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29 16:07:36 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1

  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就让大家认识认识。来,同学们看着我,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同学们屏住呼吸看着我。

  (学生按要求做)

  师:看出什么来了吗?

  (生摇头)

  师:我可看出来了,你们虽然一个字都没说,但是老师看出你们语文学得很好!

  (生疑惑)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说你们语文学得好吗?

  生:因为老师让我们做的动作我们都做出来了,说明我们把这些词语都理解了。

  师:对啊,看来你平时的语文水平就很高。

  师:同学们语文水平这么高,向你们请教两个字。

  (板书:咬嚼)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口

  生:咬是要牙齿把食物弄下来,嚼是把咬下来的食物嚼碎。

  (板书文字)

  师:咬文嚼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咬文嚼字就是弄懂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有时候是说一个人挑别人的毛病,是贬义。

  师:会咬文嚼字吗?

  (板书冷、暖)

  师:来咬嚼这两个字。

  生:看到冷这个字,想到寒冷的冬天。

  生: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感觉心里暖乎乎的。

  生: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人情的变化。

  (师板书:字词知冷暖得失寸心间)

  师:语言真的很神奇,一个字,一个词就能唤起我们的记忆,就能激发我们的情感。能不能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要看我们有没有一颗敏感的心,要看我们有没有咬文嚼字的本领。

  一、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咬嚼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不像冷暖这两个字这么简单。

  (板书课题: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师:咬一咬吧,有什么滋味?带着你们感觉到的滋味自由读一读。

  (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你觉得是什么滋味的?

  生:我觉得这里的生活轻松快乐。

  师:提前读课文了吗?

  生(齐):读了。

  师:依你多年的阅读经验,你觉得这篇课文怎么样?

  (学生谈初读感受)

  二、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初读感受,现在咱们就抱着咬文嚼字的态度,用心去感受字词的滋味。把你觉得最有滋味的地方画下来,可以在旁边写上你品到的滋味。同学们,我们可要真的去咬,真的去嚼啊,要不然那些字啊、词的仍然在那里沉睡着,我们可要努力唤醒他们。

  1、学生自读圈画

  2、自由汇报交流说出你品到的滋味。

  (指名3-5名同学)

  (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先把你品到的滋味读出来,然后说说是什么滋味?二是先说一说从那部分品到什么滋味,然后把品到的滋味读出来。)

  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也一同跟着品味。

  3、教师引领,学习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品出了自己的滋味,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咬嚼一个自然段,看大家能不能掌握这样的方法。

  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就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在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而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咬嚼一个自然段,行不行?我们共同来看第三自然段。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滋味)

  师:大家一同读,嚼嚼其中滋味,看能不能嚼成一两个词?

  师:究竟能嚼出哪个词呢?闭上眼睛,听老师读。

  (师范读)

  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只飞着的猫。

  生:听到了各种声音,好像有人在磕牙,好像看到有个老人在叹息

  师:是啊,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和形象。

  (板书:富于形象)

  师:下面把你的滋味放进去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

  师:找一名同学来读,你读的时候是在回味,我们大家都闭上眼睛来感受!

  (生读)

  师:你比老师读得好,大家能感受到那些形象了吗?这么多的形象,这些样子又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就是富于形象。

  师:刚才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一咬二嚼三回味,咬出滋味嚼出意味读出韵味。

  4、集中练习,感受方法。

  师:下面来试一试,看同学们学会了没有。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要用心去体会细节,看你能嚼出什么滋味?

  (学生自由读)

  生:从这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很熟悉那些小鸟的声音。

  师:能不能说出具体的词语?

  生:我从小家伙这个词体会到作者和这些鸟很熟悉,感觉很亲切。

  生:我从辨认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很熟悉。

  生:我从准确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的声音很熟悉。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咬文嚼字了,不但知道了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而且能够从词语中品出滋味。

  5、确定研究段落,集中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能够咬文嚼字了。下面加大点难度怎么样?刚才是自由的,现在是非自由的。请三排同学,分别研究6、7、8自然段。可以用你习惯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关键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静静地去感受。

  (学生自由读)

  师:一遍读完了可以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生再读)

  师:(看学生都停下来)看来同学们都学完了,那下面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咬文嚼字的。从第六自然段开始。

  生读文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于是,维也纳的主题音乐与花,就这样被表达了出来。

  生:从芬芳的三角钢琴感觉到园艺家们很了不起。他们用白玫瑰与冬青搭起了三角钢琴。

  师:为什么这样就了不起呢?

  生:白玫瑰是白色的,冬青是绿色的。

  师:那这和钢琴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沉默片刻)

  师:来,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学生手中的材料是复印的,没有彩色的图)哦,怪不得呢,大家手中的插图是黑白的,那你们就凭借这些文字来想象。

  生:白玫瑰当作钢琴的琴键,冬青做钢琴的身子。

  师:你真了不起,能够凭借这些文字就想象到画面。

  师:那能不能找到一个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生:别出心裁。

  (师板书)

  师:别出心裁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独具匠心。

  生:就是非常用心来做,与平常不同。

  师:以往的时候,园艺家们用什么来表现?

  生:大表。

  师:那些大表怎么样?

  生: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

  师:那这算不算非常用心呢?

  生:算非常用心,而今年是更用心了,才创造出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

  师:是啊,在原来非常用心的基础上再想办法,再去创新,才叫别出心裁啊。来,同学们,带着我们的这种感受,读读这个自然段。

  师:我们再来看第7自然段。

  (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的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和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你品出什么滋味?

  生: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维也纳的路是用音符铺得吗?

  生:不是,是说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

  (师板书随时随地)

  师:随时随地怎样来理解。

  生:就是不管是将晓的黎明,还是落日的黄昏,都能感到音乐的存在。

  师:你的语言真美!可是,这只是随时啊。谁能说说。

  生:随地,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

  生: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道路上就能想到音乐。

  师:维也纳的道路弯弯曲曲而又畅如流水,为什么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就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呢?

  生:因为汽车发出吱吱的响声。

  师:是这样吗?

  生:因为这些弯弯曲曲的道路像线谱。

  生:汽车像音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奇妙的想象!那突然冒出来的房舍和开满花的树像什么呢?

  (学生沉默,教师充满期待地注视着学生)

  生(猛然站起):像音节线。

  师:是啊,道路是线谱,汽车是音符,房舍和树木是音节线,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有节奏、有旋律才是优美的音乐,多么优美的生活圆舞曲啊!就让我们把这种滋味放进这些文字中,自由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第8自然段中你咬嚼到什么了?

  (第8自然段,神仙的手指撩动略)

  师:(铃声响)同学们,留恋处,铃声催发。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地方可以挖掘,我们今天就先学到这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维也纳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维也纳的音乐之花是维也纳人辛勤培育的结果,这朵花就生长在生活这片土地上。

  (板书音乐生活,把音乐写在一朵花的中间。)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词“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清晰、深沉、持久、清脆、透彻、绚烂、喷发、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

  2、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之情。

  3、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

  2、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总分特点,并能写话。

  教学准备:

  1、ppt

  2、学生自己收集关于维也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播放ppt)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上面的地方吗?

  学生:北京,纽约,香港,伦敦……

  教师:北京,我们的首都,纽约,世界经济中心,最有钱的`地方,最繁华的地方,香港,高楼耸立,伦敦,英国的首都,雾城,文明的大城市。那请问大家同学,这张图片又是哪里呢?有谁知道的?

  学生:…….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学生:想

  教师:好,那让我们来认识这里!这里是哪里呢?先请同学们听一首音乐……

  播放音乐完毕

  教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这是哪里了吗?

  学生:……….

  教师:没有维也纳就没有音乐。不错,这就是维也纳。好了,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去了解维也纳。

  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继续播放ppt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么多张关于维也纳的图片之后,你们也收集了一些关于维也纳的资料,那么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对维也纳的印象。

  教师解释圆舞曲

  由圆舞曲可以想象到什么?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心句,并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课文分析(分总结构)

  1、音乐与鸟鸣

  2、音乐与花

  3、音乐与生活

  四、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了维也纳的内涵。请同学们回去继续收集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尝试设计一份以“走进维也纳”为主题的手抄报。

  五、板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音乐与鸟鸣富于形象

  音乐与花灵魂别出心裁

  音乐与生活随时随地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读通文本,感知文本主要内容。

  2、通过填表,创设情景,展开想象,感受鸟叫声的音乐之美,维也纳生活的惬意。

  3、通过抓住维也纳的风土事物,写风土语,感受浓郁的本土音乐和风情,体会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

  4、积累优美的语言,有兴趣的同学去阅读相关的作品。

  教学重点:

  感受维也纳生活的惬意和欢快,体会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

  教学难点:

  通过抓住风土事物,写出符合维也纳风情的语句。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圆舞曲”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城市旅游,叫维也纳,我这里收集了一些有关维也纳的照片,我们先欣赏一下。

  圆舞曲介绍。(是一种曲子,旋律欢快、优美,又叫华尔兹,经常捧嚓嚓的节奏。)

  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称,有人说:“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没有音乐维也纳就失去了一半的美。”让我们去感受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吧。(完成课题板书)

  二、初感“圆舞曲”

  1、扫清阅读障碍。

  请大家翻到课文184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巡视,根据学生难读的词语,打印出示:

  房脊门框巢穴硬胡茬

  克罗利茨勃拉姆斯沙哑又苍老

  带出一组结构相似的词语:

  宁静又精致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

  丰富而不重复清脆而透彻深沉而又持久

  2、归纳主要内容。

  a、请你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维也纳的生活的。

  根据反馈,归纳板书:(鸟鸣圆舞曲鲜花圆舞曲弯道圆舞曲酒馆圆舞曲)

  b、请你借助板书和你划出的句子,连起来用自己来说说维也纳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先自己说一说。

  指名说,指导。

  三、聆听“鸟鸣圆舞曲”

  1、整体聆听。让我们先去聆听免费音乐会,请你浏览第2、3自然段,先完成自读卡中鸟的“表演佳宾形象”和“音乐特色”这两部分。

  声乐佳宾形象

  音乐特色

  听众感受

  鸟鸣圆舞曲

  花腔女高音

  变化无穷

  ……

  ……

  学生交流,借助常识概括对猫叫声的音乐特色。

  2、进行批注。请细细默读这些写鸟叫声的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把你的想象和感受写在句子旁边。可以是对一位佳宾的叫声,或者几位佳宾的叫声,也可以是对所有佳宾的叫声的感受。

  交流感受:听着这些佳宾的音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感悟写法。作者抓住了鸟的叫声和声音的形象,把免费音乐会写得有声有色,使我们感到身临其境、浮想联翩。

  点拨:参加音乐会的仅仅只有这4种鸟,只要这几种声音吗?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除了鸟叫声还有?一起读。这就组成了整个免费音乐会。

  4、感受生活。聆听了清晨的“免费音乐会”,渐渐走进了维也纳的生活,你觉得维也纳的早晨的生活是怎样的?

  四、欣赏“酒馆圆舞曲”

  这“免费音乐会”,是鸟的音乐,这花的天下也有音乐,这路上也有音乐,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音乐,那真正的维也纳音乐在哪儿呢?让我们走进维也纳城郊的“当年酒家”,在当年酒家,我们要完成一个特别的任务,帮当年酒家设计一则风情语,让更多游客来这里感受维也纳的生活。

  酒馆圆舞曲

  风土事物

  风情语

  1、参考风情语。

  千年遗址,稻谷之乡。美丽姚城,塑料王国。

  塑料城,模具城,小市大城;四明山,舜江水,山清水秀。

  能抓住典型风土事物,并有一定的写法,这是采用中国味的写法。

  2、请你浏览课文,先找出“当年酒家”特有的事物,填在自读卡上。

  3、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那真正的音乐在酒馆的哪里呢?交流。

  4、怎么写才能让更多热爱音乐的游客也来维也纳的“当年酒家”呢?请你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想好后,再写一写广告语。

  5、交流。

  五、拓展积累

  1、是啊,出示,引读——

  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的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与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一句话: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她撩动了维也纳的生活。

  2、请你拿起笔,选择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语言收藏在“积累屋”里。

  3、这篇课文选自冯骥才的《维也纳情感》一书,如果你有时间,课外可以去看看。

  板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鸟鸣圆舞曲鲜花圆舞曲

  音乐

  弯道圆舞曲酒馆圆舞曲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12-29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课堂实录12-28

五年级下《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课堂实录06-21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课文(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06-29

大班律动《魔术师圆舞曲》教学设计11-20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12-21

儿童圆舞曲教学反思02-11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2-13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7-22