾听、表述能力,激活其阅读兴趣,培养其早期阅读习惯。其次,多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增加亲子间互动的同时可令教学模式多样化。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户外活动,让语言教育形式贯穿于随机教学游戏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社会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另外,不同活动类型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活动方式。如讲述活动,就可为幼儿提供图片让他们以边看边讲的形式进行;如是表演活动,就应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法让幼儿亲身参与、大胆表达。这样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强化幼儿语言表达大有裨益,他们在感知、理解、体会这些语言材料时,也在观察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对提高其集体社交技能、倾听能力也有一定效果。

  (四)评价以儿童为本位,促进科学化

  1.评价要区别对待

  每个幼儿都是特殊的个体,她们有不同的智力、言语发展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也各有差异。因而教师不能仅根据一堂课的表现以偏概全的去评判幼儿智能的优劣,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层次做出科学合理评价,从阅读活动、鲜活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幼儿,让他自主地产生对语言丰富的表达兴趣。

  2.评价要正向化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越是对胆小怯懦的幼儿报以赞扬,强化其成功的语言表达经验,他们会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对幼儿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还能激起幼儿更多的语言学习热情,更能提升其交际、思维、学习的能力。

  3.评价要经常化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穿插于各个学科之中,有教师组织的随机的、有计划的语言教育活动,还包括自由活动时幼儿自主阅读绘本读物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对幼儿语言能力做出评价,能及时对教学目标、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不仅对幼儿语言能力水平的发展有利,也对教师素质、优质化教学质量有倚助性效果。总之,幼儿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匡正,方能使教师教的有效,幼儿学的有益。

【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提高08-10

如何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12-12

管理者提高沟通有效性的方法12-16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03-24

怎样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水平11-11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与禁区的研究论文08-16

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11-21

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育中表述的正确性12-20

幼儿语言教学的技巧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