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上课的提问技巧

时间:2022-06-03 15:26:14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的提问技巧

  导语: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良诱人”。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的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的提问技巧

  一、抓住机会,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且积极。

  二、提问要变直为曲,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则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这样的提问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无论是因文解道,还是因道解文,都要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实际,开启学生心扉,激起学生思想波澜,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开动脑筋,深入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风筝》一课中结尾一句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针对这句话,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说“倒不如躲到严冬中去”,而又为什么说“四周又明明是严冬……”,应怎样理解?学生各抒己见,终于弄清了鲁迅先生正是在这一句看似矛盾的语句中,深刻地揭示出了“‘我’沉重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悲哀,无可摆脱的。只有希望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见不到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而‘我只感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更是指心头的悲哀。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却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这样的提问,就能激励学生,启发学生思维。

  三、提问要有实用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实用价值,或与课文内容有联系,或对作品形式有认识意义,或对学生的思想具有教育意义。总之要做到实用,不要让无实用价值的问题占用宝贵的时间。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

  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不可能回答上。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

  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

  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提高思维能力了。

  四、提问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还应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联想、比较、运用。在教学中,找准教学突破口,巧定教学切入点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我们可以先找出课文中的“文眼”或总特点,再进行提问,让学生讨论“文眼”的含义,归纳课文总特点的具体表现。如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可以提问学生:天赋极高的方仲永为什么最终落得“泯然众人”的结局?教师应引导学生扣住文中有关语句加以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思考,力求得出全面客观的评论。这样,学生至少可以从“秀才”、“邑人”与仲永之“父”三个方面找到问题的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的提问技巧】相关文章:

沟通提问的技巧03-22

沟通提问技巧02-25

幼儿园教师的提问技巧09-27

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07-10

沟通提问技巧大全03-26

幼儿园小班教师提问的技巧03-31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技巧12-28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怎么提问12-01

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提问的技巧04-07

幼儿园课堂提问技巧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