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开课教案!小班律动活动《小手爬》教学设计分享含反思

时间:2024-04-03 07:40: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公开课教案!小班律动活动《小手爬》教学设计分享含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公开课教案!小班律动活动《小手爬》教学设计分享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公开课教案!小班律动活动《小手爬》教学设计分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2.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创编歌词和动作。

  3.感受韵律活动的乐趣,懂得勤洗手、勤剪指甲,爱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重点:

  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活动难点:

  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创编歌词和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小手爬》

  2.音乐课件:《讲卫生爱护小手》

  3.幼儿课前熟悉《小手爬》歌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点鼻子”、“爬山”,引起兴趣,了解巩固对身体部位的认知。

  1.教师用手和幼儿亲切打招呼,然后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师:我们一起来点点身体上的部位,老师说什么,小朋友就点什么,准备好了吗?

  2.师:现在老师的速度要加快了,看看谁指的又快又准确,小耳朵竖起来,听仔细了。

  3.师小结:小朋友真是聪明,都能认识自己身体的部位了。

  4.师继续“爬山”游戏:“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五妞妞,来爬山,爬呀爬呀爬上山”。听,小手要去干什么?(爬山)你爬过山吗?从山的哪里爬?爬到哪里?然后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从山脚爬爬到山顶再下来回到山脚,向上爬越来越高,向下爬越来越低。

  二、学习律动,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创编歌词和动作。

  (一)幼儿学做律动。

  1.教师示范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以较慢的速度边念边示范。“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背上”。让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头顶上和脚背上。

  2.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学习小手爬。

  3.师:小手说他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来听听看看,它是怎么唱的和玩的。幼儿听音乐看课件,教师示范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教师完整示范表演,突出在每句结束时小手爬到头顶上或小脚上,引导幼儿关注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4.教师带领幼儿跟琴声一边唱歌一边做小手爬的动作。师:小手说爬的太慢了,要快快爬呢!可以吗?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速度一起演唱与做动作。

  5.师:这首歌里的小手真可爱,爬来爬去到处走,在小手向上爬和向下爬的时候,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借助琴声和肢体手势动作来让幼儿理解:小手爬到头顶上的时候,音乐慢慢高起来,小手爬到脚背上的时候音乐是慢慢低下来的。

  6.听音乐师幼共同做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

  (二)替换歌词和动作,幼儿仿编。

  1.师:小手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小脚上,还能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幼:肩膀上、鼻子上、眼睛上、嘴巴上、耳朵上……引导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做一做。

  2.师:小手除了用爬的动作,还会用哪些动作来爬山呀?引导幼儿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做仿编的新动作。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替换歌词,如跳呀跳呀…一跳跳到…滑呀滑呀,……一滑滑到…引导幼儿一起唱唱、做做。

 三、观看音乐动画片,提升幼儿生活经验。

  1.师:小手除了会爬山,还能做什么?(洗脸刷牙吃饭等)小手灵不灵巧?本领多不多?对我们重不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

  2.播放音乐动画片课件,提问幼儿如何爱护和保护好自己的小手,引导幼儿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动:引导幼儿课后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来玩这个韵律活动。

  (三)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引导幼儿尝试两两合作创编韵律活动,继续感受随音乐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

  2.鼓励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进行评价。

  音乐活动《小手爬》课后反思:

  1.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首先,我以打招呼的形式和幼儿互动,引起兴趣,拉近距离,然后以“点鼻子”的游戏了解和巩固幼儿对身体部位的认识,为后来幼儿创编小手爬的位置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一边念着歌词“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背上”,帮幼儿提取节奏,然后配合用肢体语言表演,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示范,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小手向上爬到了头顶,向下爬回了脚背。接着通过听琴声和观察教师手势语感知音乐从低到高,小手从下往上爬,音乐从高到低,小手从上往下爬,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在创编环节,由于前面铺垫较好,幼儿基本都能完整创编歌词和动作,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独立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幼儿通过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在体验和模仿中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学会了律动的动作,整个活动过程轻松而愉悦,基本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但由于是小班幼儿,对通过听来感受音乐旋律的上下行并表现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老师的多方引导和帮助才能做到。

【新公开课教案!小班律动活动《小手爬》教学设计分享含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律动教案《小手爬》(通用20篇)07-01

小班律动教案《小手爬》(通用19篇)04-12

小班律动教案《小手爬》(通用21篇)07-05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手爬》05-25

小班音乐活动《小手爬》教学设计(精选13篇)07-05

小手“爬”小班教案04-28

小班音乐小手爬教案04-25

小班音乐教案小手爬06-13

小班音乐教案:小手爬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