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5 10:44:41 松涛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1

  在上完一班的《图形的魔术组合》这一节课后,发现同学们对图形的组合已经出现模式化,结果作业交上来不是很理想,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作。

  在万般焦急之时,我忽然想到之前在《少儿书画》一书见到教师在教学生画画时是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表现绘画过程的。

  于是,在上另一个班时,按照此种方法,我在

  1导入夏加尔的作品《我和我的村庄》时,利用作者夏加尔的口吻编成离奇的童话故事将其绘画过程和目的连起来,发现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

  2于是我便顺势按照此种方法介绍书中学生作品,并要求学生自己编排故事情节创作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

  童话故事就像指南针一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集中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勇于尝试;在思想和故事情节跳跃的过程中找到图形的.魔术组合的诀窍——逆向思维.

  3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已经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形成了大量的离奇的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可见同学们肠道了逆向思维的甜头。

  我想最近几年流行的沙画也是因为互动、时效性、故事情节而取胜的吧。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2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花衣裳》一课为例,请学生做服装设计师,为动物去参加歌唱晚会做服装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喜爱的动物制作迷彩服,并发表“动物模特”演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

  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

  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3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经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学生自己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手操作,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究、从对体的进一步认识到对面、线、点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借助课件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的生活图片中,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平面和曲面、直线与曲线的区别,再利用生动形象的动漫课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在欣赏美丽图案时,又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感受,通过学生触摸书本和杯子,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培养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4

  在这节课中,虽然我能有效的在四十分钟内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但是在讲授中真正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归纳总结的时间过少,

  以至于部分学生还是被我的教学方式牵着鼻子走,思维没有被打开。并且本节课的内容由于图片信息量大,虽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但也导致部分学生只看到了图片中绚丽的物体,反而乱了学习心绪。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小组自主合作,但在这节课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表现的并不突出。课后,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我想一方面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另一方面更要积极去备好每一个学生(或者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然后根据自身的素质,学生的不同特点,老师做好引导,逐步把课堂真正还原于学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被动的`学而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由怕学而变成好学。并在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及时梳理知识,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造意识。

  一节课虽然很短,但却留给我的财富却很多。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上课也很有热情,可也就是这种热情,让自己的课堂总是满堂灌式的,而忽略了学生的“消化”功能。通过这节课,通过评委对我的点评,我明白了,知识点的讲解不在于多,而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总结;习题的练习不在于杂,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很庆幸自己能参加这次比赛。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5

  岭南版美术教材第一册的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点线色,你我他”,结合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状况,在教学第三课《手拉手,找朋友》一课中,我设计了增添了《美丽的鱼》这一课时,把它带进一年级小同学的课堂后,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下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点、线、色无处不在,它们更是孩子们绘画的'具体“使用工具”。经过了前两个课时的教学后,学生对点、线、色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在第二课时中,教材选举的两幅画《鹭鸶》和《抽象画》,只是更加具体的将知识点展现的学生的眼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但在具体的实践上,我觉得应该有更生动的课堂,用以对重点知识的深入消化和理解。《美丽的鱼》一课,就是在我的这种想法下设计产生的。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6

  这节课的教学,整个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斥着轻松愉快的气氛,而那一张张稚嫩又充满想象的作品更能印证我的设计初衷是正确的。而我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后,也进行了细细的思考:孩子们的美术课是不是必学按照教材的编排有序地展开?现在,我可以很清晰地告诉自己一个“不”字。教材内容的编排固然有它循序渐进的科学性,但面对孩子们不同的需求和求新的想法,教师应该可以灵活地处理现有的教材,适当地融入一些既具创意又轻松活泼的内容,以满足学生处在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能对教材内容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更加具体的应用。由此,我也能深刻地体会到,每位老师手中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为我们上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依据与可能,但若要上好课,仅仅依赖这些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从他们渴望触及的地方出发,将教材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这样不仅学生能学得更好,对于老师自己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这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学生在图案的设计上,突破还不够,大多沿着老师的设计方向进行设计,这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要多一些,多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7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让学生了解还有这样一种画法,可以用许多的多彩的点点完成优美的作品。从而使学生明白点彩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技术。这将为后期的探索和创作打下基础。在学生明白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后,就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点彩的方法进行色彩的练习了。

  由于点彩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的,因此学生的兴趣容易被调动起来。但是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点彩的画法。为了学生便于接受我演示画了一棵点彩画法的树木,在演示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可以创作自己想象中的神奇的树。还要告诉学生点彩的画法通常要分为很多的层次,不是一层就可以的。在有阴影的'比较暗的地方甚至画几层,层数决定了轻重。当然画出的点也可以在形状上、轻重上、颜色上增加层次感。通过学生的练习我发现有的同学不会用巧劲,用了很大的力却得到了很轻的点点。画面的层次少,有的同学还很急躁,画2层就不画了,甚至于有的同学点的还挺凌乱。对于这样的同学我进行了个别的辅导,虽然有写改善。但相对于聪明的学生来说还是落下了很多。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提醒学生点点是一个丰富的世界,用点彩可以画很多优美的作品,但我想提醒你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毅力,都要动脑筋,这样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8

  在美术课上,美术老师指导我们画点彩画,虽然我们有些不是很懂,但是我希望能够画的很好,因为我准备了许多材料。

  前一天晚上我早已找出我心爱的彩色铅笔,放进书包。

  美术课开始了,老师一步一步教我们做点彩画。首先要用彩色铅笔将画的轮廓点出来,再用不同的颜色笔慢慢地点出画中的内容。说说很简单的,可是动起手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点的'时间长了,眼睛会出现疲劳,看的画会模糊。

  想来想去,不知道画什么画好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教室的墙上正好贴着一张飞猫的画。我就偷懒依葫芦仿照下来了。我拿出黑色的笔在本子上勾勒出飞猫的身体的轮廓,耳朵和四只用淡蓝色,眼睛用淡棕色,身上用了黄色。为了使画更生动,还在飞猫周围画了小星星等其它东西作为装饰,终于我的第一幅点彩画诞生了。

  我期望老师可以给我一个高分,这样也就能将画贴在教室的墙上了。最后我没有如愿,不过我会继续努力,下一次画的和王轶恺一样的好!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9

  第一类,理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根本联系和区别。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无论哪一种用法,都离不开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是社会上传统的用时方法,它和24时计时法相比较,无非是重复读一次那12个数字,结果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3时,……两个12时。例如:钟面上的1时,当天的午夜有一个1时,它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到了中午仍有个1时等。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但和12时计时法的读时方法不同。也就是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不重复读,而是出现连续的读用方法。例如:从午夜的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那么1时后面的2时就续读作14时……,读到午夜的12时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时。通过黑板上的钟面,使同学们产生对家里的钟面的联想。通过老师的反复对照读法,使同学们也能很好区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下面的实际计算打下坚定的基础,有了概念,同时,也就有了有计算的.基础,这就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第一阶段。

  第二类,简单间隔时间的计算。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讲清24时计时法的概念之后,就要进入实际的计算的教学。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往往存在着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在实际的计算中总是糊里糊涂的。例如:一列火车10:22从首都北京发车,19:29到达沈阳。求列车的运行时间。还有,一场 演唱会从8:30开始到14:30结束,求演唱会演出的时间等。这类的计算问题,都可以概括出一个简易的公式,让同学们像应用其它的公式一样,轻松地把数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刻求出。那就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运动时间。这个公式即通俗易懂又涵盖了很多问题的时间计算。对于同学们来说,在老师的启发下是很容易接受的,运用起来也颇为方便。关键是公式中的运动时间这个概念要让同学们理解好,它代表了很多事物的运动时间,接近的有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等,有些事物虽不接近行走,但也是运行的事物,有如:比赛、会议、义务劳动、演唱会等也都可看作运行的事物,只要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可以代入这个公式中求出运行时间。在掌握了这个公式以后,有关的运行时间的计算就彻底的解决了。同学们运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的时间计算问题,就非常的灵活和得心应手了,这样一来,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 篇10

  《每天进步一点点》这节课在教学开始时我设置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头——引用童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我用童谣让学生明白不要认为事情小而忽略,一心只想做大事,只有每一天进步一点点,自己才会不断进步!这样我抓住主题引入让学生对书中的故事讲的道理也明白,自己的思想也会改变,自己才会进步!接着我让学生看教材上引用的佳佳的故事:佳佳心想妹妹掉进水里,我就去救她,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呀!可是妹妹让他陪她玩,佳佳却说:“快走开,我是要做大事的!”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每天进步一点点应该从小事做起,而不是异想天开!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隔一两天就做一件好的小事,日积月累,每天一点的进步,累积成一个月或者一段时间后质的飞跃,教材上的一句话说得真好:做大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吃惊。

  在学生明白每天进步一点点才会慢慢进步一大步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进步的方面,比如:打球、踢毽子、画画、讲故事、学习等等。我当记者采访提问:你哪一些地方进步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进步的地方,有话可说,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学习使自己进步!下课后,有了这个灵感掀起学生讲故事、踢毽子的浪潮。这就是学以致用,润无心无声的效果,课堂与生活结合,生活与课堂结合,学生下课后玩得开心,有秩序,这样课外活动安全了!

【点和线美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点和线教学反思11-07

画地球上的点和线教学反思11-05

点和线教案01-18

美术点的集合教学反思12-14

幼儿点和线教案11-24

点和线教案13篇01-18

点和线教案(13篇)01-18

《线的认识》教学反思09-20

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的三点区别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