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01 08:25:3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集锦(10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美。

  2、体验朗读童谣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7页、小鼓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2、活动难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体验朗读活动的乐趣。

  3、指导要点:运用肢体动作和敲鼓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四、活动过程:

  1、游戏“数一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敲鼓,幼儿听鼓声数数。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数。

  (3)幼儿数一数自己的手指。

  2、完整地欣赏童谣。

  教师先介绍童谣名称再朗读。

  3、学念童谣。

  (1)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读童谣。

  (2)教师敲鼓,幼儿跟着鼓声朗读童谣。

  (3)幼儿轮换动作(拍手、拍腿、跺脚)集体朗读童谣。

  4、表演童谣。

  幼儿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五、评价要素:

  能否边读边做动作,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六、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和巩固。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要求:

  1、通过看、摸、捏、闻等感知活动,了解自己的小脚丫及其简单的功能,初步懂得要保护好它。

  2、初步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并能产生愉悦的情绪。

  活动流程:

  1、回忆上次活动: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活动,说说自己的小手是怎样的?

  2、观察小脚:引导幼儿通过数数、捏捏、动动、比比脚趾大小、闻闻脚的`味道等活动,感知自己的小脚丫,了解其简单功能,并初步懂得要保护好它。

  3、给小脚拍照:通过踩脚印的活动,激发幼儿继续观察、感知自己小脚的兴趣,使幼儿体验到踩脚印活动的乐趣。

  4、延伸:将幼儿的脚印图布置于教室中,鼓励幼儿邀请自己的父母猜猜、找找自己的小脚丫。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对沉浮现象有兴趣。

  2.尝试运用借助辅助材料的方法,变化物体的沉浮现象。

  3.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体会发现沉浮现象与探索沉浮逆向变化的乐趣。

  材料准备

  1.水盆、操作盘、分类盒、记录表、笔。

  2.小泡沫板、不同材质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铁珠、乒乓球)、吸管、雪花片、瓶子、盒子、纸、木块、小木条、石子、海绵、树叶、羽毛、回形针,小铁夹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指导要点

  1.运用玩一玩的方法让幼儿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对沉浮现象有兴趣,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物体的沉与浮。

  2.通过分一分,让幼儿对沉、浮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尝试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之间轻重的不同。

  3.鼓励试一试,尝试采用物体本身的特点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浮着的沉下去,或是“站”在水中,并能用简单的图画记录探索的结果

  实施步骤

  1.提供收集的不同材质的材料,如小泡沫板、不同材质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铁珠、乒乓球)、吸管等等,让幼儿把让他们放在水中玩一玩,看一看,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供记录表让幼儿用简单的图画(如箭头向上表示浮,向下表示沉)记录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并用边连贯的语言交流记录的结果。

  3.按沉、浮现象的不同把材料归类分成两大类,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比较,了解一般情况下轻的东西会浮着,重的东西会沉下去。

  4.鼓励幼儿采用物体本身的特点(瓶子可装水)或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让浮着的东西沉下去,或让其“站”在水中。这时可增加一些材料,如橡皮泥,双面胶等可帮助物体增加重量,也可让沉浮物体粘在一起,或使材料的沉、浮现象发生变化。在幼儿操作成功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时,引导幼儿加重浮的物体一边的重量,尝试让物体“站”在水中。

  5.提供记录表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并进行交流与验证。

  6.在幼儿成功让一件物体变化沉浮现象后,引导幼儿挑战用不同的方法使这个物体继续变化沉浮现象,或挑战不同的材料变化沉浮现象,比比谁的方法多,谁让更多的物体变化了沉浮现象。

小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思路: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嚷着要吹泡泡,看着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泡泡在空中慢慢飘落,孩子们都会追着泡泡跑,用小手去抓住,然后大声叫着:“老师,我抓到泡泡啦!”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象是一只只回归到大自然的小鸟,此次活动就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吧!

  二、活动目标:

  ①、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

  ②、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③、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三、活动准备:

  ①、泡泡水

  ②、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四、活动流程:

  ①、开始部分

  ○ 开始部分带幼儿整队走到户外花园,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

  ○ 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②、基础部分

  ○ 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 教幼儿游戏的儿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 讲解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 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③、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课后放松活动,带幼儿一起观察地上的小草,说说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觉?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颜色并能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色彩魔法师

  2、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

  帮助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

  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

  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

  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

  以同样的形式替换不同的颜色。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好玩的游戏吗?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

  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

  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

  小猫的家是什么………,

  看!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

  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

  现在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二、幼儿动手染色

  1、趣味练习-色彩魔法师

  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

  2、幼儿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染色

  提醒幼儿颜料不要沾的太多。

  3、展示-彩色世界真奇妙

  幼儿介绍自己染好的“小手绢”。

小班教案 篇6

  大变小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认识一些常见的工具,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

  准备材料:

  1、各种食物:黄瓜、青菜、胡萝卜、苹果、大蒜、香蕉

  2、各种工具:剪刀、塑料刀、瓶子、一块抹布和一个框子

  指导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认识各种食物。

  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拿出水果和蔬菜来,逐个给孩子看。试着让孩子们说出名称、外形特征,让他们说出例如黄瓜属于蔬菜、苹果属于水果。)

  2、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师:“接下来马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小朋友仔细看!变!变!变!你们看我变出什么东西来呢?这些漂亮瓶子里都装了什么呢!”(让孩子们猜出是哪一种蔬菜或水果)

  3、师: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去吗?(引导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以拿出苹果试着放进瓶子里,让孩子们观察为什么放不进去,个别孩子在教师的帮助下说出:“瓶子太小,东西太大。”

  4、提问:“请小朋友猜猜瓶子里的东西是怎么装进去的?”(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地运用一些动作提示,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具。准备好瓶口不一的瓶子,拿出苹果示范一边切一边说出方法(怎样切)让他们知道大块的要放进大的瓶口里小块的放进小的瓶口里。大蒜可以先用剪刀剪开,然后再剥开。

  (二)基础部分:

  1、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改变物体大小

  师:“爸爸妈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刀子、剪刀、还有瓶子(出示给幼儿看)。今天你们也来当小魔术师,我们一起来变魔术,看看要怎样才能把桌子上的东西放到瓶子里去,等一下我要看看哪个聪明的小魔术师懂的把桌子上的东西装进瓶子里,好!小魔术师们去试试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真棒!你懂的怎样变魔术。真聪明,你懂的'把东西变小然后在放进瓶子里。”

  (1)教师引导幼儿将物体放进瓶子里

  师:“刚刚马老师发现XX魔术师与XX魔术师很棒!他们懂的怎么变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变魔术的。哦,他知道把大块的放进大的瓶口里,小块的放进小的瓶口里”

  3、师幼共同探讨。

  1》问题一:你是怎样把食物变进瓶子里去的?(引导幼儿说出可以把东西变小,用什么工具变小举例说明,例如苹果是怎样变小的用到什么工具、大蒜是怎样变小的用到什么工具)

  2》问题二:刀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怎样切才不会切到手呢?(引导孩子们观察幼儿园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孩子们幼儿园尚可提供的刀是安全的,但是家里切菜的刀是有危险的,不能玩。

  (三)结束部分:

  自然结束

  师:“小魔术师们真能干!都在变魔术,那魔术师的本领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漂亮的瓶子送给爸爸妈妈吧!”

  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很乱,我们一起来清理干净好吗?

小班教案 篇7

  电脑活动:学习正确开关机

  活动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开关顺序。

  2、 正确学会开关机。

  活动准备:

  计算机

  活动过程:

  1、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的面前是什么?

  电脑还在睡觉,真是个大懒虫,我们把它叫醒好不好?

  2、 师:把电脑叫醒前考考小朋友一个问题,你们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幼儿回答)

  有的`小朋友说穿衣服,有的说洗脸,再想一想,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睁开眼睛)

  电脑也一样,第一步我们要让电脑睁开眼睛。

  3、 教师示范开显示器,同时提醒幼儿注意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4、 出示“POWER”标志并轻按,指导幼儿练习。

  师:按下它之后,你发现什么?

  (左边三个灯同时闪一下,第一个变绿,另两个熄灭。)

  现在电脑就可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

  5、 教师用金山画王示范作画。

  6、 师:电脑给我们画了几幅画,现在它累了,我们让它休息吧。

  7、 教师一步步示范关机,重复几次。

  8、 幼儿学习关机,提醒幼儿关显示器。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能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3、能愉快地参与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两张、方形、圆形、三角形宝宝卡片各一张。

  2、三种形状的实物挂牌(与幼儿人数相同)。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师:小朋友,图形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吗?(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2、师: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

  师: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小结)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二、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1、小朋友,图形王国的宝宝要到草地上去玩了,你们能帮助图形王国的这些宝宝送回家吗?

  哎呀,形状朋友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了。先看看哪些图形宝宝在草地上玩?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说一说。

  如:皮球是圆圆的,是圆形妈妈的孩子。电视机是方形的',它们是方形妈妈的孩子。帆船宝宝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妈妈的孩子。

  2、小朋友真棒,帮形状妈妈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三、游戏:找朋友师: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现在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呀?找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做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四、幼儿操作:喂图形娃娃吃饼干。

  哎呀,图形王国的宝宝们饿了,我们送点饼干给宝宝吃吧。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干,方形宝宝喜欢吃方饼干,三角形宝宝喜欢吃三角形饼干,请小朋友给图形宝宝送饼干吧!

  小朋友真能干,把饼干送到形状王国去吧,和那里的形状宝宝一起分享。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综合运用搓、团圆、压扁、粘合、捏等技能,表现出常见的水果特征。

  2、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捏出自己喜爱的水果。

  活动准备:

  1、橡皮泥若干盒。

  2、泥工板若干。

  3、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夏天来了,水果也多了起来,小朋友知道夏天有那些水果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夏天有西瓜,李子、桃子、黄金瓜、梨瓜等等,那这些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水果的特征。

  1、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特征。

  教师:今天,胡老师带来了许多水果的图片,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水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

  1、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些水果的制作方法。

  教师:刚刚我们看见了那么多的水果,今天,胡老师就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用橡皮泥做水果,好吗?

  教师:苹果是圆圆的。上下有小坑。可以先把橡皮泥团圆,再在橡皮泥的上下压按出小坑。香蕉是弯弯长长的,可以把橡皮泥搓成长条以后弯曲而成。西瓜可团圆后在捏长一下,把它变成椭圆形。

  教师:小朋友还可以再想一想,你还吃过或看过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形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可以自己试一试,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看看应该怎么做。

  三、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幼儿作品。

  1、教师请小朋友起来说一说自己做了些什么水果,是怎么样做成的,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学说邀请小动物的话。

  2、乐于参加阅读活动,知道拉便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一一个故事吧,故事里面有个小朋友叫多多,今天多多要找个动物朋友来玩游戏,它会找谁呢?

  二、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1、狗

  师: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多多想和小狗玩,应该怎样对小狗说呢?

  师:那多多是怎么说的呢?(录音)你听见了吗,多多是怎么说的?

  师:多多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小狗,小狗有没有和他去玩呢?(录音)

  师:小狗是怎么回答的'?看来小狗有事不能和多多玩了。

  2、兔子

  师:多多继续去找朋友玩,看看他来到了什么地方?谁会住在花丛里呢?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小兔。

  师:多多想和这只小兔玩游戏,于是,他就对着这只小兔子说:(录音)

  师:他是怎么说的?你们能像多多一样用一个请字,来邀请小兔吗?现在你们是多多,小兔在这里,你们来邀请他吧。

  师:小兔子答应去玩了吗?小兔说,我现在有点忙,也没有答应,他好像也有事要忙。

  3、牛

  师:多多来到了农场里。瞧!多多在干什么呢?他拉的是谁的尾巴?我们听听这个小动物的声音吧?(放小牛的叫声)

  师:是谁呀?

  师:多多肯定想和小牛做游戏,你猜到多多会对小牛说什么了吗?一起说出来

  师:刚才小狗小兔都没有答应,这回小牛会答应去玩吗?

  师:我们来听听看小牛怎么说?多多和小牛的话可真有意思,我们来做一做多多和小牛吧。

  4、

  师:想想,多多找了几个朋友一起玩?

  师:多多找了半天也没有找一个愿意和他玩的朋友,你觉得他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你有什么办法让他快乐起来吗?

  三、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1、师:听了你们的话,多多笑了,可是他心里还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小动物都不来玩游戏,他们都说:有点儿忙。他们在忙什么?

  2、出示小狗家、花园、农场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声音?我们走过去看看,地上是什么东西?

  :现在你知道了吗?刚才小动物们说:我现在有点忙,意思是,小动物朋友们都在忙着干什么呀?拉便便呢!所以不能和多多玩,其实他们还是很喜欢多多的

  3、大家玩游戏

  师:现在,大便拉好了,大家和多多一起快乐玩在一起。突然多多停下来不玩了,他转身朝自己家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儿忙。

  师:奇怪?多多忙着跑到家里去干什么呢?

  四、完整欣赏

  师:你们玩游戏的时候,有遇到想拉便便的时候?能不能多玩一会儿再去便便呢?为什么?憋着便便,肚子会不舒服,有时还会弄脏裤子,

  :便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了便意就应该马上去拉掉它!今天多多找到了朋友,玩得真开心,现在我们回教室也去邀请几个朋友做游戏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精选)小班教案10-02

小班教案[精选]11-05

小班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