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自然教育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04 16:06: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社会自然教育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自然教育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社会自然教育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

大班社会自然教育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1

  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开启儿童的智慧是彩泥教育的益智功能。彩泥作为三维空间艺术,最能激发儿童空间形象思维,培养其手工制作是开发儿童右脑智力的最佳方法。活动中了解小熊,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小熊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积极参与制作的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泡泡泥(棕色、黑色、白色)

  2、背景音乐:《王老先生有块地》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哈喽!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芳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泡泡泥吧,看看今天我们要捏的就是这只超可爱的小熊,这只可爱的小熊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用到三种颜色的泡泡泥(黑色、棕色、白色),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来捏这只可爱的`小熊吧!

  二、新授:

  第一步:

  1、取棕色泡泡泥(量根据自己要做的小熊大小来定)反复揉搓,搓圆作为熊的头部;

  2、取两份少量棕色泡泡泥搓圆压扁作为小熊的耳朵;

  3、取少量黑色泡泡泥俩等分搓圆压扁作为小熊眼睛;

  4、取白色泡泡泥搓成棒球形压扁,放置眼睛下方;

  5、取黑色泡泡泥少量搓圆作为小熊鼻子;

  6、然后取少量黑色泡泡泥搓条状,放置小熊胡须。

  第二步:

  1、取略多于头部的棕色泡泡泥搓椭圆作为小熊的身体;

  2、取四等分棕色泡泡泥搓成水滴状作为小熊胳膊和腿,其中胳膊略细一点;

  3、取少量棕色泡泡泥搓圆放置小熊尾部;

  4、稍作调整,大功告成,有没有很可爱?

  活动延伸:

  送小熊回家

  活动反思:

  近段时间,孩子们对泥工特别感兴趣,一有机会便将泥工的工具抱在手中爱不释手。今天,在孩子们的期待声中,泥工活动终于要开展了,看他们兴奋的劲儿,好象从没玩过橡皮泥似的。在我讲解的过程中,已经有好几个幼儿在位子上跃跃欲试了。好不容易听我讲完了,全班孩子几乎同一时间拿起橡皮泥就捏。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老师喜欢学生踩着他的脚步向前,若有不同意见和想法就一干子打散,以致我们都不敢有特别的想法,墨守成规、思维束缚。

  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都不是我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只要孩子喜欢参与,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愿意将自己最好的宝贝展示在其他人面前这就够了。

  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的人,他不是一样东西,不需要用一个模子来刻画他的人生。学前期的孩子是最天真、童趣的,他们有着各种有趣奇妙的想法,我们老师要做的不是统一他们的想法,而是要好好好护他们的奇思妙想,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与看法。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儿童,不要用同一种目标去规定所有的儿童,请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广阔的天空!

大班社会自然教育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蚕的外形特征,在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知道蚕的用途。

  3、萌发幼儿爱护小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蚕的外形特征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蚕的生长过程视频、蚕的生长过程PPT

  2、蚕、桑叶、字卡:蚕

  3、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师:“有个姑娘真可爱, 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 织成丝绸做穿戴”。(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猜的非常对,谜底就是“蚕”(学习字卡:蚕)

  二、幼儿分组观察蚕,了解蚕的外形特征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蚕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今天杨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的蚕宝宝,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一起看看蚕宝宝是长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已经观察过蚕宝宝了,那我要请小朋友说一说,蚕长什么样子,用手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它吃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三、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吗?现在请小朋友观看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蚕的生长过程吧,在看的过程中要思考两个问题: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 (幼儿观看视频)

  2、教师提问,请幼儿讨论并回答问题。

  (1)师:现在视频看完了,我要请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蚕宝宝生长分为几个阶段?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幼儿讨论)

  (2)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幼儿回答)

  四、出示PPT,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看看小朋友说的对吗?(观看PPT)

  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蚕卵、幼虫、蚕茧和娥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飞走了。

  四、简单了解蚕的用途

  师:蚕的用途特别多,那小朋友知道蚕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回答)

  师:蚕屎可做枕芯,还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还可以做成蚕丝被,冬暖夏凉盖起来特别舒服,蚕有好多好多的用途,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不能随便伤害它。

  四、活动延伸:绘画蚕宝宝

  师:今天我们认识蚕宝宝,也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了,那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可爱的蚕宝宝吧

  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特别是观察蚕的外形特征时,幼儿更是兴奋,最大限度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丰富巩固了幼儿对蚕宝宝的知识,培养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