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03-30 08:56:36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导语: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关系到一个人学习方向的选择,学生一旦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知识,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建良好的师生感情

  教育心理学调查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科兴趣有明显一致的趋势。师生关系良好的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好,对学科学习兴趣高涨;师生关系不良的班级,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展开,学生不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拿学生无可奈何,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因此,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培养学生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的核心条件。

  教师和学生之间长期的感情交流,使得教师们客观上成为学生兴趣的中心。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学生喜欢模仿他。教师的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感染。

  要使学生真正信任教师,教师一定是一个闻道在先,学有专攻的指导者。教师要用本身的行动直接影响学生,要做学生学习的最佳合作伙伴,而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合作伙伴感兴趣,有好感,甚至是崇拜感,这样的合作才能是融洽的,更有效率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动作,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我和我的学生不只是朋友,而是尽可能建立亲情,当然,这里的“亲情”不是当爹当妈。学生们都知道我是一个“黑洞”,他们和我说的任何话不会被传播出去。这样,他们找我谈心时有一个完全敞开的'心境,有什么问题,我都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但从不会告诉别人,他们在我这得到的是一种放松。

  二、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依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经验和个别差异,恰当地选择教育措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和以往整齐划一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教师就是一把抓,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班级所有的学生,没有考虑到他们在认知、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不能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的对接,学生的学习愿望得不到满足,自然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合格的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于胆汁质类型的学生,教师能够引导他们发扬热情、开朗、刚强、勇敢、坦率、独立性强等优点,克服脾气暴躁、不求甚解、感情用事、缺乏耐心与恒心等缺点。教师在批评胆汁质学生时,一定会注意不激怒他们。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善于引导他们发扬热情、思维灵活、善于计划、效率高、爱交际、乐于助人的优点,克服粗心、不踏实、缺乏专一性的缺点。

  在批评多血质学生时,能够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使他们把问题重视起来。对粘液质类型的学生,合格教师能够肯定他们踏实、稳重、善思考、有耐心与恒心、自制力强、组织纪律强、肯钻研等优点,克服他们淡漠、迟缓、固执等缺点。在批评他们时,教师能够注意做到以情感人,用情感去打开他们的心扉,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对于抑郁症类型的学生,合格教师能够引导他们发扬耐心细致、肯动脑筋、喜欢思考、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等优点,克服他们胆小、孤僻、怯懦等缺点。在批评他们时,教师能够耐心、委婉,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他们,更不会严厉地批评,因为教师知道这样做会极大地伤害经不起刺激的抑郁症类型的学生。

  合格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于知识接收快、好学、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加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知识;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要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遗漏,作业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三、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使得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授来进行,学生在被动地听讲,抽象地死记硬背,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入的理解,学起来感到困难、枯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多媒体具有声音、图像、动画、音乐等多种功能,立体、动态地还原了课本的内容,让以往平面的认知生动、形象起来,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神经,激起了学习的好奇心。以其清晰的图像,绚丽的色彩,生动有趣的动感画面深深地吸引每一位学生,毫无疑问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例如,在教《太阳》一课时,学生无法理解云、雨、风的形成,我在制作课件时,将云、雨、风的形成过程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回声》中的水波、声波的返回可用动态图片来突破难点。《黄山奇石》中黄山风景的神奇,《镜泊湖奇观》中湖光的秀丽都可用影像来突出重点,激发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的认知,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教师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得到更大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相关文章:

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03-30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兴趣03-31

如何培养英语学习兴趣03-31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04-07

如何培养数学学习兴趣12-06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04-03

如何培养与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05-08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计算的兴趣05-12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06-01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