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4 09:49: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3篇【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3篇【通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2、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3、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排列轨道示意图(1.长度相同轨道不同2.长度相同轨道相同)

  2、记录表2张

  3、每人10块骨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1、教师出示骨牌,讲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和历史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种特别的游戏——多米诺骨牌。什么叫多米诺骨牌呢?多米诺骨牌是个外国名字,他其实就是一种用木头、骨头或者塑料做成的长方形骨牌。虽然这个多米诺骨牌有一个外国名字,但是它实际上起源于我们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2、教师演示玩法,提醒幼儿注意排列的特点。

  师:“(一边说一边出示自制骨牌)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10块骨牌,注意在排列的时候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用手指轻轻推动第一块,我们就可以看到后面的骨牌跟着倒下了。(电视机出现教师事先排列好的骨牌),你们想来试一试吗?开始吧。”

  (二)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1.幼儿个人自由探索,初步尝试多米诺骨牌的玩法

  幼:利用10块骨牌排一排,推一推,可以反复的`实验。(老师辅导,反复强调骨牌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并及时给予帮助,观察幼儿操作过程中的亮点。)

  师: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把骨牌放在一个盒子里。

  结束提问:骨牌好玩吗?你成功了没有?

  幼1:我成功了,我把骨牌一块块竖起来,轻轻一推就倒下了。

  幼2:太好玩了,我排了3次3次都成功了。

  幼3:我没有成功,前面几块倒下了,可是最后2块没有倒下去。

  师: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说一说骨牌为什么会一块接一块地倒下?

  幼:我看到是第一块倒下去时碰倒了第二块,第二块倒下时又碰到了第三块,这样一块接一块就全倒了。

  总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厉害,很快就会玩骨牌游戏了。有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说看到第一块碰倒第二块,第二块碰倒第三块…对了,这就是推力的作用,使得骨牌依次倒下去,就像a小朋友推b小朋友,b小朋友推c小朋友一样。还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成功也没关系,下次排列时只要把骨牌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排列的一样就可以了,加油。

  2.探索规律之一: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师:老师带来了2幅长度相同轨道不同的轨道图,请和边上的小朋友两两合作,用盒子里的骨牌排列在轨道上,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排好后数一数轨道上用了多少块骨牌。(出示轨道图1)

  (1)

  师:为什么有的组排得快,有的组排得慢?(排得快的组每个小朋友都合作得很好,排得慢的组也要象他们一样更合作才行)。

  师:出示记录表(记录骨牌的数量、轨道、推倒速度快的打“√”)

  师:轨道上用了几块骨牌?请一个小朋友来记录

  幼:20块

  师:你排列的轨道是什么样的呢?请排列不同轨道的小朋友上来画一画。

  幼1:我们排列的是直线轨道

  幼2:我们排列的是曲线轨道

  师:想想哪一个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呢?

  师:每一组请一个小朋友同时推倒轨道上的第一块骨牌,看一看哪个轨道上骨牌先倒下。

  为什么有的组倒得快,有的组倒得慢?

  师总结:虽然是同样数量的木块,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3.探索规律之二:同一路线里间隔密就倒得快,间隔疏就倒得慢。

  导语:假如是在同一路线下木块的间隔疏密不同又会怎样呢?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张轨道图

  (2),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2个轨道是一样的

  师:在相同轨道上排列骨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一组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出示线路相同,长度相同的轨道图和记录表,其中一组提供15块骨牌,另一组提供20块)

  要求:1、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过程可以反复尝试

  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请记录好的小组把记录表粘贴到展示板上来。并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幼1:我们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我们发现骨牌之间的距离大的倒下的速度就快,距离小倒下的速度就慢。

  幼2:我们也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可我们的结果和他们相反,骨牌之间距离大倒下慢,骨牌之间距离小倒下速度就快。

  2、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师:老师把这个推到的过程拍成了一段视屏我们来看一看。

  师:你们发现了吗?哪一条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

  幼:上面一条

  师:你是怎样看出它倒下速度要快的,为什么呢?

  幼:因为骨牌之间的距离比较密,倒下的速度就快。

  3、提升与总结:从我们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到骨牌倒得快与慢是和排列的路线、间隔的疏密、木块的数量有关的。同样长短同样路线的轨道,骨牌间隔距离密倒下的速度就越快,间隔疏倒下的速度就慢。

  (三)请幼儿看玩多米诺骨牌的录像,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小朋友们今天是第一次接触多米诺骨牌,有个姐姐她排多米诺骨牌已经很厉害了,还可以参加比赛呢,我们来看一看。

  师:其实呀骨牌还有很多种玩法,录象中的姐姐真厉害,排出一个大型的多米诺骨牌,还会转弯呢。

  你们想像她一样吗?(出示数字宝宝2、3、4、5、6、)

  师:老师希望一组上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合作,用骨牌在数字宝宝上排一排。注意排的时候间隔的距离要相同,排好后可以选一个小代表或者邀请你旁边的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并适时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你的骨牌这样排能倒吗?”;“你这样排真的很好,可是只能推一次哦”;有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骨牌。)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块是水变的,冰又能变成水,并能用语言表达。

  2、有探索冰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冰块、毛巾、热水、大盆子、冰花、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冰)你们看、这是什么?请你猜一猜这块冰是从那里来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从那里来的?

  :水遇到冷会变成冰。

  二、引导幼儿感知冰的特征

  1、幼儿第一次玩冰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冰,等一会请每个人拿一块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有什么感觉?(冷、滑)

  2、再次玩冰(引导幼儿压衣服、压冰两者进行比较)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硬)

  3、(纸和冰进行比较)冰是什么颜色的?(透明)

  4、。

  三、冰的融化

  1、刚才玩冰后你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从那里来的?冰拿在手里为什么会变成水?

  2、实验:热水和冰

  “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办法让它马上变成水?老师给冰请来了好朋友,请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变化?”老师到热水,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丰富词:融化)

  3、老师这里有许多冰,请小朋友把它们拿到太阳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样变化的?

  四、延伸活动

  1、幼儿到室外观察冰的变化。

  2、幼儿观察冰花,教师讲解冰花的制作过程。

  3、请幼儿回家制作冰花。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28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