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18 08:12:2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集合4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集合4篇)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

  1. 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回答)

  2. 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 自渎课文

  1. 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 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 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1. 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 (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 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 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三,写字教学

  1. 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 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2.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3.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 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 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

  2. 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 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 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 诗人看到了什么 (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非常活泼可爱,喜欢蹦蹦跳跳,但是他们的动作还不是协调,我根据幼儿思维形象,对扮演小动物非常感兴趣的特点,设计了小班体育活动"小白兔采蘑菇",以小白兔跳小沟、爬山坡、钻山洞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动作变得协调。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立定向前蹦跳,提高动作协调性。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彩色熟料板,录音机,磁带,蘑菇。

  2、场地布置如图。

  小沟斜坡山洞蘑菇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幼儿扮演小白兔以各种姿态睡在菜板上,老师扮演兔妈妈也作睡觉姿势,然后以故事形式带领幼儿听着音乐做韵律活动)"宝宝们,天亮了,让我们来刷牙,洗脸,梳头,照镜子"。

  2、基本部分:

  (1)继续以故事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双脚并拢立定向前跳的方法。

  兔妈妈:今天天气真正好,妈妈带小兔一起去采蘑菇,但是蘑菇地四周都是小沟,怎么办呢?(跳过去)对,我们可以跳过去,现在你们每人有以一块塑料彩板,大家找一个好朋友搭成一条小沟跳一跳。

  小白兔结伴分散练习(在练习过程汇中,教师注意指导幼儿双脚并拢,两手可以前后摆动,用力向前跳起,这样就能跳过小沟。)

  幼儿集中,请跳的`好的小兔示范给大家看。(教师强调动作的要领)

  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2)以游戏"小白兔采蘑菇"的形式复习跳、钻、爬等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搭一条小沟,妈妈要带你们去采蘑菇了。

  提出游戏要求。

  兔妈妈:现在我们都学会跳过小沟,妈妈可以带小兔去采蘑菇了,路上要跳过小沟,爬过山坡,钻过山洞,才能采到蘑菇,我们跳的时候双脚并拢向前用力跳起,爬山坡时要手、膝盖着地爬钻山洞到头,身体不能碰到山洞。

  幼儿集体游戏。(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第一次:小白兔采完蘑菇再次钻山洞,爬过山坡,跳过小沟回到家。兔妈妈:"天黑了,我们睡觉吧。"(大家蹲下做睡觉样子)

  第二次:兔妈妈:"天亮了,我们再去采蘑菇吧。"小兔们再次跳过小沟,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再次游戏。

  3、结束活动

  兔妈妈:蘑菇采完了,我们高兴不高兴?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跳舞吧!小白兔听着音乐跟着妈妈跳着舞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有表演的兴趣。

  2、感受音乐的快慢,并能用相应动作表现。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1、小围裙、音乐、录音机。

  2、玩过“买菜”游戏。

  活动过程:

  (一)律动“买菜”:

  1、师:系上了小围裙,你们是谁呀?(幼:我们是快乐的小厨师)师:小厨师们!(哎!)挎上小篮子!(噢!)一起去买菜!(好!)

  2、听“开汽车”音乐“上菜场”。

  3、律动“买菜”:齐念:走一走、看一看,小菜场、真热闹,荤菜蔬菜样样有,红萝卜、绿青菜,新鲜黄瓜摆一排;小螃蟹、大甲鱼,鸡鸭鱼肉任你挑。(边念边做拍手跺脚等动作)师:红萝卜、绿青菜——妹:我要买!师:小螃蟹、大甲鱼——弟:来两只!师:新鲜的鸡鸭鱼肉——众:我们要!齐:荤菜蔬菜买一篮,开上汽车回家喽!

  4、听“开汽车”音乐回家。

  (二)欣赏音乐“切菜”

  1、师:你们买了什么菜呀?(萝卜、青菜、鱼、肉等)这么大一块肉,该把它切小了才能烧,怎么切呢?(很慢、很用力的)

  2、师随慢音乐做切大肉动作。

  3、幼儿随慢音乐做切大鱼、大肉动作(配上嘿—嘿—)。

  4、听快的音乐,让幼儿进行对比:你们听,这段音乐是在切大鱼大肉吗?是在干什么?(切大鱼大肉可真累,所以很慢、很用力的.;现在的音乐很快的,就象在切蔬菜,因为蔬菜比较嫩、容易切。)

  5、一起听快的音乐切蔬菜。(配上笃笃笃,笃笃笃)

  6、听快慢交替的音乐做相应的切菜动作。

  (三)结束部分:复习歌表演“办家家”。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有效地结合家长、社区资源,并把活动转移到了饭后的厨房里,让幼儿通过进入厨房实地观察、提问,从而对厨房的布局、厨师的装扮和所用到的工具、厨师一天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分享感想的过程中,幼儿无不感到厨师的辛苦,觉得今后一定要节约、爱惜饭菜,活动达以很好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感受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最后不分家的美好情感。

  2. 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初步了解物体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形状特征。

  活动准备:

  草地背景图、老公公、老婆婆、桌子、凳子、南瓜、房子、杯子、被子等贴图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当中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吗?

  还有哪些东西是方形的呢?

  师:生活当中有好多圆形的东西也还有好多方形的东西。今天,徐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和圆形方形有关系的。

  二、 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 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好,就这么定了,那分就分吧!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分家是什么意思吗?

  师:分家就是老公公和老婆婆要分开来住了,他们用的东西也要分开来了呢

  师:你知道老公公要分什么形状的东西?老婆婆要分什么形状的东西呢?

  幼儿:老公公要分方的东西,老婆婆要分圆的东西。

  2. 讲述故事,一边出示图片

  师:那请小朋友再来听听看刚才的故事,你们要听清楚老公公和老婆婆到底分了哪些东西呢? 故事名字就叫《方脸和圆脸》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出示老公公老婆婆)

  师:你们看老公公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老婆婆的脸是什么形状的?

  3. 讲述故事,一边出示图片

  师:老公公个子高高的,挺瘦——那分就分吧!(黑板分开)

  师:老公公和老婆婆要分家了,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来帮帮忙,一起来给他们分家吧!

  4. 幼儿操作分家

  教师一边引导幼儿说一边将东西分给老公公老婆婆。

  5.讲述故事

  师:老公公站在院子里说,凳子是方的归我。老婆婆说:钉子是圆的,我得把凳子里面的钉子都给取出来。

  (出示破凳子图片)

  师:哎呀,凳子都坏了。

  教师一边出示被子一边说故事:

  师:被子是方的,但是被面上的花纹是圆的。你们说该怎么分呢?

  师:好好的一条被子破了,好可惜啊!

  师:你们看,房子是方的,但是窗户是圆的。你们想:老公公老婆婆还要继续分家吗?(幼儿回答)

  师:如果房子分了以后,房子还能住吗?

  6.讲述故事

  师:老公公和老婆婆再相互一看,他们会发现什么呢?

  师:你们看,老公公的脸是方的`,但是他的眼珠子是圆的。老婆婆的脸是圆的,但是她的两颗门牙是方的。这还要分吗?

  师:哈哈,老公公笑了

  呵呵,老婆婆也乐了!

  老公公和老婆婆说:不分了,不分了,我们不分家了!(把房子合拢了)

  师:看到老公公和老婆婆不分家了,老公公老婆婆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啊?你们高兴吗?

  师小结:原来故事里面有的东西是圆的,有的东西是方的。他们是不能分开的,就像老公公和老婆婆不能分开一样。

  三、 完整欣赏故事

  师:我们再来完整的听听这个故事吧!——《方脸和圆脸》

  教师讲述故事

  四、经验延伸

  师:除了故事里面,有的东西既有圆的又有方的,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东西呢!

  师:徐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既有圆又有方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比如:火车,它的车厢是方形的,它的轮子师圆形的。如果没有了方形的车厢,火车就不能开,如果没有了圆形的轮子,火车也不能开了。

  比如:电脑,它的屏幕是方形的,它的底座是圆形的。音响是方形的,按钮是圆形的。

  比如:洗衣机是方形的,它的门是圆形的。

  小结: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它们就像好朋友一样紧紧地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呢!

  请你们回去以后再在找一找有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精选]小班教案10-08

【精选】小班教案10-09

小班教案11-08

[经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精选]11-05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